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从继承小工厂到全球财阀 > 第655章 几十亿港元在林浩然口中,却成了小

中环,香江证券交易所。

此刻,交易所内,热闹非凡,气氛却也压抑得令人窒息。

交易大厅的简陋电子屏幕上,汇沣银行的股价正以一种近乎垂直的态势急速下跌,红色的数字不断跳动,刺痛着每一个在场投资者的眼睛。

人群中不时传来阵阵惊呼和咒骂声,投资者们面色惨白,眼神中满是恐惧与绝望,手中的交易单被攥得皱巴巴的,仿佛那是他们此刻惟一的救命稻草。

“怎么会这样!汇沣银行可是香江金融界的龙头啊,消息不可能是真的!”一位年长的投资者双手看着电子屏幕上那刺眼的数字,声音颤抖,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今天的报纸上,众多与汇沣银行合作的商界巨头,如太古洋行、中华电力、和记黄埔、长江实业、佳宁集团、会德丰洋行等,这些与汇沣银行合作关系非常不错的巨头们,纷纷登报发表声明,支持汇沣银行。

再加上不少经济专家出来发声力挺,称汇沣银行根基稳固、运营良好,此次股价波动不过是市场短期情绪的过度反应,东亚银行对汇沣银行造成不了什么致命的伤害,汇沣银行香江第一大银行的地位,不会因为东亚银行而动摇分毫,汇沣银行目前还处于低价阶段,很快就会企稳回升。

种种言论,让众多中小投资者基于这些信息,怀揣着对汇沣银行的信任以及对未来收益的期待,纷纷加大投入,甚至不惜借钱入市,满心以为能在这场看似稳操胜券的投资中大赚一笔。

因此,仅仅一个上午,汇沣银行的股价便从不足一百三十亿港元,涨到了一百五十亿港元。

利好,妥妥的利好啊。

这如果都不抓住机会,那怎么在股市上赚钱?

许多股民甚至都已经幻想过,现在如果趁早入手,那么等到汇沣银行涨回巅峰期,也就是二百六十亿港元时,那么他们的投资,便能够直接翻倍!

然而,现实却如同一记沉重的耳光,狠狠扇在了这些投资者的脸上。

仅仅过了一个午休,画风就变了。

市场上突然流传出许多流言,比如刘峦雄要将三十多亿港元从汇沣银行转移出去,郭河年要将几十亿港元从汇沣银行转移出去,邵逸福要将十几亿从汇沣银行转移出去等等。

一个个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仿佛确有其事。

这些流言像瘟疫一般在投资者之间迅速传播开来,瞬间引发了更大的恐慌。

原本,大家并不相信,毕竟在大家看来,林浩然一人之力,如何能掀起这般惊涛骇浪?

可有记者正好拍到众多商界大佬进入汇沣银行总行的照片,包括刘峦雄、郭河年、邵逸福等人,这一下子让大家不得不信,流言似乎有了“实锤”的影子,恐慌情绪瞬间如决堤洪水般彻底失控。

也正因为如此,下午开盘之后,汇沣银行的股价不仅没有如专家所言企稳回升,反而一路狂泻,毫无止跌的迹象。

到下午开盘不足十分钟,汇沣银行的股价再度跌回130亿港元以内,而等到下午两点钟时,市值已经不足100亿港元了。

这是汇沣银行近几年来,市值最低的时刻!

恐慌在四大证券交易所,以及一些证券公司中蔓延成了一场灾难性的风暴。

许多人试图打电话给汇沣银行的客户,或者亲自前往汇沣银行总行咨询,然而,汇沣银行总行的电话线路早已被焦虑的投资者们打爆,电话那头永远是忙音,仿佛是汇沣银行在这场危机中发出的无力叹息。

而前往总行咨询的投资者们,将总行大楼围得水泄不通,人群像汹涌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却也都没有得到汇沣银行高层的解释,保安们拼尽全力也难以维持秩序。

汇沣银行的数十间分行,早已经开始陆续有客户排起队,打算趁早将自己的资金从汇沣银行里提现出来,生怕汇沣银行真的遭遇挤兑潮,导致自己的资金到时候无法提现出来。

毕竟,其它银行遭遇挤兑潮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他们不得不担心自己的现金安全。

哪怕是汇沣银行,一旦真的陷入挤兑危机,也未必能独善其身。

而且,越来越多的小道消息在人群中飞速传播,像毒刺一般扎进投资者本就脆弱不堪的神经。

有人说汇沣银行内部存在巨额坏账,一直被高层隐瞒;

有人说汇沣银行的账上资金已经不多,其它资金难以短时间回来;

