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冯母也知道,自己女婿写的这篇《高山下的环》,算是他所有稿子里面写的最好最出彩的啦!
比之前的《乔厂长上任记》带来的影响,还要哄动。
而且经过差不多半个来月的发表发酵,在社会上已经取得了不少的读者反响,更是因为小说内容,所描绘的是南边刚刚发生的自卫反击战,深深触动了广大民众的心弦。
它将军营生活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让读者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军人的奉献以及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普通民众通过阅读这部作品,对军人的牺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战争的意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激发了全社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军人的崇敬之情。
同时,小说中所揭示的诸如军队内部的不正之风、烈士家属的艰难处境等问题,也引发了民众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和热烈讨论,成为当时社会舆论的重要话题。
这一些,冯母作为杂志报刊圈内人,可以说是时时关注着各方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反响,对女婿这篇文章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肯定是有所了解的。
而且不仅仅是普通大众,就是圈内有着不少知名大咖,都开始在报纸,杂志社,收音机广播里,电视新闻里面发声,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他们阅读《高山下的环》的读后感。
比如冯母就有关注到,昨天的人民*报上,就有丁泠老师阅读《高山下的环》后的感想,她是这么说道的:
“知名年轻作家程学民又一新作《高山下的环》,这部作品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它以真实而生动的笔触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亲身感受到军人的热血与豪情。
作品的叙事结构严谨,情节跌宕起伏,既有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描写,又有细腻入微的人物情感刻画,两者相得益彰,展现出了高超的文学技巧。
例如,在描写战斗场景时,作者通过对战场环境的细致描绘、对战士们战斗动作和心理的精准把握,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激烈;
而在刻画人物情感方面,无论是梁三喜对家人的思念、靳开来自带“火药味”的战友情,还是赵蒙生在战争中的思想转变,都被描写得入木三分,使人物形象丰满立体,跃然纸上。”
大家都知道,丁泠老师在文化口子的文学地位,她又是跟支持女婿程学民处女作《牧马人》一样,第一个站出来发声,这次选择的更是人民*报,可见其对自己女婿写的这篇小说,到底有多么的认可和敬佩。
除了丁泠老师在人民*报公开发表阅读感想,还有刚刚调任《燕京文学》总编的王濛,也在他们燕京文学的这期篇首语,这么评价《高山下的环》的:
“《高山下的环》的语言极具特色,质朴而富有力量。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能以最平实的话语直击读者的心灵。
书中人物的语言个性鲜明,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点,如靳开来那直率豪爽、充满“火药味”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他的火爆脾气和正直性格;梁三喜的话语则处处体现出他的忠厚老实和责任感。
这种贴近生活、贴近人物的语言风格,使作品具有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还有之前的老邻居,也是文学教育圈内的文学泰斗老钱,更是在他这期发表在《人民文学》的作品里面,紧急插播了一段他阅读《高山下的环》后的深刻点评:
“老钱在评论里表示,他觉得这部作品的文学史意义非凡,它不仅意味着军旅作家在思想上的改变,更标志着军旅文学创作新局面的开端。
作品大胆地揭示了矛盾,如赵蒙生为求安逸而进行“曲线调动”,大战前夜打电话到前沿指挥所为儿子开后门等情节。
同时,通过描写梁三喜浸血的欠账单等内容,反映了老区人民的生活状况。
但作品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揭露问题上,而是在揭示矛盾的同时,展现了我国军人“位卑未敢忘国忧”的坚韧顽强、英勇崇高的内在力量,歌颂了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作品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价值。”
反正冯母都已经预料到了,大家都在说她女婿程学民这篇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势必会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学民写的这部作品,不仅将会让读者们铭记这一段历史,更让读者们深刻感受到了文学的力量,它将永远在读者心中绽放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被各方大佬这么一分析点评,在各个领域里开始发声,冯母就知道她女婿这部作品,又获得了不小的成功。
但现在看了新闻联播,得到了自家老冯的确认,冯母更是意识到,她女婿这一波又得上天啦。
这可是在新闻联播里报道,号召全国全党全军各单位,全民阅读啊!
而且老冯更是说,老领导那边还要自掏腰包,给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每人送一本女婿程学民的写的《高山下的环》。
这这这……这是何等的荣光与荣耀?!
“妈,姐夫他这么大的成绩,你咋说着说着,又开始抹眼泪了呢?”小姨子冯家末眼尖,看到她妈眼里都开始流眼泪了,不由得纳闷的问道。
“哪有?是沙子进眼里了吧!”冯母也顺势抹了一下眼睛,发现自己又情不自禁的流了眼泪,赶紧强行解释了一句。
冯母她心里是高兴,更多的是想到自己女婿,为了完成总政钦定下来的这部作品,可是亲自南下上了最前线的!
而且身陷敌营腹地近百日,可谓是九死一生,才有了这篇受社会各界高度赞誉的作品,就为她女婿感到骄傲,更多的是后怕。
是的,重新再想起那几个月,她们老冯家上上下下是多么的担心,本来在女婿活着回来,算是虚惊一场又劫后余生,算暂时过去了的!
却是被这部作品所获得的成功,再让冯母触景生情,能不抹眼泪吗。
“他们还是不太了解学民!”
虽然那些名家点评高度赞誉了自己女婿程学民,以及他创作的《高山下的环》,但可惜他们根本不了解,他女婿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触发了这部《高山下的环》的诞生。
那可是身临前线,身陷敌营将近三个月,孤身奋战九死一生,才有的这部作品。
可惜相关内情,算是绝对机密,绝不能对外公开。否则她女婿所要获得的赞誉,还要升华再升好几层。
不过,新闻联播报道,老领导亲笔指示,号召全民阅读,这算是对自己女婿的最高赞誉,肯定是没有亏待自己女婿的!
“啊?亲家母,是吗?这这这……学民他写的真有这么好?连老领导都这么说了?”
本来在后院的程母跟姐姐姐夫,也被惊动来了前院,在听到冯母给她的报喜后,程母秦桂兰其实什么也不懂,但听亲家母这么夸她好大儿,那肯定是真的好了!
那肯定是为自己好大儿高兴啦!
“全民阅读?刚才新闻联播都播放了?”姐夫王全文一听,猛然傻眼惊呼直拍大腿,说道,“错过了错过了,我刚才是想着要过来看新闻联播的,是文秀你给耽误了1”
小舅子都上新闻联播了,王全文他因为媳妇儿程文秀的原因,就今天一天没过来看新闻联播,给错过了,听了能不拍大腿直叹错过了吗?
“真的真的,亲家母,你生了个好儿子,学民他是真的出息了!”冯母直抱住亲家母的手,连连感叹着。
“出息了出息了,是亲家母你们是知识分子,是亲家母跟亲家公你们调教的好,我得感谢你们把学民他调教的这么好,亲家母你也有个好女婿啊!”程母秦桂兰不太会说话,但彼此抬轿子的好话,肚子里还是有那么一箩筐的。
当着知识分子的亲家母面前,肯定是把所有的功劳全部推给亲家母她身上,反正就是亲家母你这个当丈母娘的,调教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