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玄幻魔法 > 1848大清烧炭工 > 第106章 吃大户一时爽

第107章 吃大户一时爽

先绞死了黄氏一族开头打了个样,剩下的三家彭刚让武宣县城的百姓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许他们动手用刑。

公审情景歷歷在目,黄氏一族的死激发了少部分百姓的血性。

胆大的武宣百姓一拥而上,爬上高台,对余下三族之人挖眼割耳扒皮,以泄心头之恨。

由於爬上高台的人太多,以致最后临时搭建的木製高台竟被压垮。

被绞死的黄氏一族算是幸运儿,至少他们一族有人还留了个全尸。

余下三族之人,一具完整的尸体都凑不齐。

“你方才说要打武宣韦家的山寨,是真要打还是气话?”

亦步亦趋地跟著彭刚重新回到武宣县衙,陈承瑢忍不住问道。

“当然是真打!不仅韦家的山寨要打,黄家在东乡的土堡也要打。”彭刚非常认真地点点头。

“我们不去打他们,他们也会勾结官军来打我们,不如先下手为强。不过要等武宣县城这边的钱粮抄运回去后才能腾出手收拾他们。”

光是对武宣四大家族的抄家就持续了足足三日。

最先查抄完毕的是黄家。

彭刚来到黄家的五进院落,院落內,天井连廊之中堆满了麻袋与木箱。

仅黄家在武宣县城的粮铺、粮仓便抄出精米一千二百三十石、普通稻米杂粮三千六百七十石,满院的粮垛堆积如城墙。

此外,黄家油坊抄出黑芝麻、生、桐籽等油料作物三千斤,灶下密封的陶坛码放了整整四排,皆为新榨的好油。

黄家操控一县粮油,垄断市肆,其贪得无厌之心昭然。

查抄黄家在武宣县城宅邸各色商铺及附近码头客栈,共得银十一万二千八百九十二两、黄金一千三百两整,铜钱近七万两千串(换算成白银约三万六千两)。

另有骡马五十六匹,布匹、桂皮、桐油、酒水若干,堪称富可敌府。

在县城附近的码头查扣黄家旗下的大舢板五艘、双櫓货艇十一艘、小船十六只,其中两艘尚满载谷粮,另三艘藏有油桶、布匹、瓷器等杂货。

陈家的粮食不多,所有粮食加起来也就和武宣县的官仓差不多,仅有一千一百石左右。

可陈家存银也很可观,陈家藏银的地窖,银柜码放得十分整齐,横平竖直,就连彭刚进入陈家藏银地窖都不得不感嘆看银子跟阅兵似的。

最后从地窖整整抬出白银四万五千六百七十两,金饰金条合计七百八十六两,铜钱四万串上下(约合银两万两)。

陈家所营主业的盐引契纸堆如山,帐册揭出,一家竟垄断武宣全县七成盐引,盐课司半数钱粮皆由陈家经手,罗大纲感慨道:“这他妈盐价能不涨?大半个武宣县的盐都在陈家灶头。”

“整整六百五十一石盐呢!”彭刚望著眼前的盐山兴奋地搓著手。

陈家对他而言最有价值財產的不是金银,而是食盐!

食盐在广西是极为宝贵的战略物资!

歷史上太平军被清军围困在深山,直攻占永安城时。

太平军最缺的资源不是粮食,而是面临粮食还勉强够吃,粒盐难寻,不得不淡食,以致太平军战斗力急剧下滑的窘境。

被围困永安那段时日,为了求盐,太平军甚至到了起锅煮永安城盐铺的砖土以获得微少食盐的地步。

韦家在县城没什么资產,收穫最少,只查抄药铺得了些药材,和一千二百三十一两的银钱,各色米粮加起来也不到六十石,估摸著是给县城的韦家人自己吃的。

刘家所藏的珍贵书画古籍颇多,只是这些现在对彭刚而言是最没有价值的,只能想办法甩卖给武宣城的其他士绅之家换些粮食布匹之类的物资。

刘家有白银二万五千三百六十两,金饰金条合计八百五十两,粮食三千四百三十石。

离开刘家前彭刚翻看了刘家的一卷密帐,密帐上详细记载了道光二十八年水灾,刘家是如何以灾賑之名,低价买下潯江两岸近两千亩良田的详细过程。其后又如何以“乡约”之名,逼民签署“永佃不得赎”字据。

“发大財了啊!光是刘家一家就是十万两户!”略略地检查了一遍战利品,彭刚同罗大纲等人骑马折返回县衙。

没想到武宣这等边鄙穷县,居然还能养出一个十万两户来!

当真是涝的涝死,旱的旱死。

吃这些顶级大户,可比吃武宣县的官仓、官库还爽。

可惜只能吃一次,吃完武宣,再想爽吃大户,唯有把桂平城给啃下来。

只是以他,乃至整个上帝会目前的实力,都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拿下桂平城。

正说著,罗大纲的骑兵来报,说是东乡黄敬渠的儿子,即武宣县的练总黄盛韜听闻武宣县城有变,起了三四百团练正往武宣县城方向赶。

一听说有仗打,罗大纲自告奋勇,主动要求带艇军去灭了这股从东乡来的团练。

陈承瑢和卢六也主动要求前往。

他们已经打定主意后续要攻打东乡的黄家土堡。

如果现在能消灭一些黄家的团练护院,后续攻打东乡黄家土堡也会容易一些。

彭刚答应了。

他现在要和时间赛跑,不仅要赶在清军大军压境之前將已经查抄的武宣县官员胥吏、四大家族的粮盐布油等战略物资运到勒马、碧滩汛。

还要抓紧时间催促武宣的中小富户借粮,以及將所得金银儘快兑换成可用的战略物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