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天下第一
片刻后,杜伏威等人离去,连在江淮大营门口警戒众人,也返回营内。
萧影挥手收起案几椅子及美酒佳肴,随即朝四婢吩咐道:
“立刻执行与江淮总管的约定,传讯皇后娘娘下诏,并释放俘虏,归还黑云骑武器盔甲。”
“是!”
千荷等人恭敬应道,千枫迟疑了下,疑惑问道:“少爷就这么相信江淮总管?万一他们接收后,又拒不履行约定,或者拖延时间,并不撤军呢?”
“不会!否则他就不是江淮总管了!况且我们急,他们很急。彼此都没太多时间在赤台山对峙,这也是谈和的基础,谈和对双方都有利,否则也谈不成!”
萧影沉默了下,还是不吝解释,顺势也教导下四婢,毕竟身边很多事会经四婢之手,比如情报、命令、生活等方面。
为了培养和照拂四婢,萧影可是不吝赐予了四道高级或顶级星魂,使之分别负责生活、军事、政务和乐律等四大方面!
“就如刚才所说,江淮分为吴楚二脉,名义上吴王杜伏威是最高领袖,实则楚王一脉自立一方,自掌一军,有分庭抗礼之势,甚至有抢班夺权之嫌。如今楚王新丧,杜伏威需要尽快稳定军心民心,收拢楚王一脉军民,重掌江淮大权,特别是降服或清除楚王诸将众臣,否则江淮内部自己就先乱了!”
萧影也知道自己的解释挺模糊,耐着性子具体解释道,又接道:
“此外,江淮西边有紧随宇文叛军之后的瓦岗军,北有势力膨胀,正开疆拓土的河北夏明王,东有正征伐海陵城的凤鸣军,南方是我军,同样四方皆敌。如果我们双方在此决战,江淮军伤亡过多的话,瓦岗军和夏明军随时都会进犯江淮地盘。便是凤鸣军如果无法攻陷海陵城,随时都会回兵西进,转而征伐江淮,可不会管什么盟约。”
话落,萧影沉默了下,叹道:“这就是乱世,群王并起,诸雄争霸!不管在哪,不管哪方势力,只要稍露弱像,周围势力便会趁火打劫,落井下石。就如群狼噬虎,也是乱世生存之道,自然法则。我方如此,江淮军也是如此,其他势力也一样!”
“确实如此,少爷英明!”千枫沉思揣摩,嘴上却美眸晶亮连声赞道,颇有崇拜之意。
萧影微笑摇了摇头,倒也没在意千枫的称赞,只要能理解就算没白费口舌了!
最为年少活泼的千云,眼珠一转,有些羡慕和期待说道:“少爷和江淮总管确实有缘,两次相聚都相谈甚欢,甚至少爷开口招揽劝降,堂堂江淮总管竟然也不生气,难道这就是传闻中的英雄互重,惺惺相惜?”
其他人一听,也是诧异又疑惑看向萧影。
要知道,江淮军可是公认的江南地区最强势力,不管是疆域大小,还是军民数量,都是江南地区最大、最多。
一般人意识中,向杜伏威开口劝降招揽,那就是对这江淮霸主,或者说江南霸主的一种冒犯、轻视和欺辱,还可能被认为是一种诅咒。
幸好杜伏威似乎颇为大度大气,和靖武王萧影的关系似乎也不错,换成其他人很可能会翻脸!
萧影笑了笑,应道:“知己知彼罢了!不过,杜老哥确实仗义豪爽,品德颇佳。假以时日,若是双方没有冲突,或许能成为不错的朋友!”
不得不承认,萧影和杜伏威的相处,小半是性情相投,大半是得自前世所知,比如知道杜伏威人品不错,萧影就敢坦诚相待,并给予足够信任,这可是人与人之间极为难得的两点。
开口约定劝降,也是萧影知道杜伏威野心并不太大,前世在大唐势大时,就果断投降了,省却了一番兵戈,倒也算功德无量,让双方军卒少了无数伤亡,也省得殃及无数子民!
可以说,萧影前世的记忆,是仅次于《血魔图》的“金手指”,可以看清很多名人,提前知道很多轨迹,并做出合适应对!
“那希望杜老哥早点投降,这样少爷就能多个不错的朋友了!”千云眨了眨大眼睛,脆声嚷道,也跟随叫起了“杜老哥”这半亲切半戏谑的称呼!
“不得无礼!”千荷瞪眼叱道,杜伏威是何等人物?怎么也算一方霸主,岂是千云这婢女能随便评价和称呼?
千云吐了吐粉舌,在千荷雌威下,却也不敢继续造次!
……
片刻后,萧影等人返回赤台山。
看萧影等人反应,诸将就知道谈和顺利,顿时齐齐大松了口气。
此次谈和,既避免了一场胜负难料的兵戈,还为己方暂时少去一个强敌,使之有更强军力,更多时间,更宽裕人手,去应对其他强敌,一举多得,算得上众望所归,倒是没人有不同意见。
随后无需萧影亲自吩咐,四婢便把命令传递下去,很快有人执行,释放江淮军及太行山、陀螺寨和南蛮等四个势力的俘虏,并让他们带走了黑云骑的武器盔甲。
千万别小看了这些武器盔甲,某种程度上说,这些武器盔甲甚至比黑云骑本身还重要。
有战争就有伤亡,黑云骑本就是百战悍卒,至今不知轮换替补了多少人,黑云骑数量是由武器盔甲决定,次之才是合适人员。
以江淮军的体量,占有百万疆域,拥军数百万,合适人员肯定不缺。
靖武王的靖武卫也是如此,要是武器、盔甲、战马等数量充足,别说三千,在《血魔图》相助下,三万之数,萧影也能挑出足够人员!
谈和约定,隋军已经率先信任执行,却不会就此退兵,还得等山下江淮军先行撤离,才能安心离开赤台山,看要撤回海陵城,还是驰援江都。
烈日西偏,光明慵懒!
可能是看靖武王极为信任,爽快履约。江淮大营大动,明显可见地开始拔营整军,准备离开。
斥候来报时,萧影、独孤凤等诸将纷纷大松了口气,暗地里却是猜测起靖武王和江淮总管的关系了!
毕竟按照约定,还有萧皇后以朝廷名义,承认杜伏威吴王身份的诏书,这是谈和的一大条件,很重要。
对于各地反王来说,朝廷诏书目前还是挺重要,可以名正言顺掌控势力,获得很多民心。
一些反王嘴上的“无所谓”,甚至大骂、无视或抹黑朝廷,只不过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已!
乱世,最苦的是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