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万法归藏阁
当陆远与木丹仙回到空玄学府时,木丹仙的名字也隨著炼丹师协会的推波助澜,开始在仙庭广泛流传开来。
尤其是在看到木丹仙以一手惊人的火神兵,引动九霄丹劫炼製圣品灵丹的录像后,整个仙网都为之震动。
所有人都在此刻意识到,这位常年静立陆远身侧的清冷女子,竟也是一位不世出的丹道奇才。
而这,也在仙网上掀起了阵阵的討论。
“早说了,能跟陆圣走在一起的,又怎么可能普通,之前在网上反驳我的人呢?出来!”
这条评论瞬间被顶到了仙网热榜第一,后面跟著无数“+1”、“道友慧眼”、“是我肤浅了”的附和。
“嘶——九焱天罡盾硬抗丹劫,异火天裁剑斩雷龙——这控火之术,这战力,哪里仅仅是丹圣?这分明是火中帝姬啊!“
“木仙子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仙庭!十年磨一剑,今日剑光耀九霄!“
“噫~楼上別玩尬的好吗?”
“天玄灵丹,贯通三境!此功绩,足以让木仙子在仙庭功德碑上留名万载!
'
“空玄学府这一届新生有福了!前有陆圣,如今又添一位新晋丹圣木仙子!
简直是气运滔天!”
“木仙子与陆圣——这才是真正的神仙眷侣,大道同行!之前那些酸溜溜的言论可以停了!”
仙网之上,讚誉、惊嘆,敬佩之情瀰漫於每一条评论之中。
曾经围绕在木丹仙名字周围那些“配不上”、“附属”的微弱杂音,被这煌煌如烈日般的功绩与实力彻底蒸发、涤盪一空。
她的名字,不再仅仅是“陆远道侣”的附属,而是独立地、耀眼地鐫刻在了仙庭丹道乃至整个修行界的史册上,与“丹圣”、“天玄灵丹开创者”等辉煌头衔紧紧相连。
空玄学府,幽静院落。
星光如碎钻垂落,映照著院中摇曳的灵竹与青石板。
喧囂与讚誉被无形结界隔绝在外,唯余夜风微凉,草木清香。
陆远与木丹仙並肩坐在软榻上,中间的棋盘早已收起,取而代之的是一方温润的玉案,上面静静摆放著那枚刚刚被炼丹师协会郑重封存、只待程序走完便会震动仙庭的圣品天玄灵丹,同时也是木仙丹证道的结晶。
“恭喜,终於得偿所愿。”陆远的声音轻拂过院落的寧静。
“嗯。”木丹仙低应一声,將头轻轻倚在陆远肩上。
证道时那惊心动魄的紧张与倾尽全力的专注已然卸下,此刻心中只剩下满心的寧静与依靠。
“现在,终於可以——名正言顺地,与你並肩了。”她低声说道,带著一丝释然和淡淡的羞涩。
陆远手臂微拢,轻揽住她的肩,让她更贴近自己。
(请记住 看书就来 101 看书网,101????????????.??????超方便 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两人相依偎著,凝望头顶那片经学府大阵过滤后、格外澄澈的星空。
繁星点点,仿佛无声见证著这对道侣的默契与缝綣深情。
院中灵竹沙沙作响,远处的丹炉偶尔传来低沉的嗡鸣,一切都显得如此和谐而圆满。
数十年的相伴,从初见时的青涩,再到共同的研究,彼此的扶持,最终都化作了今日的相互依靠。
大道同行,莫过於此。
翌日,有关天玄灵丹还有一些事情需要木丹仙去处理。
而陆远也打算去一趟仙道院,看看金仙之后的完整境界究竟是怎样的。
看著木丹仙离去的背影,陆远的身影也消失在了原地。
作为仙庭的智慧中枢,仙道院肩负著法术研究、功法推演等重任,同时还要统筹管理仙庭的各大院校,堪称仙庭的“大脑”。
仙道院的总部虽雄踞於九霄界內,但其真正的命脉与核心,却深藏於虚空秘境之中。
这片虚空,名为“知见海”。
当陆远的身影悄然浮现於知见海的边缘时,映入眼帘的並非是死寂黑暗,而是一片永恆流动著的奇景。
那是一片浩瀚无垠的“海洋”,其“海水”並非凡物,而是由无穷无尽的智慧灵光、交织缠绕的天地法则、以及玄之又玄的大道真韵匯聚、凝结、流淌而成。
整片海洋呈现出一种近乎液態的星河形態,瑰丽得令人窒息。
亿万点微光在其中闪烁、明灭、流转,细看之下,每一缕光芒都是一个微小的符文、一道模糊的道痕虚影、或是一点跳跃的法则灵性。
它们如同拥有生命般,在知识的潮汐中沉浮、碰撞、交融、衍化,生生不息,构成了一片活著的、呼吸著的、脉动著的智慧星云。
在知见海的核心,矗立著一座难以形容其宏伟的建筑群。
而这,正是仙道院用来储存足以影响仙庭根基的核心知识所在。
其名为万法归藏阁。
万法归藏阁並非由砖石土木堆砌,更像是直接从法则与知识的海洋中生长而出。
主体结构由无数层叠、流转的玉色光带构成,这些光带本身便是凝固的法则链条与道痕,其上鐫刻著难以计数的玄奥符文,隨著知识的流动而明灭不定。
高耸的塔楼如同探入星穹的巨笔,塔尖縈绕著不断演化的微型星图与卦象。
庞大的拱形迴廊如同连接不同时空维度的桥樑,其下流淌著实质化的道韵长河。
整座万法归藏阁散发著一种浩瀚如宇、古老如宙的气息。
它並非冰冷的死物,而是仙庭亿万年智慧与无上传承的具象化、活体化的体现。
任何生灵,无论修为高低,只要身处其威仪笼罩之下,灵魂深处都会不由自主地升起一种源自本源的敬畏与渺小感,仿佛螻蚁仰望星河。
陆远的脚步刚刚触及知见海那由灵光凝聚的“岸边”,一道温和却不容置疑的意念,便如同无形的涟漪般精准地锁定了他。
紧接著,前方那片浩瀚流动的知识星云,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般,无声地荡漾开来。
星云的光流向两侧自然分开,从中缓步走出一位老者。
老者身形清癯,仿佛一株饱经风霜的古松,穿著一件最为朴素不过的灰布长袍,长袍之上没有任何纹饰点缀。
他的面容平凡无奇,岁月刻下的沟壑里沉淀著时光的重量,唯有一双眼睛,
深邃得如同蕴藏著万古星河与无尽文明兴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