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土林东来修是少阳土,但太阴生少阳,其亦有太阴一面,路野坟塋,凡民百姓的归宿,也只如尘埃一般渺小。
[杨柳木]则亦是枯荣意象为主,是坟前柳意象。
坟前本无柳,只是孝子贤孙以柳枝作招魂幡,插在坟前,无心插柳柳成荫,故而长成柳树。
柳树成荫,却是荫庇后人,福德连绵的意象。
亦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之意。
人死化作尘泥,却更滋养草木。而草木亦是人情感的延续。
草木亦可伤春悲秋。
[泉中水],化作了坟前池塘,池塘表面看是死水,其实內里有活水注入,宜风宜水,宜旺后人,或是基业,或是財源。
这般筑基意象算不得宏大,但每一个都铭刻了四个道基神通,属於標准的上乘道基。
白骨大士身形变化,化作一尊盘坐在白骨莲台上的骷髏,只是十分静謐。
他左手中法器不是玉瓶,而是一件水盂,只是捏著的柳枝依旧。
身周有太阴灵光显化,一时间,不知道多少孤魂野鬼,无祀残灵,尽数朝著这处太阴福地而来。
却见这白骨大士,柳枝轻摆,水盂中有无数甘露落下。
这甘露,以净水为主,落地化作鲜香果,五净贡品,琼浆玉液,玉食珍饈。
那些个孤魂野鬼,得了甘露,瞬间清灵。
那些个饿鬼道眾生,得了甘露,不再受业火焚烧,喉口洞开,开始受贡。
那些个有执念、有怨气的恶鬼,厉鬼,执念被甘露净化,煞气被甘露洗去,痛哭流涕,嘆息不已。
那些懵懂鬼童,山兽草木之鬼,虫子鱼鸟之魄。
一应有情眾生之灵,死后皆作[鬼道],沉沦不明,此时尽数解脱。
这是阴姆鬼姥本来的鬼道气数,被白骨大士获得。
一时间,不知道几十万,上百万魂魄受渡,受施,受济。
隨后纷纷对著白骨大士作揖,鞠躬、磕头,便消散了而去。
这些都没有真灵,算不得投胎而去,也没有成为鬼修的能力,此番度化,却是尘归尘,土归土,贵於终期,终期於尽。
慈悲泪。
缘灭泪。
这两滴眼泪,正是白骨大士成道根基本源。
却说白骨大士成就紫府,天地异象大动,百万鬼魂至此。
却也吸引了冥府鬼神注意。
这冥府鬼神,乃是一方中千世界地府,兼同辖管五百小世界轮迴之中枢。
本质也属於上古神道治世的体系一环。
上古之事已经说不清,只道仙道抗爭神道成功,此道乃作仙道治世,便也往地府插入人手。
因此现在的地府鬼神,其实本质上都是仙人身死道消后合的位置,甚至可能都不用身死,修成元神者,古之称神仙,对应五品阳神,也足够成为一方中千世界幽冥主官了。
因自然道主千三大劫序幕將起,太虚飘渺宗麾下辟立道国又是以杀劫开局,因此执掌此片地区的勾魂阴帅,带著勾魂使者、阴兵,一直在此处忙於勾魂。
勾魂使者勾的自然不是平民百姓之魂,而是修士之魂。
不被那邪魔外道赚上幡去的修士,比如筑基修士身死,身死道消,道基陨落都有异象,其魂魄怎么会老老实实的去投胎转世?
不转化鬼修,不去夺舍?
便是之前朔阳真人身死,阴神都被打散了,白阳门一样献祭其后辈子嗣血脉,想要聚拢,封作鬼神。
后面还是添筹真人的冥府书籙,招来了勾魂阴帅,才將其所化怨鬼带走。
这位勾魂阴帅,官名为[无常阴帅],准却来说是黑无常阴帅。
白无常负责接引德高望重的修士去转世,或者紫府阴神转劫重修,便是白无常去。
黑无常乾的则是脏活累活,更多是是通缉邪道鬼魂的事,或者纠正扰乱阴阳秩序的事。
不过这等勾魂使者並不会將福地转世视作扰乱阴阳秩序之事,因为这是仙道道统留下的潜规则,就是需要给这些有福地洞天的大门派一点权柄,一点面子。
这黑无常阴帅,本家姓李,也算是千数年前得道散仙的人物,经歷过上一次的千三大劫而死,因已经转劫过五世,感无有能力机缘突破金丹,又惧轮迴,便没有选择继续转劫,而是成为了这冥府阴帅,积攒阴德。
这地府中有门路,可以积攒到足够阴德,下辈子转劫[天人道],其实也是人道,只是开局极好,不是凡人之家,必是修行之家,且可以用阴德购买命格,购买天资,甚至购买气数,存在墓库之中。
因此这李无常,见到这白骨大士非地府职司,却一身契合幽冥的道法根基,本相更非活人,而是一具骷髏,修行的也似神道,似仙道,二者杂糅,应是神仙道的道统,神道、仙道兼修也。
一时间便起了心思:“我何不与他合作,省的如此辛苦,四处勾魂,跑来跑去,积累阴德都够呛,等我积攒够了阴德,我再去转世修行,正好把勾牒冥籙给他,让他代我我做这个鬼帅无常,也算对冥府有个交代,我亦算得个解脱。”(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