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老熟人
“过几日我带你见见你族兄,他若愿在阵前用一石米,不,哪怕是一斤米换走你,我当场就放你回去。”彭刚一面示意隨从撤下长袍马褂,金钱鼠尾的孔子画像,换上袞冕塑像,一面对江忠信说道。
“当真?”江忠信眼睛一亮,旋即神色又黯淡了下去。
刚被俘虏那会儿,江忠信確实对江忠源把他、以及其他被俘的二三十名楚勇换回去抱有很大的期望。
现在不知怎的,即使彭刚把交换价码换成一石、一斤这样象徵性价码,江忠信对他的族兄也不敢抱有太大的希望。
“我几时食言过?”彭刚反问道。
“北王,我有一事相问。”江忠信犹豫片刻,还是开口说道。
“问。”江忠信以往称呼彭刚一口一个反贼彭逆,突然以北王相称,连个偽字都不带,彭刚微微感到有些诧异。
看在江忠信摆出了一副求人应有的姿態,彭刚给了江忠信一个问话的机会。
“此二道二元一次方程何解?”江忠信掏出一张纸。
彭刚瞥了一眼纸上用字母和阿拉伯数字写就,还是横著写的方程题,有些不可思议。
这半年多来江忠信一直在战俘营,战俘管理处的核心人员有一半是彭刚的学生。
他们閒暇之时会教授战俘一些简单加减乘除之类简单基本的数学知识。
印象中,战俘管理处的那些学生没有数学特別好,有能力教授代数之人。
彭刚在平在山时编有三本简单的数学教材,分別是初级、中级、高级数学。
初级教加减、中级教乘除、高级才教一点简单的几何和代数。
彭刚的学生中,含他弟弟彭毅在內,能学到高级数学的不过凤毛麟角,两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这些题目是谁教你的?”彭刚以为是有明珠蒙尘,被他遗忘在了战俘管理处。
“我閒著无聊,用工分换了一套你们用的数学教材,学著做题解闷打发时间。”江忠信说道。
这么说江忠信是自学成才,十四五岁的少年郎学东西確实快。
江忠信半年多能学到这种程度,彭刚猜测江忠信应当是有一定数学基础的。
礼、乐、射、御、书、数,毕竟数也是君子六艺之一。
只是数在清代书院教育体系中不是独立学科,其內容被极大弱化甚至忽略。
这一时期倒不是没有系统教授几何代数的学校,不过这些学校都是在五个开埠口岸的教会学校。教会学校为培养买办和传教士会教这些知识。
江忠信自小接受的是湖湘经世派的教育。
湖湘经世派除了四书五经、程朱理学和八股文之外,还会教授舆地学(歷史地理、军事地理、边疆地理、测绘)、吏治、田赋、漕运、盐政、边防、民变、水利、工程等知识。
他们在策论中討论舆地、治河、漕运、田亩税赋等问题时,隱含有对计算能力的要求,但重点仍在於政策分析而非数学本身。
湖湘经世派所教授的诸多经世学科中,以舆地学见长。
魏源,邹汉勛、邹世詒父子,严如熤、严正基父子都是晚清湖南乃至全国顶尖的舆地学家。
湘军集团中的左宗棠、罗泽南、江忠源、刘长佑,亦是造诣很高的舆地学家。
江忠源能恰到好处的选择在蓑衣渡、水塘湾设伏,也与其深厚的舆地学素养有关,江忠源对湘江的水文情况很了解。
彭刚命人拿来笔墨,解出了两道二元一次方程,並纠正了江忠信解法的谬误之处,让江忠信回去自个儿对照著琢磨。
走出文庙,彭刚正欲跨上马回全州衙署,在文庙外等候多时大舅萧国英突然喊住了彭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