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进抵桂林府
“將军神机妙算,陈世清他们说向荣那股清军確实是在永安州城修整之后北上荔浦和平乐的。
向荣所部兵马確切的人数不得而知,不过向军声势浩大,人数不会少於五千人,其部有很多操潮州口音和福建口音的乡勇,操湖南口音的楚军反而是少数。”
邱二嫂非常崇拜彭刚,连向荣走的哪条道都知道,当真是神机妙算,无愧於军师之名。
“天军主力占了苍梧城,由潯桂漓三江水道北上入桂的道路为天军所阻,向荣大军能走的道仅此一条,何来神机妙算之说?”彭刚笑著摇摇头说道。
从桂平出发前往平乐,可供大量人员舟车通行的坦途只有两条。
其中一条还被太平军给掐断了,稍微了解一点广西的山川形势,就能判断出向荣走的是哪条路线。
向荣所走的这条路线,和歷史上太平军的进军路线大差不差。
潮州团练和福建团练,这两支团练是林则徐带进广西的钦差大臣嫡系兵马。
看来林则徐临终前还是將广西的大局託付给了向荣。
向荣所部五千以上的兵马抵达了荔浦、平乐。
说明鲜有人掉队,林则徐也没看走眼,向荣確实有点能耐。
如果是周天爵带兵北上,能不能有两三千兵马被及时被带到荔浦、平乐都很难说。
从底层靠著实打实的军功升到提督的人,確实是有两把刷子的。
这次向荣所带的兵马大部分都不是向荣的嫡系,行军难度要比以前只带著楚军、镇筸兵高的不是一星半点。
况且向荣走的这条道不是全程水路,而是水陆兼程。
行军要比全程走水路的彭刚难一点。
当然,隨同彭刚左军营伍北上转移的不仅仅只有军队,还有大量的隨军家属,老弱妇孺。
论转移难度,还是彭刚的左军更大一点,对组织调度能力和管理能力要求更高。
“陈世清和区振祖有意加入咱们,是否接纳他们?”邱二嫂徵询彭刚的意见。
邱二嫂从攻袭武宣县城一役起就上山追隨彭刚,算是左军中的老人,对彭刚也比较了解。
她清楚彭刚在吸纳人员,尤其是作战人员方面卡得十分严格。
罗大纲所部的艇军旧部可是广西天地会战力的天板。
饶是如此,彭刚也只是选择性的接纳,有三分之一很能打的艇军老油子愣是没要。
邱二嫂不知道彭刚对陈世清是什么態度。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陈世清、区振祖有心来投奔我,我自然没有將他们拒之门外的道理。”彭刚愿意接纳陈世清和区振祖。
“让他们直接到永福县城等我。”
陈世清和区振祖麾下的是几乎要被楚军剿灭殆尽的天地会残部,人数不多,只有两三百人样子。
打下永福县后,接下来彭刚要在桂林府用兵。
陈世清他们在桂北地区和清军周旋了一年多,队伍里也不乏当地人,他们对桂林地区的情况肯定要更了解。
如果陈世清能为己所用,找嚮导的功夫都省了。
“我这就给他们回话。”邱二嫂点点头,拨马便走。
抵达永福县城,河谷渐宽,视野变得开阔,再往前便是广西的膏腴之地桂林盆地。
罗大纲等人已经开始了征粮招人工作。
伴隨著攻占城池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彭刚麾下的官兵们对如何控制城池、维持秩序,进行相应的公审抄家、征粮招人已经轻车熟路,得心应手。
“主力部队未免也太磨蹭了,我们都到桂林府了,主力的前锋部队连个影子都瞅不著,他们莫不是还是苍梧,还是说,他们同我们分道扬鑣,打广东去了?”
彭刚刚到县衙,罗大纲就向彭刚抱怨没有太平军主力部队的消息。
罗大纲和广西的天地会有联络,消息很灵通。
向荣所部清军到达荔浦、平乐的事情,罗大纲已经听说了。
向军能安然无恙地抵达荔浦、平乐,说明向军一路上没有和太平军主力遭遇,太平军主力搞不好现在还在苍梧。
苍梧和永福山水阻隔,两地之间有五百里之遥,即使是清廷的加急驛递,也要走上整整两天。
如果主力部队的人马携带大量輜重北上,走上半个月乃至二十来天也不稀奇。
这还是不考虑沿途与清军交战的情况下。
向荣所部清军已经抵达桂江-灕江水道上的关键节点:荔浦县城、平乐府城一带,杨秀清他们的主力部队想不和清军交战就进入桂林府,可能性很小。
除非向荣不守荔浦、平乐,求稳选择集结主力北上保省垣桂林,弃守荔浦、平乐。
“眼下是旱季夹著雾冬,旱季桂江的有些江段水浅,恐怕走不了大船,阳朔峰林浓雾瀰漫,也会影响行军速度。”苏三娘走过从苍梧城直通桂林府的桂江-灕江水道,她对这条路线比较熟悉,忧心忡忡地说道。
“这些都是小问题,就怕他们捨不得离开苍梧城的温柔乡,迟迟不愿北上啊。”彭刚亦是愁肠百结。
他的这些神仙兄弟和姐夫,面对敌军的炮火衝锋陷阵绝无二话。
可面对苍梧城的衣大炮,恐怕没几个能抵挡的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