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彭刚才是主匪!
彰钟桥的楚军大营。
夜风起时,彰钟桥已不再是前日的血火炼狱,满地尸骸早被集中了起来等待掩埋。
可彰钟桥的焦土之上,却仍残留著一股浓重的硝烟与血腥味。
劫后余生的向荣对前日那场从台村杀到彰钟桥的大战心有余悸。
战斗最激烈的时候,那帮光著脑袋、戴著红色领巾、穿著古怪衣服,凶悍无比的上帝会教匪距离他仅仅只有六七十步的距离。
若非楚军和镇筸兵人多势眾,跟隨他征战多年的隨丁拼死相护,武宣城的秦定三、李孟群带著团练乡勇来援,勉强帮他的止住颓势。
恐怕连他这位堂堂提督,也要步閔正文的后尘,成为上帝会教匪的枪下亡魂。
向荣站在一株乾瘪的风水树下,眉头紧锁,满面灰尘中夹杂著老泪。
他不是不曾见过死人。
几十年军旅,尸骨堆成墙他都踏过。
但这次不同,这些死去的楚兵、镇筸兵,是他亲手操练出来的楚军旧部,是他一刀刀打下功勋换来的心腹劲旅。
一战折损八百悍卒。
这是向荣从军以来从未经受过的大挫。
至於败么,向荣只是在心里上承认台村-彰钟桥一战楚军败了。
在明面上,尤其是在战报上,是不可能承认这一仗他们败了。
毕竟他们楚军和镇筸兵確確实实“击溃”了上帝会教匪,也得了三十几具上帝会教匪的尸体,其中不乏有精锐短毛的尸体。
这是此前任何一支清军没能够做到的事情。
仅凭这一点,他向荣就有底气理直气壮的向林钦差和兵部报捷!
实际上他也確实是这么干的。
只是台村-彰钟桥一仗,楚军、镇筸兵已伤筋动骨。
短期內,若损失的兵源得不到及时补充,他的楚军和镇筸兵恐难有作为。
正思量间,一群楚军哭哭嚷嚷地往向荣这边靠。
向荣身边的隨丁下意识地將手搭在刀柄上。
“向军门,前日同教匪一战,我军虽力挫上帝会教匪,可我们同样死伤甚重,不少兄弟们想家了。”从向荣入桂剿匪的湖南绿营都司邓绍良在周围一眾楚军的催促下来到向荣身边,有些磕磕巴巴地说道。
楚军战斗力强悍,捨得搏命,除了出身陕甘绿营的向荣带兵要比其他绿营提督强上一截外。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向荣捨得下本钱。
按照以往的惯例,每打一场胜仗,向荣都会给每个楚军兵卒赏银一两,斩获敌军首级另算。
严格意义上来讲,前日的台村-彰钟桥一战,楚军的的確確败了,赏银不应该发。
可向荣还是给楚军、镇筸兵每人都发了一两赏银。
只是这次楚军的敌人太过强悍,楚军伤亡过重,楚军將士们显然已经对一两银子的赏格不满意。
向荣早已猜到这些楚军是来要是赏的。
若不增发赏银激励士卒,恐怕往后这些骄横的楚军不会再为他卖命。
在向荣看来,能用银子解决的事情不叫做事情。
不能用银子解决的事情,那才棘手。
向荣望看看满地盖著白布的楚军將士尸体,又看了看周遭眼巴巴地望著他的楚军將士,高声道:“向某前日能力挫上帝会教匪,皆赖將士们用命。
上帝会的教匪不比天地会的会匪。这赏银,自然也得往上提一提,传我命令,前日参战者,无论是楚军还是镇筸兵,每人赏白银二两!”
向荣大手一挥,给每个楚军和镇筸兵增发了一两赏银,同时立下新的规矩。
“往后同上帝会教匪作战,只要打胜,赏银一律按照二两银子算!”
“谢向军门赏!”
增加了赏银,楚军和镇筸兵们这才满意散去。
解决了楚军、镇筸兵人心浮动的问题,向荣和提著一柄鱼尾枪托鸟銃的秦定三来到一处特殊的军帐。
桂平知县李孟群正在在军帐內等著他们两位。
他们三人此时聚在这一处军帐內不是为了议事,而是来查看从战场上收拾出来的三十七具上帝会教匪遗体。
虽说向荣在战场上亲眼目睹那帮短毛教匪抢走了部分教匪遗体。
但战场上的情况太过混乱,还是有部分教匪的尸体遗落在了战场上。
自开战以来,清军不是没有获得过上帝会教匪的遗体。
不过清军此前所获的上帝会教匪遗体都是长毛教匪。
获得彭刚所部的短毛教匪遗体以及武器尚属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