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让的態度很坚定,他是代表杨壎来的,他的態度想必就是杨壎的態度,这三千石粮食恐怕是免不了了。”彭刚说道。
“亏秀清和冯先生帮你说话,你说的是人话吗?”不等彭刚说完,萧朝贵便打断了彭刚。
“我们拢共也才从王作新这里得了一千七百四十石粮食,按你的意思,我们还得倒贴一千二百六十石粮食给他?我们这帮子上帝会的穷兄弟,上哪儿给那姓杨的狗官凑这一千多石粮食?”
穷兄弟?
以前上帝会中人確实基本上都是苦哈哈。
现在可不是,他们五人中就站著一位財富略逊於王作新的大户:金田村的韦正。
有韦正在,只要能说服韦正,短期內凑齐一千二百六十石粮食也不是不可能。
彭刚微微偏头,瞥向韦正,问道:“韦正大哥,王家的所有作坊炭行商铺福寿膏馆可值一千二百六十石粮食?”
“那要看粮食什么价了,若按寻常年景的粮价肯定值,若按现在的江口圩和桂平城的粮价,肯定不值。”韦正思虑片刻,才开口回答说道。
韦正也滑头的很,心知彭刚已经打起了他们韦家存粮的主意,给了个模稜两可的答案。
按现在江口圩和桂平城的粮价算?想得倒美!现在江口圩和桂平城的穀子都卖到了六七两一石!彭刚暗道。
王作新经营的作坊炭行商铺福寿膏馆多在新圩、江口圩、桂平城这几处商贸较为发达,人烟稠密的富庶之地。
在蒙冲和三江的商铺作坊,反而对王作新没那么重要。
“你莫要对韦兄弟动歪主意!这次打围堡,韦家出钱出粮甚多!”萧朝贵也看出了彭刚的心思,站出来维护韦正。
“再有一个多月就是秋收,王家四五千亩田,打上七八千石粮食我想不成问题,外县的粮商听说桂平城附近的粮贵,也都在把粮食往桂平城运,潯江两岸的粮价最迟九月下旬就会下来。
韦正兄弟,若將这次得来的作坊炭行商铺作为教產交由你打理,你能否把这些下蛋的母鸡打理好?”彭刚没有过多地理会萧朝贵,继续问韦正道。
萧朝贵和杨秀清出身寒微,小农意识比较重。
萧杨二人太过关注现成的钱粮,忽视了王家商铺作坊的价值。
韦家也经营有不少商铺,涉猎的行业颇多,韦正在上帝会起事中前期一直负责管理上帝会(太平军)的后勤,打理粮秣,善於经营。
韦正不至於看不清王家那些处於闹市的商铺作坊有多大价值
王家在紫荆山拥有大量的田地山场。
紫荆山的上帝会会眾,多是本地的烧炭佬和农民,有了王家的田地山场,能解决会眾们的生计问题,何愁上帝会不能兴盛?
“说的在理!要是三千石粮食能换来王家在紫荆山的田地山场,以及王家的商铺作坊作为咱们的教產,咱们每年能收不少粮食,卖不少炭,得很多银钱!”杨秀清很快反应过来。
要是这样,他们也不亏。
上帝会的会眾们多为贫苦出身,疲於生计,少有时间进行专门的军事训练。
如果有了稳定的財源,他们就能挑选出会中的精壮进行脱產训练,提高上帝会的战力。
如此既能稳住杨壎,又能壮大上帝会,一举两得。
“只是银子怎么分?”萧朝贵说道,“那可是一万多两银子呢!咱们只拿两成太少了!”
“银子我尽力爭取!”彭刚说道,“潯江两岸受灾的灾民有四五万之眾,天地会能招纳灾民,我们上帝会也不能落后。
粮食就是人心,虽说这三千石粮食是咱们为解杨壎的燃眉之急给杨壎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