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刚前脚刚撤出零陵城,於北殿屁股后面远远观望的周天爵、向荣所部清军后脚就占了零陵城。
周天爵、向荣的这支清军很恼人,和他打吧,转头就跑,不和他打吧,又跟跟屁虫似的黏在后边。
“我们身后不止周天爵和向荣这么一支清妖兵马。”杨秀清微微摇头说道。
“秦定三、张国梁、和春之辈也不足为惧,大不了我派志俊引一部兵马襄助杨国宗他们伏击秦定三、张国梁、和春,教他们有来无回。”韦昌辉以为杨秀清所说的另一支兵马是秦定三、张国梁与和春的兵马。
秦定三、张国梁、和春三人中,韦昌辉承认张国梁有两把刷子。毕竟他曾在张国梁手底下吃过亏。
至於秦定三、和春,对比其他的清军绿营军官,勉强算的上是有能之辈吧。
可他们的兵马不是很多,仅有五千人上下。
除了张国梁手底下的那些人系广西天地会悍匪出身,很多军官不是双红棍就是红棍,確实难缠之外。
秦定三带的兵多系新兵,和春带的兵不是二流楚军就是在守卫桂林城期间新募的桂林团练,战力不算强。
“张国梁受抚不久,未居高位,他手底下的人不是很多,这路清妖大部分兵马应当是秦定三、和春的部署。”石达开说出了他的想法。
张国梁刚刚受清廷招抚时,清廷授予张国梁(彼时张国梁尚未改名,还叫张嘉祥)的官职是潯州协绿营千总。
这一点,石达开是明確知道的,至於后来张国梁立了功,清廷给张国梁升了几级,石达开不得而知。
张国梁的起点很低,千总起步,即使升官,短时间內升不了多少级。
再怎么高升,也不过秦定三的总兵和和春的副將。
官职低意味著能带的兵马少,这路清军,多数人马肯定是秦定三和和春的部署,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至於这路清军的最高统帅是谁,石达开也不好判断。
按官阶和资歷,秦定三肯定是高於和春的,可和春是满人。
以满制汉是清廷的传统,和春也有可能是这路清军的主帅。
“如果是秦定三、和春之流,辅清他们就能应付,我不会把这件事情摆上檯面上来讲。”杨秀清清了清嗓子说道。
“徐广縉的粤军,从韶州府北上入湘了,根据最新的消息,徐广縉已带粤军进驻了郴州州城。”
“徐广縉入湘了?”韦昌辉对徐广縉入湘的消息感到诧异和不解。
“徐广縉向来只关心他广东的一亩三分地,以往只要我们没有进入广东的势头,向来和徐广縉井水不犯河水,缘何徐广縉这次北上入湘了?”
虽然太平军仅在广西梧州府和徐广縉的粤军交过手,可梧州府同粤军的一战也多多少少摸清楚了些粤军的底细和两广总督徐广縉的秉性。
广东绿营水师强,陆师相对而言较为羸弱。
梧州府一战,太平军水战败给了广东水师提督洪名香。
陆战则找回了场子,杨秀清的中军胜了广东陆师,双方算是打了个平手。
以往徐广縉对湘桂的战事一点也不在乎,只要太平军没有进入广东的跡象,徐广縉对剿太平军没有兴趣。
这次杨秀清的东殿兵马前脚离开桂阳州和郴州,徐广縉后脚就进入了湖南地界,確实很反常。
韶州府和桂阳州、郴州的水道並不相通,徐广縉进入湘南带不了水师,只能带陆师。
论水师对战,连彭刚都没把握拍著胸脯保证他的水师有必胜广东水师的把握。
但论陆师对垒,在座的诸王都有信心和徐广縉碰一碰。
徐广縉此番入湘,乃以己之短,击敌之长。
徐广縉不致无知愚蠢至此。
彭刚寻思著,要么是赛尚阿给徐广縉上了强度,要么是咸丰无法继续忍受徐广縉隔岸观火的行为,给徐广縉下了措辞严厉的通牒,甚至是要拿了徐广縉的两广总督,逼得徐广縉不得不挪窝表態。
联想到当初连林则徐都调不动徐广縉,彭刚更倾向於认为是后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