还有人传言汇沣银行在海外的一笔重大投资项目彻底失败,资金血本无归。

这些消息真假难辨,却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在投资者心中炸开了锅。

排队的人越来越多,恐慌也如野火般在人群中肆意蔓延,烧得每个人心神不宁。

原本还抱有一丝侥幸心理的投资者们,此刻也被这铺天盖地的负面消息击垮,彻底陷入了恐慌中。

分行里,取款队伍排得像长龙,蜿蜒曲折,一眼望不到头。

客户们神色焦急,不时踮起脚尖张望前面队伍的进度,嘴里还小声嘟囔着抱怨的话。

“谁能想到,连汇沣银行这种金融界的巨无霸,如今竟也落得这般田地。”队伍中,有客户长叹一声。

“谁说不是呀!”旁边的人连忙附和。

“你们说,那些传言到底是不是真的啊?”又有人满脸狐疑地问道。

“谁知道呢!反正把资金取出来,心里才踏实,不然晚上睡觉都睡不安稳!”一个中年男子急切地说道。

“这话在理,林浩然这年轻人,还真是手段了得啊,居然能把汇沣银行逼到这般绝境。”另一人感慨道。

“我听说今早跟风追涨的那些股民,这会儿肠子都悔青咯,一个个哭爹喊娘的。”

“还好我向来不碰股市,不然现在也得跟着遭殃!”有人庆幸地拍了拍胸口。

这样的场景,如同此前各大小银行受到挤兑潮时的情景,是多么的相似!

东亚银行,总部大楼。

董事长办公室。

林浩然站在窗边,俯瞰着不远处汇沣银行总部大楼外人潮涌涌的情景,不禁笑了笑。

一旁的何善恒,此刻也脸带微笑。

“浩然,还得是你啊,居然能让汇沣银行陷入这般绝境,这手段,这魄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何善恒眼中满是钦佩,嘴角上扬的弧度带着几分畅快。

即便是过去了十几年时间,何善恒也依然时不时会想起当年恒声银行遭遇挤兑潮时的情景。

那个时候,他是多么的绝望。

最终,不得已将恒声银行卖给了汇沣银行。

然而事情的真相,他却被汇沣银行隐瞒了整整十几年时间。

如果不是林浩然将当年的证据发出来,他至今都还不知道,当年的那些流言导致恒声银行出现挤兑潮,背后居然是汇沣银行在捣鬼。

所以,当看到汇沣银行出现如同当年时的场景,何善恒心中那股压抑多年的愤懑与不甘,此刻终于有了一丝宣泄的快意。

他虽然只擅长经营银行业,不擅长那些暗流涌动的金融博弈手段,但这些年耳濡目染,也明白这场金融博弈远未到尘埃落定之时。

汇沣银行不可能这么容易被击垮的。

不过,经过此事之后,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东亚银行便直接超越汇沣银行,成为香江金融行业市场份额占有率最大的银行。

“何叔叔,我之前就拍着胸脯说过,邀您加入东亚银行,定能让它具备成为世界顶级银行的根基,我向来言出必行!”林浩然爽朗大笑,笑声里满是自信与豪情。

当初力邀何善恒,林浩然深知,能打动这位金融老将的,绝非庸俗的金钱权势,而是那能让他实现毕生抱负、重塑金融行业格局的宏大愿景。

此刻,何善恒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那是对未来的憧憬,也是对林浩然的信任。

“浩然,你放心,东亚银行与汇沣银行之间的商业竞争结束之后,我便会着手开拓海外市场,以东亚银行如今如此坚固的市场,再加上浩然你那些企业作为靠山,咱们定能在海外闯出一片天。”

81岁的何善恒,此刻心中燃起一股决绝的斗志,只想放手一搏。

他心里门儿清,属于自己的时间已如沙漏中的细沙,所剩无几。

在这有限的光阴里,他满心渴望能将东亚银行推上世界十大银行之列。

到那时,他这位东亚银行的掌舵者,必将在全球金融界声名远扬,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在全球金融史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若是放在以前李佩才家族统治的东亚银行,想要达成这一目标,无疑是痴人说梦,几乎毫无可能。

可如今,自林浩然入主之后,东亚银行已然脱胎换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它不再是香江市场上规模仅占3%、位居第四的普通银行,而是一头崭露锋芒的金融巨擘,蕴含着无限潜力与强大竞争力,拥有了逐鹿全球市场的雄厚底气。

就在这时候,林浩然的移动电话铃声响起。

看了下号码,是戴石那边打过来的,他直接按下接听键,并没有避开何善恒。

“老板,向您汇报一件事情,汇沣银行的市值,已经跌至95亿港元以下了!”电话那头,戴石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透过听筒清晰地传了过来。

“95亿以下了吗?”林浩然喃喃说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