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没想到八百里点翠山,竟有如此妖孽,果真是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宋风点了点头,对於老丈说的东西,已经深深的记在心中。
看著外面天色已晚,宋风便开口对著那老丈辞行:“如今天色已晚,贫道也该归山了,老丈您且早早安歇吧,等贫道准备好了,一定扫清这八百里妖氛,还点翠山一片安寧,护得点翠山附近,生灵平安。”
话语落下,宋风直接从茅草屋之中走出,一步步走入黑暗之中,不一会的功夫,便消失在山林深处。
看著宋风远去,那老丈就这样静静的看著远处的黑暗之地,就好像是在思考著什么似的:“唉……希望这道长真的能够如他所言,除尽这翠山八百里群妖吧,这已经是这些年第三位入山降妖的道长了,如今这小河村,是越来越没有指望了。”
手持翠竹铁杖,宋风一边小心开路,一边思考著,那老丈口中所说的,八百里点翠山的消息,心中隱约间已经有了定计。
“怪不得贫道近日来,掐算天机,推演气数,总感觉自己气数低迷,一时半会儿,却总找不到原因,原来是今日修行不缀,道行大进,求取过度,反而遭了劫数。
没想到这区区八百里的点翠山,不仅有著黄风大王这所谓的大妖王,还有著另外两只妖物,看样子,好地方也不止贫道能看到。”
按照求寿壶金书正法,以及掐天时论吉凶法上面的理论来说,修行炼法之时,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步步有灾,寸寸有坎儿。
尤其是修行之初道行不深,却修行速度极快之时,自身无有护道之力,却容易有灾劫诞生。
若是他一直修持求寿壶金书正法,每日掐算天时,一点一点的吞吐天地灵气,说不定也並不一定会遭了此等灾祸,说不定也招惹不得诸多妖魔。
但如今他得了玄都道经,有了八景宫真传,自然是选择大道前行,区区人劫罢了,那妖物既是他的人劫,他自然也是诸多妖物的人劫。
天道至公,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芻狗,对於这天地来说,他们都是些吞吐天地之精的祸害,谁死了都没有什么坏处,就看谁手段厉害。
“既然贫道已经被妖物盯上,那双方就只能存在一个,吞吃活人的妖物,自然不能让他们存於世上,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既然这八百里点翠山,除了黄风大王这大妖怪之外,还有另外两只妖物,那就先逐步分化,分而破之,解决了另外两个,再去灭了黄风大王。”
宋风心中一定,两道深沉的法力,如铅汞般在灵台之中缓缓沉降,隨他念头坚定,隱约间竟多了几分的杀气。
一路抄小道没有闹出什么动静,宋风趁著夜色回到了那山洞之中,向著四面八方看去,自己在洞府前撒上的薄薄白灰,没有任何东西踩上。
来到洞府前,在洞府关键之处用几根头髮拼接了的髮丝,也没有断裂的痕跡。
“看样子贫道有些太过谨慎了,黄风大王他们这些妖物为主,纵使知道贫道在前山开门立户,在探明贫道的手段之前,自是不敢隨意入洞。”心中如此想著,宋风一路入了山洞,隨后小心的將几个临行前,安置好的机关拆下。
盘坐在石床之上,宋风先是按照每日需要修行的时间,不断的吞吐修行,存神观想,完成了课业之后,又给祖师爷上了三柱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