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玄幻魔法 > 1994:菜农逆袭 > 第333章 星火村

“米镇长,种子繁育是利国利民的产业,不能轻易放弃啊!”

办公室里还有其他人,米勇颇为无奈的说道:“仲家凯,基地的事你该去找种子公司!”

“我要能找着人至于天天来镇上吗!”仲家凯站在原地,“农场搞了这么多年育种,再过个把月就有大批专家来元谋,今年没人管理,别到时候人来了连个住宿的地方都没有~”

米勇嘴唇蠕动,想说农场有宿舍,但那宿舍已经成了危房,要是育种家出了事,谁也担不了责任。

“家凯,你是农场的大管家,以前专家们的吃喝拉撒都是你负责,今年你也要尽可能创造条件,继续挑起服务科研人员的重担!”

元谋县农场就在元马镇,县城北边,从1981年开始,元谋县农场就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种子公司元谋基地’。

此后每年9月到到次年4月,全国各地科研的专家都会汇聚元谋,为的便是南繁加代育种。

仲家凯从19岁时便被中国农科院育种家遴选进入团队培养,至今已有十多年。

然而,随着国企改革大潮,‘中国种子公司元谋基地’如今陷入了无人管理的状态。

但按照惯例,每年秋末,内蒙古、黑龙江、青藏地区的科研单位和育种家就会如候鸟般再次来到元谋。

大管家仲家凯很急。

“米镇,我计划筹集资金修建专家楼,给来往的科研人员提供住宿。”

办公室里只剩下了两人,米勇惊讶道:“你从哪去筹集资金?”

仲家凯咬牙道:“村委出一部分,找村里人再筹集部分,剩下的我自己补上,我这些年跟着专家组,也攒了些钱,应该够了。

等楼修好后,我也只收专家们水电费,先把人给留下来,人留下来,才能有产业。”

这十多年里,仲家凯和种子结缘很深,与各方育种家并肩劳作,各类科研课题让他迅速成长。

良种繁育、作物栽培、植物生理、昆虫病理、生物统计等等都悉数掌握。

而育种制种基地的存在也给村子带来了实惠,是县城周边最富裕的村子之一。

仲家凯能小有家资,也多依靠了育种产业的发展。

不过要想建专家楼,也颇为吃力。

米勇手指敲着桌子,想起一事,赶紧找出份文件。

“对了,家凯,农业局从广东拉来了投资,总投资200万,计划是做蔬菜育苗,农场那边能做吗?”

“能,肯定能!”

一听到200万的投资,仲家凯没有犹豫,直接就应下,200万,已经算很大的投资了,就按育种科研课题来算,都至少能搞几十个了。

“米镇,这项目可一定要拉过来啊!”

“有点难,不好搞。”米勇沉吟道:“按局领导的意思,这家广东来的企业是种菜的,除了育苗,县里更希望他带动蔬菜产业的发展,把他放在能禹镇更合适。”

能禹镇就实打实的在龙川江畔,成昆铁路经此并设元谋站,108国道也经此,同时还有能禹农产品批发市场、县农机厂等等~

这都是米勇听局领导分析的,他又原原本本给仲家凯说了一遍。

“能禹能种菜,我们元马同样可以,而且农场也同样有蔬菜育种制种!”

仲家凯大脑飞速转动,当下农场虽然以玉米、小麦、青稞等育种制种为主,但蔬菜也同样不少。

“米镇,你可一定要争啊!”

“我们星火也有很多优势,村民都有十来年的育种制种经验,在技术上能禹拿头和我们比,育苗、栽培、管理,随便哪样我们都占优势!”

米勇瞪了一眼:“你别冲我嚷嚷,有本事冲局领导嚷嚷去。”

仲家凯说道:“行,我和你一起去局里,一起去找领导,再不行,你让我和要来投资的老板见面,我当面和他说!”

米勇自无不可,当面拨通了马明的电话,仲家凯确认传达到位后,也在琢磨该怎么打动投资商。

他回去找到了做蔬菜育种的专家,也咨询了制种的企业。

挂掉电话后,农业局马明叹了口气,和一把手葛启华聊了此事。

“闻到肉香味,一个个的都凑上来了。”

葛启华笑道:“农场的条件也还不错,选上来,让陈总自己决定吧。”

马明只能点头,他本来想把项目放在能禹镇,他就是从能禹出来的,自然念着旧情,但挡不住盯上的人多。

两天后,陈家志带着人到了元谋,一下车后就感受到了当地的热情。

农业局会议室里,几个县里准备的备选点都放在了陈家志面前。

马明也逐一进行了介绍,都在县城周边,财政、交通、水电等在全县都属上乘。

陈家志、李明坤、彭谦、纪松等人都听得很认真,接下来还要实地去看。

从马明的介绍上来说,能禹的蔬菜产业更成熟。

然而,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星火村的仲家凯展现了更高的热情,并抛出了诚意。

蔬菜制种也需要种苗,种子公司比农民更懂科技力量。

去星火,育苗场能更快获得订单。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