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未见过比汉人更有深度、更有智慧的民族。
这难道就是东方文明古国的底蕴吗?
看着眼前这个极其年轻却又深不可测的摄政王,利玛窦突然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无力。
似乎,他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这个明国年轻贵族的认知。
第一次,利玛窦开始担心教廷,担心西方世界的命运。
难道,真的会有第三次的东方入侵吗?会有第三次的上帝之鞭?
想到朱寅的残忍和冷酷,利玛窦忍不住打个寒颤。他仿佛看到了家乡的尸山血海。
利玛窦深吸一口气,用汉话熟练的拱手道:“无论如何,在下也要谢过摄政王的不杀之恩。”
他想活下来,尽量改变一点什么。
朱寅审视着这个大传教士,“我知道你心中所想,我可以给你一个机会。不过在此之前,我需要你做一件事。”
利玛窦苦笑道:“摄政王是需要在下…宣布本教是欺蒙世人之教?”
朱寅露出一个冷冷的笑容:“利玛窦,你果然聪明。不错,我要你在广州、南京等地开坛宣讲,就说传播洋教实为奴役大明百姓,那些所谓普世仁爱,你们西方人自己都不信,尽是自欺欺人的虚假伪善之谈…”
“你的那些受你蛊惑的学生,如徐光启等人,你要让他们幡然悔悟、迷途知返…”
“你还要组织教士著书立说,批评教廷、教会、教义,批判西方全世界侵略的罪行…”
“这是你为自己赎罪。按照你们的教义,不是最重视自我赎罪吗?就算作恶犯罪,也能在教堂忏悔,然后就干净了。不过你的赎罪,却不能忏悔了事。做到我说的这些,你才算赎罪。”
利玛窦脸色惨白,“对在下而言,这是极大的背叛和堕落。如果在下拒绝…”
“当然可以拒绝。”朱寅看着大海上的战舰,“大明全国,有几百个传教士,广州就有不少。你们如果不同意,那就只能全部被处决。”
“等我打败东侵的西洋联军,所有俘虏全部处死,一个不留。”
“等我将来打下你的家乡,我会让大军三日不封刀,百里之内,鸡犬不留…现在,你还要拒绝我么?”
“你如果拒绝,会死更多的人。包括你的家族,教友。”
朱寅神色漠然,声音低沉,却带着极大的压力。
利玛窦汗如雨下,再也忍不住匍匐在地,哽咽道:“在下利玛窦,唯摄政王之命是从!”
……
朱寅在横琴岛只待了一天,就继续率军南下。
此时航海南征当真是个好时机,往南一路顺风,又没有台风海啸。
加上朱寅很熟悉南洋的安全航线,舰队速度很快。
为了防止被敌人奸细探子,朱寅让舰队靠东航行,远离大陆线。
两日后,舰队出现在靖州海域。
一路上,看到很多官府组织的移民船队,从闽粤方向而来,往靖州而去。
朱寅看到这些移民船,很是高兴。
移民令颁布以来,因为移民条件优厚,出海去靖州、东宁的无产移民络绎不绝。
之前广东巡抚禀报,仅仅广东一省,就已经有五万移民去靖州。南方各省移民靖州的百姓,已经有十几万人。
靖州移民百万的计划,这么快就完成了一成!
距离大陆更近的东宁岛,也移民了十几万百姓,计划完成了一半。
正月二十七,舰队到了中沙群岛。
二月初三,舰队到达nsqd,朱寅下令暂停,然后在最大的岛屿刻碑立石,命名为:大明太平岛。
二月初六,舰队到达后世的纳土纳岛。朱寅下令登陆。
这个岛面积可不小,比整个港岛还要大一半,本属于大明,原名叫万生屿,曾经有大明渔民数百人,郑和船队多次停泊此岛。
可是二十年前被土著屠戮一空,再也没有明人,名字也被改为纳土纳岛。
巨大的舰队一出现,顿时吓坏了岛上的土著,纷纷猴子一样躲避。
朱寅立即派出一队日籍明军和猓猡降兵,在岛上搜杀土著,了一天时间,将岛上的土著部落搜杀殆尽,变成了一个空岛,也算替当年的汉人渔民报了仇。
然后朱寅再次立石刻碑,恢复岛屿名为“万生”,宣布为大明海外疆土。然后又寻找郑和舰队当年停泊的遗迹,垒砌石墙纪念。
舰队在万生岛休整了一天,二月初七继续南下。
二月初十,距离从南京出发整整一个月。这天,舰队终于来到了满剌加海峡(马六甲)。
后世名为新加坡、明人称为星洲、土著称为淡马锡的地方,就在眼前!
而在这附近不远,葡萄牙的马六甲驻军,足有一千二百人。
舰队要想通过海峡,当然要先解决殖民者的马六甲驻军!
明军舰队没有在星洲停留,而是直接进入海峡北上。
见到突如其来的巨大明军舰队,马六甲的殖民当局一片恐慌!
这是…明军舰队?!
马六甲海峡两岸的土著,见到白帆如云、悬挂玄月赤日龙旗的大明舰队,更是心生敬畏。
大明舰队,又来了!
……
ps:今天这章没啥看点,主要写了儒教的事情,只是我的一孔之见,大家不用较真。蟹蟹,晚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