88读书网 > 武侠修真 > 洪荒:捡到东皇钟,重铸妖天庭! > 第470章 灌江口二郎治水

他望着三界内云雾缭绕的山川湖海,眉头紧锁,长叹一声道:

“人族未来的路,究竟在何方……”

“难道注定要在漫天神佛、妖魔鬼怪的阴影下艰难求生……”

“在天庭诸神的喜怒无常中任人摆布,如蝼蚁般苟且偷生?”

大禹身形一展,已化作一道流光,出了南天门,直入云海之间。

大禹顺着天下江河的脉络,一路查看水患灾情,所到之处,皆是洪水滔天、浊浪排空,房屋被冲垮,良田被淹没。

水患,猛于虎也!

人族百姓们在洪水中挣扎呼喊,哭喊声、求救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声声刺痛着他的心。

大禹在浩瀚的云海中,目睹着下界洪水肆虐的惨状和人族流离失所的凄凉,心中满是对人族未来的迷茫与思索。

不知不觉间,顺着水流,大禹已至南赡部洲的灌江口畔。

但见那灌江处,却与别处大不相同,竟无甚水害灾情,一片安宁平和的景象。

江水平静如镜,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岸边绿树成荫,草繁茂,人族百姓们安居乐业,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灌江口……”

大禹心中一动,似是被这安宁祥和的景象所触动,抬眼望去。

只见杨戬与杨婵兄妹二人正凌空而立。

杨戬身姿挺拔,一袭银甲银袍,面容冷峻,周身神力流转,天眼骤然开。

杨婵则身姿婀娜,眉眼间透着温柔与坚毅,手中宝莲灯绽放出万丈光芒,照亮了这一方天地。

杨家兄妹二人正合力施展神通,将一股股晶莹剔透、蕴含着磅礴力量的水流送回天河。

那水流,正是逃逸下界、肆虐人间的天河弱水。

这弱水,原是天河之精,乘着天界大战之际,兵分八路,逃逸下界。

天河弱水一水化万水,所过之处,洪涛肆虐,房屋倒塌,良田被淹,生灵涂炭,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

而杨戬与杨婵,心怀苍生,未待玉帝旨意,便自发行动起来,欲拯救人间于洪水之中。

杨戬运转神力,口中念念有词,双手结印,磅礴的法力如汹涌的波涛般涌出;杨婵手持宝莲灯,莲步轻移,灯中光芒闪烁,与杨戬的法力相互呼应,共同将弱水逼回天河。

在杨戬和杨婵二人合力之下,他们已成功将二路弱水送回天河,正欲返程。

大禹目睹此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心中暗道:

“这世间,唯有如杨戬、杨婵这般,身负人神血脉,既拥有人性的温情,又具备神族的力量,方能真正兼顾人与神的平衡。”

“于这纷繁复杂、危机四伏的三界,为人族撑起一片安宁之地。”

“轩辕剑……”

念及此处,大禹的目光落在了身旁的轩辕剑上。

轩辕剑,乃人族圣剑。

大禹正思量间,杨戬似有所感,目光一转,正对上大禹的视线。

杨戬微微一怔,没想到会在此处遇见大禹。

随即,杨戬面露喜色,快步上前,行礼道:

“禹王伯伯,您怎会在此?”

“三皇五帝及上古人皇皆在火云洞镇守人族气运,轻易不可现世,您这是……”

大禹微微一笑,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凝视着杨戬,眼中满是感慨:

“二郎啊,时光荏苒,一晃已是千余年。”

“当年那个手持斧头、誓要劈山救母的小小少年,如今已能独当一面,庇护一方安宁,真是后生可畏,令人欣慰。”

杨戬闻言,这个一向严肃、不苟言笑的显圣二郎真君,在大禹的面前,面上难得地浮现出一抹腼腆之色。

在大禹的面前,杨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披风赶月少年郎的模样。

杨戬挠了挠头,憨厚地笑道:

“禹王伯伯说笑了,晚辈不过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何足挂齿。”

“比起禹王伯伯当年治水之功,晚辈这点微末道行,实在是不值一提。”

“好孩子。”

大禹轻轻拍了拍杨戬的肩膀。

随后,大禹的目光转向了杨婵。

只见杨婵手持宝莲灯,周身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真是仙子下凡尘,袅袅婷婷,美得令人窒息。

她的眉眼之间,像极了当年的云华仙子,真有故人之姿。

大禹心中暗自赞叹:

“杨婵这丫头,也长大了。”

“她手中的宝莲灯,乃是天地间少有的至宝,如今在她手中,更是发挥出了无穷的威力。”

原来,杨戬之母云华仙子,与大禹乃是故交,二人情谊深厚。

杨戬和大禹也早就相识,称得上是大禹的半个子侄。

遥想当年,云华仙子尚是天界威名赫赫的女战神,英姿飒爽,神通广大。

彼时,大禹肩负治水重任,却不幸遭遇了九头水毒蛇相柳的阻挠。

在大禹与相柳的较量中,曾有一度,大禹的军队被相柳的强大力量所击败,军队节节败退,局势岌岌可危。

此时,云华仙子这位天界的女战神,得知大禹治水之难,以及相柳之恶行后,毅然决定下凡相助。

最后,大禹在云华仙子的帮助下,击败了相柳,治理了肆虐的洪水。

自此,大禹和云华仙子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后来,云华仙子因与凡人私配,触犯天条,被天庭镇压于桃山之下,受尽苦难。

杨戬心急如焚,誓要劈山救母。大禹念及与云华仙子的旧情,以及杨戬的孝心与勇气,暗中将当年治水时所用的那把遇山开山的“开山神斧”赠予了杨戬。

这把开山神斧,曾伴随大禹劈山开路,治理洪水,如今又成为了杨戬救母的关键。

在“开山神斧”的助力下,杨戬终于成功劈开了桃山,救出了母亲云华仙子。

再后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已到了封神大战之时。

商朝与周朝的大战,实则是人族两个王朝之间的内战。

作为人族始祖的三皇五帝,本应保持中立立场,不偏不倚。

毕竟,双方都是人族子民,手心手背都是肉。

然而,在这场封神大战中,玉鼎真人却两次派遣杨戬前往火云洞求助三皇五帝。

而三皇五帝,也皆慷慨相助,为杨戬提供了宝贵的支持与指引。

周军之中,人才济济,为何两次都偏偏派遣杨戬前往呢?

只有杨戬去最合适。

毕竟,杨戬和大禹的关系放在那里。

……

杨婵盈盈下拜,素手交迭于身前,声音温婉:

“杨婵拜见禹王伯伯。”

禹王目光温和地落在杨婵身上,微微颔首,眼中满是长辈的慈爱与期许。

“禹王伯伯,您难得到这灌江口一趟,快请入内说话。”

杨戬侧身让出道路,恭敬地邀请道。

大禹迈步随杨戬踏入杨宅,屋内布置简洁而不失典雅,透着一种宁静祥和之气。

大禹径直走到云华仙子的牌位前,神色肃穆,缓缓取出一炷香,点燃后双手捧香,深深鞠躬,将香稳稳插在香炉之中。

那袅袅青烟升腾而起,带着大禹对云华仙子的敬意。

大禹环顾四周,看着这被杨戬治理得井井有条的灌江口,街道整洁,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繁荣景象。

“杨戬、杨二郎、人和神的儿子……”

大禹看着杨戬,心中忽然有了一个坚定的选择。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