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看向方文:“这是什么意思?”
那处数据是和马赫数临界点有关。
这是未来才有的科技发现,意思是当气流速度达到临界马赫数,空气动力学特性会出现关键转变,从而发生局部激波等现象。
这是方文回忆未来记忆中的知识片段时发现的理论,并结合螺旋桨激波进行了研究,最终用于火箭弹超音速发射计算。
但现在,它属于空气动力学的高级机密,是超音速飞行和超音速武器的核心,方文也不会告诉这些技术人员。
是以,他回道:“这个我不太清楚,你们只要按照数据进行改制就可以了。”
技术员们沟通一阵。
随后,年轻技术员即起身拉上窗帘,类似电影放送装置的投影设备在墙面上投出模糊的测试影像。
他们解释,喀秋莎火箭弹试射画面,但实际上方文看得出这是经过剪辑的画面,关键帧都被刻意剪掉跳过。
随后,留着斯大林式胡须的第三位技术员终于开口:“按照合同第17条,我们可以提供82毫米火箭弹的改进方案,但需要1天时间进行计算,以确定要做出怎样的改制方案。“
“没问题,我可以等。”方文回道。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还有一件事,就是关于研发费用,这是合同里没有提到的。在这里我需要声明,为你们制作新型火箭而产生的研发费用,必须全部报销,如果不能报销的话,我们会将费用加在后期的销售款中。”科罗廖夫出声道。
研发费没有计入合同,这是方文没想到的,他习惯性的认为这种费用是算入合同的。
但显然没有,自己可不能让研究所垫付了,有钱才能好办事。
随即,方文让阿廖沙翻译:“我们可以提前预付研发费用,你们有预算吗?”
研究员们没想到方文这么豪爽,他们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是以,一名技术人员离开会议室,向领导请示,过了一会回来。
“2万美金,或者等同价值货币。”
这并不多,方文让龚修能将随身携带的手提箱打开,取出二十份不记名债券。
“这是美国债券,一份1000,可以在欧洲和美国的大部分银行兑换现金,苏联这边如果有美国银行驻点,也可以兑换。”
不记名债券这东西,是最适合大宗交易的,比货币还要方便携带,这些技术人员没有见过,随后找来了专业金融人员来鉴定,才确定了不记名债券的真实性。
有了预付研发费,他们对方文的事情积极多了。
连夜就弄出了改制方案。
第二天,在同一个的会议室中,方文看到了对方的改制设计稿。
技术人员表示,这款火箭弹,同样可以采用他们研究所为82毫米火箭弹配制的ro - 82导轨发射器进行发射。
但ro - 82导轨发射器是苏军即将列装战斗机的军用装置,不属于这次交易的范畴。
也就是说,买了火箭弹,却没有发射火箭弹的必备军用装置。
这种交易,看起来似乎很坑。
但方文要的就是这批火箭弹,即便是没有了导轨发射器,他也愿意。
当然,这次来,至少要看到样品的效能,他才能确定让对方生产发货。
三天时间过去。
列宁格勒空气动力研究所的工厂加班加点试制了一发改制好的火箭弹。
军官敲响了方文的房门。
“方先生,按你的标准,火箭弹已经做好,现在可以进行试射,请跟我来。”
阿廖沙翻译后,方文并没有立即跟其前往,而是迅速在脑中思索。
研究所这边是要给自己做实弹演示,好确定火箭弹的出口贸易。
这正好给了接触苏制火箭弹发射装置的机会。
只要能接触到设备,用上自己的异能,就能感受到发射过程,以及设备的内部结构。
甚至能够借此获得ro - 82导轨发射器的结构秘密和运行原理。
这个机会必须把握好。
是以,他露出很感兴趣的表情:“我能参与发射过程吗?”
军官摇头:“不行。”
“如果能亲身感受苏制武器的发射,我愿意支付一笔发射费。”
“发射费?”
“对。只要你们同意,我可以付出这个数。”方文伸出五根手指。
为了一次发射,他愿意自发5000美元的高额报酬,这让军官惊讶。
不过只是操作一次新武器发射罢了,难道就能泄露军事机密吗?
军官觉得不可能,随即将方文的这个要求报告了上去。
方文等待着回复,如果5000美元不够的话,他愿意更多,毕竟这种机会就此一次,以后可没有了。
可半小时后,军官回来,严肃道:“5000美元发射火箭弹,我们可以接受,如果你愿意的话,现在就支付。”
方文露出笑容,让龚修能打开箱子,取出5张不记名债券交给军官。
由此,他获得了发射火箭弹的机会。
一个小时后,研究所实弹测试场。
方文在研究所技术人员带领下,来到ro-82型火箭弹发射装置前。
这个装置目前只是研究阶段,还很简陋,由一个导轨发射器,一个空测瞄准器组成。
它位于一个高台上,用来模拟战机俯冲射击的过程。
技术人员为了让方文有更好的射击体验,教给了他快速公式。
这是给飞行员在空中瞄准时,用来快速计算目标结果,辅助射击的。
(上世纪40年代苏军战机装备ros-82型火箭弹空瞄计算题)
听着技术员说出的计算公式,方文快速在脑中计算出结果,然后学习如何结合公式计算用于实战瞄准。
随后,进入实际操作。
下方士兵挥动旗帜,技术人员用英文道:“目标即将出现,你现在的飞行状态是20度俯冲角,航速350,速度稳定。”
按照技术人员说明的情况,方文操作设备,火箭弹向下,十字瞄准镜中出现了一辆废弃汽车。
看着十字镜上的刻度,方文脑中急速计算,并在确定后,发射出火箭弹。
火箭弹从高台射出,准确命中目标,爆出一团火焰。
方文也借此机会,对这套设备的内部结构和运行原理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他心中暗喜,回去就按照这套系统,对电视火控装置进行改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