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天下人族皆以“炎黄子孙,黎民百姓”自称。
炎者,炎帝也;黄者,轩辕黄帝也;黎民者,九黎部族也;百姓者,百家之姓也。
轩辕黄帝和后天人族胜利了,轩辕黄帝获天道功德加冕,荣登“人皇”之位,开启了三皇五帝的辉煌时代。
自此,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人族正式成为人界主角。
而轩辕剑,剑身之上镌刻着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象征着天地秩序;剑柄记载着农耕与治国之策,承载着人族文明的传承。
轩辕剑,作为轩辕黄帝斩蚩尤、定人族正统之无上圣剑,被尊为“人皇之剑”,是人族至高无上的象征。
持有者,便代表着人族正统。
轩辕剑因承载人族治世之功德,被赋予“后天功德至宝”之属性,其威力之强,堪比先天灵宝。
剑出之时,风云变色,山河震颤,神魔皆惧!
而得轩辕剑者,可号令天下人族!
天下人族,莫敢不从!
轩辕剑,乃“人皇之剑”,象征着“人族脊梁”。
轩辕剑的地位,就相当于东皇钟对于妖族一样,是人族族群的象征与核心,凝聚着整个族群的信念与力量。
而得轩辕剑者,不仅能彰显人族正统身份,更能享人族气运之加持。
轩辕剑可助持剑之人族,修为暴涨,一日千里,直逼那无上之境。
持轩辕剑者甚至可借人道气运,突破境界桎梏,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恰似如来佛祖享佛门一教之气运,修为突飞猛进,佛法无边;玉帝享天庭之气运,威震三界,主宰乾坤。
而杨戬享受人族之气运,但也承担庇护人族之责。
……
大禹看着接过轩辕剑的杨戬,微微一笑,目光中满是信任与期许,道:
“杨戬,你身负人神血脉,既懂人族之苦,又明神族之规,实乃人族之幸事。”
“伏羲天皇、神农、黄帝……都见过你,自是放心。”
大禹无奈叹道:
“如今,我等虽我等虽有心庇佑人族,然因诸多桎梏,不得轻涉红尘。”
“故而,便将这守护人族、应对劫难的重任,郑重委托于你。”
大禹心中清楚,他预见到弱水劫难这一场人间浩劫,全指望玉帝垂怜,天界诸神的可怜……是不行的。
还是需要一位人族领袖站出来。
而眼前的“人之子”杨戬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大禹希望助杨戬突破境界桎梏,希望杨戬能手持轩辕剑,为人族在这风雨飘摇的世道中,开辟出一片安身立命的方寸之地。
这是一份大机缘,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此是千钧担。”
大禹目光炯炯,看向杨戬:
“杨戬,你可愿意接下吗?”
正所谓,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
而他杨戬作为“人的儿子”,庇护天下人族本就是分内之事。
念及此。
杨戬并未推辞,他剑眉微扬,心中豪情顿生,手腕轻抖,三尖两刃刀“倏”地一声插入青石地面。
随即,旋即,杨戬神色庄重,双手恭敬地接过轩辕剑。
“铮!铮!铮!”
“铮!铮!铮!”
……
恰在此时,轩辕剑似有灵性,剑身骤然嗡鸣起来,那嗡鸣声清越激昂,似龙吟虎啸,又似凤鸣九霄。
紧接着,万丈金芒自轩辕剑之剑身绽出,光芒璀璨夺目,直冲云霄,将周遭的一切都映照得金碧辉煌,仿佛在欢呼雀跃,应和着这位人族新主。
杨戬稳稳握住轩辕剑,只觉一股磅礴的力量自剑身传来,顺着他的手臂涌入体内。
杨戬抬眸看向大禹,目光坚定如磐石,朗声应诺道:
“人族后裔杨戬,在此立誓,必不辱没人皇之托。”
“在此乱世,纵使前方荆棘满途,妖邪横行,吾亦为人族守住一片赖以生存的方寸之地。”
“让人族免遭神魔妖佛的肆意践踏,即便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杨戬之音,在天地间回荡,久久不散。
“好。”
大禹闻言,欣慰地颔首,眼中满是赞许之色。
他袍袖一挥,山河虚影如梦幻泡影般化作一幅水墨长卷,在虚空中徐徐展开。
长卷之上,山川河流、云雾缭绕,宛如一幅活生生的天地画卷。
大禹指尖轻点,水脉图谱顿时活了过来,化作一条游龙在虚空中盘旋飞舞。游龙所过之处,显化出九州水患的惨烈图景。
只见山川崩裂,巨石如流星般滚落,扬起漫天尘土,遮天蔽日。
江河倒灌,洪水如猛兽般汹涌肆虐,所到之处,房屋如纸糊般倒塌,百姓如蝼蚁般流离失所,哭声震天。
妖邪肆虐,黑雾弥漫,似幽冥鬼域降临人间,生灵涂炭,惨不忍睹。
“杨二郎,你看这九州大地,如今已满目疮痍。”
“治水之难,非止天灾,更有妖邪水怪作祟。”
言罢,大禹并指为剑,凌空画符。
只见一道道金色符文自他指尖飞出,划过虚空,瞬间化作金色锁链。
那金色锁链如蛟龙出海,气势磅礴,转瞬便从虚空中拖出两只巨兽虚影。
一只白猿咆哮着,声震山岳,其吼声似能将天地都撕裂,那狰狞的面目,獠牙外露,令人毛骨悚然。
正是那水怪——“水猿大圣无支祁”。
一只九头毒蛇喷吐着毒水,毒水所过之处,都是一片死寂,九颗头颅摇曳生姿,眼中闪烁着邪恶的光芒。
正是那水怪——“九头水毒蛇相柳”。
“当年无支祁掀动淮河之水,兴风作浪,所到之处,一片汪洋。”
“相柳九头吐毒水,所过之处,毒水蔓延,生灵尽灭,险些令我功亏一篑。”
大禹神色凝重,缓缓说道:
“如今劫气渐浓,水怪遇水则兴,恐有更多妖邪水怪现世,为祸人间。”
“若无支祁和相柳再现人间。”
“有此轩辕剑在,也能为你增添几分助力。”
“但是,这还不够。”
“我当年治水之时,也领悟得一些‘勘测水脉’,可洞察九州水脉走向,寻得治水之关键……”
“有‘斩蛟定波’之法,能斩杀水中妖邪,平定汹涌波涛;‘分水辟浪’之法,可分开滔滔洪水,开辟出安全通道……”
“以及‘移山填海’之术,能移山岳以填沟壑,改变地形地势。‘调动地脉’之术,可引动地脉之力,稳固山河根基。”
“有‘血脉秘术’之法,能激发自身血脉潜能,提升实力。”
“有‘召役山河’之术,可召唤山河之力为己用;‘缩地成寸’之术,能缩万里之遥于一步之间……”
“今日,吾将毕生所学,尽数传于你!”
大禹目光坚定,语气决然。
言罢,大禹的宽大手掌骤然按在杨戬天灵盖上。
刹那间,大禹的周身神光如潮水般涌入杨戬体内。
大禹喝道:
“杨二郎,且看仔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