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殿对汉阳、汉口两地的控制愈发稳固。
入夜,彭刚本人在教导营四连的簇拥下进入了汉阳城,並发榜安民,开设粥棚。
“对面的武昌城怎么在著火?”
进入汉阳城,彭刚登上汉阳城城墙眺望长江对岸的武昌城,发现武昌城城墙之外火光四起、烟焰上腾,询问隨侍左右的黄大彪是怎么回事。
黄大彪回答说道:“湖北巡抚常大淳、湖北提督双福要清除武昌城外的民居商铺,勒令城墙外的居民离开住所,给予了三天期限让城外居民搬离。
常大淳、双福又担心咱们突至、城外居民跟了咱们。
竟出尔反尔,晚上趁著城外百姓熟睡,命武昌城內的兵勇縋城而出纵火焚屋舍,武昌城外的百姓死伤甚重。
我刚来汉阳城的时候,武昌城外的大火就在烧了,直到现在都还没灭。
听逃过江的百姓说,清军兵勇突然放火,他们反应不及,很多人被活活烧死。被烧死的还是幸运的,被烧得半死不活,还吊著一口气的,那才遭罪,好些个女娃脸都被烧毁容了。”
“衣冠禽兽!这他娘的是一省巡抚提督.呸!这他娘的是人能干出来的事情?!”彭刚愤然不已。
明清时期的市民,大多数是住在城外郊区,能住在城墙之內的,只占十分之二三。
武昌城外,少说有十万上下的百姓居住,说烧就烧,实在是耸人听闻。
这些满清官员,眼里只有自个儿的顶子,压根没有把武昌城外的十万生灵的性命当回事。
“咱们在衡阳抄他常家没白抄,早知如此,应当对常家再狠些,还是太宽容了,满清的官员,没一个好货。”黄大彪向彭刚请示道。
“已有武昌外城的百姓从过江来投咱们,我刚来汉阳、汉口时兵少,无力接纳。现在殿下来了,已有一个完整的营进驻汉阳、汉口,是否接纳武昌城的难民?”
“组织船队,將对岸的难民运过来吧,汉阳、汉口已经是咱们的了,咱们不差粮食。”彭刚微微点头,示意黄大彪购船组织本地船夫前往对岸运输难民。
至於查抄汉阳、汉口两地大绅巨贾金银財货之事,缓一缓也无妨。
反正教导营已经控制住了汉阳、汉口,这些金银財货也跑不掉。
常大淳、双福出尔反尔,武昌城外的居民,无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少,皆对常大淳、双福恨之入骨,巴不得生啖其肉。
黄大彪的船队刚刚渡过长江来到岸边,还没说明来意,沿岸的难民纷纷主动来找黄大彪,一点也不怕官府口中恶贯满盈的教匪。
教匪坏不坏他们不知道,可至少教匪没半夜趁武他们熟睡烧他们房子。
武昌城外的难民主动为北殿提供了很多有用的情报,不少难民甚至主动要求当嚮导,协助北殿攻城。
从某种意义上讲,常大淳、双福此举反而帮到了北殿,帮到了太平军。
只是这样的忙,彭刚寧可不要。
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稍晚彭刚一步抵达了武昌城下。
武昌城外的难民,亦有不少人选择加入其他殿,为彭刚减轻了不少压力。
长江北岸的汉阳、汉口已克。
北殿仅仅只以一个营的兵力便轻鬆切断了长江南岸武昌城內的清军同西北方面清军的联繫。
为后续太平军主力合围进攻武昌创造了有利態势。
次日,后续的太平军大部队相继进抵武昌城附近。
李卿谷、瑞元辛辛苦苦重金招募而来,部署在长虹、双凤(峰)山、洪山、小龟山千余武昌民壮,未战先溃,没有起到任何迟滯太平军的作用。
隨著各殿兵马陆续抵达武昌战场。
杨秀清根据武昌难民提供的情报,对武昌地区做出了针对性的部署。
仅仅只了四天时间,太平军便以先期抵达武昌战场四万两千大军对武昌城完成了合围。
攻打省垣获得当地百姓的大力支持,这对於太平军而言还是头一遭。
杨秀清与诸王攻打武昌的信心愈发足了。
连大多数武昌城百姓都站在太平军这边,想不拿下武昌城都难。
这是自金田起义以来,太平军首次对省垣级別的城池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合围。
此前无论是攻打桂林、还是长沙,太平军都是挑选重点方向进攻,都未能够完成对整个城池的包围,隔绝城池与外界的联繫。
而他们的面前的武昌城,此时此刻,已彻底沦为一座岌岌可危的孤城。
常大淳、双福趁夜烧毁武昌外城是真事。连清朝官员庆霖上奏给咸丰的奏摺都专门提了这件事:凡有湖北百姓,见常大淳三字未有不切齿者。……並闻得当贼匪未至之先,常大淳预为传知商贾,百姓,勒令迁徙。在百姓故土难离,只求宽限三日。而该抚既允所请,又恐贼匪突至,乘夤夜之间,人人睡熟,一炬成灰,亿万生灵全然不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