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包袱是自己给自己找的
离开p房之前,束龙先在后台碰到了满脸沮丧与绝望的阿尔本,对方正和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比手划脚地解释著什么。
这个人束龙不认识,但他有印象是在小红牛的法恩扎工厂见过,只是不知对方具体负责什么样的工作。
一般来说如非必要,束龙是非常抗拒展开一段全新人际关係的,所以自然也没有刨根问底的打算。
事实上直到今天为止,除了自己车组的那几位工程师,和束龙说过话的小红牛成员也是屈指可数。
至於为什么阿尔本现在比束龙看起来还要丧气,那就不得不提刚才三练中发生的悲剧了。
赛车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升级之后,阿尔本最近的表现完全可以说是稳中向好,与束龙的差距也是有了肉眼可见的缩小,泰牛那边对他可以说是非常的满意。
可以说如果阿尔本在这一站,在束龙的主场能拿出比他的队友更亮眼表现的话,那么有泰牛在后面撑腰他就再也不用怕马尔科作妖了。
但天有不测风云。
不知道是不是阿尔本给自己定的目標太大导致有些心急,他在三练的尾声因为做推进圈跑得过於激进,在赛道的最后一个弯角也就是十六號弯尾部发生了一点失控。
结果就在他尝试给油反打方向救车的同时,赛车的后轮刚好擦上了路边的砂石缓衝区,突如其来的变化直接让赛车的动態完全脱离了阿尔本的掌控,最后重重地拍碎在了赛道右侧的护墙上。
这一次赛车损毁的非常严重,两个小时后就是下一个阶段的比赛,几乎已经可以確定阿尔本生涯第一场中国大奖赛的排位赛註定是要缺席的了:
从这也能看出来,束龙现在的忧心其实跟生怕队友超过自己什么完全没有关係,人家连排位赛都跑不了有什么好焦虑的?
他是真的觉得这一站的小红牛缺乏绝对的速度上限.....
而且他还真不能说小红牛没有进步,因为现在的str14如果放在一两年前那都绝对是非常完美的爭冠车。
但有一点是束龙不得不去面对的,那就是如今的str14奋战的是2019赛季,不是2017或是2018,就算是曾经的火星车放到今天也很有可能就是一辆毫无竞爭力的拖拉机而已。
说实话,小红牛在前两节练习赛带给束龙的感觉非常惊艷,较之颇显挣扎的红牛和法拉利简直就是天胡开局。
上一次束龙回米尔顿凯恩斯的红牛工厂发现红牛赛车的那些问题如今依然存在,甚至因为上赛布局当中有不少的低速回头弯的缘故,相同的问题现在还变本加厉了。
整个赛车的底盘和悬架在设计上出现了很大的紕漏,低速弯的牵引力表现非常糟糕,维斯塔潘都直接在tr里说这车简直像是在溜冰。
而法拉利的整体设计和调教似乎都衝著莽排位单圈去了,极限飞行圈在预测上限仅仅落后梅奔不到0.1,但长距离的单圈预测却落后了小红牛差不多0.5的程度。
这也是为什么原本束龙还指望自己能依靠赛车新升级去拼领奖台的原因。
可当三练大家都开始掏底裤逐步解放赛车的单圈极限之后,束龙才发现有些梦醒的太早真的好残酷....
红牛现在的整体平衡性差不代表他们的上限就差,就连加斯利在全部三场练习赛中表现出来的圈速都非常具有倾略性。
和极限单圈倒三长距离正数第二的小红牛不一样,红牛这一站不管是单圈还是长距离,整体的竞爭力都稳定在所有车队第三的位置。
不管是在哪个年代的规则背景之下,排位赛在每一场大奖赛当中对成绩的影响能力很多时候甚至都是盖过正赛的,不管那条赛道究竟是好超车还是不好超车。
尤其是对於str14这样的地球车来说,爭不到好的排位名次可能不影响他拿分,但是领奖台这种东西根本就不用去想了。
人家火星车性能上限比你高,赛道空气也比你乾净,所有的这些条件加起来不比区区一纸赛前预测靠谱多了?
理论终究只是理论,落不到实处的都等於空谈。
能做的测试,能尝试的调教,还有各种各样的赛车预设搭配,该试该完善的早在练习赛当中都弄得差不多了。
其实从现在到下午排位赛开始的这段时间,不管是车组还是束龙都不可能还临时找到什么足以破局的方法,他们除了正常的用餐和休息之外也没有什么工作可以做,再怎么装作努力其实也只是徒增焦虑而已。
更何况车队大部分的力量都得先集中帮阿尔本维修赛车,就更不可能分出精力来和束龙做一些基本不可能討论出答案的无用功。
但在这始终被沉重的空气压抑四周的关键时刻,束龙最不想去去面对的就是媒体,尤其是自家的媒体。
fia惯例的赛后採访那当然无所谓啊,反正用官话糊弄一下其实也就过去了,可国內自家的这些媒体又该怎么办?
首先大家肯定都是对你寄予了厚望的,无论实际的情况如何,粉丝和车迷们肯定想从束龙嘴里听到积极向好的答案,
这种时候身处聚光灯的中心,束龙又能怎么办呢?
把话说大了,万一到时候完成不了给自己整得下不来台,说的保守一些又难免会让车迷失望。
身为一项极限运动的运动员,f1的车手本来就该纯粹和实在一些的,乱七八糟的事情掺和太多又怎么能专注於精进自己?
但这就是现实,身处大漩涡当中的束龙也只能强迫自己適应。
来到露天的活动现场,这里已经有了另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在主持现场,看到那张脸的同时束龙基本上就已经把自己的心態给调整好了。
谈到赛车,谈到f1,大部分人脑海中最先跳出来的概念都有什么?
想来不管答案是怎样的五八门,“速度”这个词总会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
当下现场负责推动流程以及与观眾互动的这位,大概就是在束龙之前就將“速度”这个概念最先深深烙应在黄皮肤上的传奇一一刘翔!
在耳麦里接收到了活动导演的通知,刘翔当即朝广场的四周扫视了一圈,把才被工作人员用小电驴给驼过来的束龙招呼上了场。
同为运动员,刘翔其实很能共情此时束龙身上那股恨不得將他压倒碾碎的,令人极度室息的压力。
所以在短暂活动的前半程里,刘翔一直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一步步地引导著束龙去適应去接纳这样的期待,並学会將这份压力转化为自己的动力。
但同时,刘翔也从束龙那颇为勉强的笑容之下,捕捉到了一丝让他觉得很有既视感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