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王朝1627 > 第143章 我们之中有坏人!

“啧……”

朱由检一声轻啧,清晰地传遍了宫殿。

他摆摆手:“放下吧。”

待众人放下手,他才又缓缓开口,语气却带上了一抹嘲讽。

“这就奇怪了。”

“你们可知,最初翰林院递上的公文,有关吏治的,可不是一半,而是接近八成。”

“是朕觉得事项太过集中,这才刻意打回,让他们重写的。”

“然而诸位……大明股肱之臣”

他顿了一顿,嘴角那抹嘲讽的笑意愈发明显。

“为何手中的红豆,却投出了吏治最末的结果呢?”

“为何现场举手,又全都赞同吏治为先呢?”

“哪位爱卿,能为朕解此疑问?”

他的手指举起,在空中点过。

他指向方向的大臣,无不头皮发麻,垂下眼帘,唯恐被点中回答这个诛心的问题。

就在这紧张的气氛到达顶点之时,朱由检却又把手放下了。

他脸上的嘲讽化为一丝了然的微笑。

“行了,朕其实知道为什么。”

“诸位爱卿,想必也知道为什么。”

“所有人都知道吏治是第一位的。”

“但要动吏治,就会有人被牵连,或者有门生故旧被牵连。

“与此相比,动财税、动军政,总归好接受一些,对吗?”

大殿之中,落针可闻。

朱由检的声音再次响起,轻飘飘的,却让所有人浑身一颤。

“我们之中,有坏人啊。”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所有人脸上都露出愤慨之色,纷纷四下张望,用审视、怀疑的目光打量着身边的同僚,仿佛要将那个“坏人”揪出来。

“陛下!”

几乎是同一时间,张惟贤和李国普站了起来,脸上满是忧色。

朱由检却哈哈一笑:“两位爱卿请坐,不必担心。”

两人对视一眼,还是不愿坐下。李国普拱手道:“陛下,人心难测,然……”

“不用说了。”朱由检摆手打断他,“朕知道你们要说什么。担心朕对人心失望?”

“朕,又何尝失望!”

他的声音陡然略微拔高:

“殿中一百八十二人,有足足一百零二颗红豆投向了吏治!“

“乐观一点看,有五成之人站在大明一边,悲观一点,那也还有两成的大臣心怀社稷。”

朱由检微微一笑,扫视着殿中百官。

“这,难道还不够吗?”

“天下事,有一成人心便可破局,有三成人心便可图强,如今朕有贤臣在侧,又何愁天下之事不可澄清呢?”

“至于坏人……”

朱由检冷冷一笑,语气森然。

“坏人就像阳光下的老鼠,向来是不敢露头的,只敢在阴暗的地下打洞罢了。”

他又看向李国普,微笑地点了点头。

“朕登基之时,便与群臣许诺,做下绝缨之宴。又哪里是不识人心之辈?”

“今日之事,亦在情理之中,朕并无意外,也未气馁,更不生气。”

“往后任事,奸臣贤臣,均看各人表现便是。”

“新政之下,谁站在大明这边,谁站在私利那边,天下会有公论,朕,也会一一看着你们。”

随便演完了这个前戏,朱由检轻轻一挥手。

“高伴伴,进行下一个环节罢。”

直到这时,殿中那根紧绷到极致的弦,才终于略微松了下来。

无数人齐齐在心中吐出一口浊气。

工部尚书薛凤翔坐在椅子上,腰背依旧挺得笔直。

他的三颗红豆,全投给了财税。

工部,就是个烂账窝子!

单单这皇极殿的修缮,就有多少账目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他现在还拖着一百二十万两的工匠银没着落呢。

他脸上维持着义愤填膺的表情,心中却在飞速盘算。

吏治居然只有一百零二颗?

他乃六部尚书,投票顺序只在勋贵、阁臣之后,当时吏治虽少,却也有三十多颗了。

排在他后面的那些人胆子这么大吗?最后居然投出这么悬殊的比例?

那还有谁和他一样?

最后这新政真能推下去吗?其他人会不会明里暗里一起发力?

霍维华?他修路之事交了一万两,算是交了投名状了吧?

但……不好说啊,兵部以前也是烂账大户,他躲不开的。

谁知道陛下的绝缨之宴,到底是不是真的绝缨?

那三本烧掉的册子又到底有没有底本?

谁敢赌?谁能赌!

陈九畴?

那个举人出身的傻子,天天开门待客,不知收敛,恐怕如今也是心中慌乱不堪。

要怎么做呢?

上次修路捐的钱是不是太少了,还有捐钱机会吗?

要上改革公文吗?要从哪里改起?哪里是皇帝最关心的事情?

薛凤翔脑子极速运转,分析着一切他所能想到的信息。

一个个疑问和方案从他脑子中浮现,又重新被按下水面。

他的眉头皱得极深,面上仍是一副专注神情,而魂魄却不知飞到何处去了。

风暴将至,谁知路在何方?

死路、生路、退路、或者是……通天之路?

……

高时明却不管殿中各人的心思。

他一招手,翰林院中便有三人出列,殿后又有两人走出。

他清了清嗓子,朗声道:

“翰林院编修吴孔嘉、倪元璐、齐心孝,锦衣卫百户骆养性,国子监监生张之极等五人,联袂上一公文。”

“陛下看过后,御笔亲点,誉为‘天下第一雄文’!是以今日,遍邀诸位前来,一同听讲!”

群臣大多还沉浸在方才的震撼中,心思各异,唯有翰林院那块骚动了一下。

而坐在前排的定国公徐希皋,在听到“张之极”这个名字时,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但旋即又垂下眼帘,重新陷入思索。

出列的五人站在诸位大人之前,均是微微激动。

他们对视一眼,最后由倪元璐站了出来。

这位年轻的翰林看着面前神色各异的大臣们,只觉他们的目光都牢牢投注在自己身上。

顿时只觉得口干舌燥,心脏在胸膛里疯狂跳动。

他深吸一口气,大声道:

“诸位大人!”

“今日所讲公文,标题乃是——”

话音未落,旁边的小太监们齐齐动手,将殿中各处屏风中那张“饼图”宣纸撕下,露出了下一张纸。

上面一行淋漓大字和倪元璐的声音同时出场。

“《关于大明亡国时间的若干猜测》!”

这个声音仿佛一道惊雷在殿中炸响!

徐国公猛地抬起了头。

薛凤翔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

韩爌、孙传庭、毕自严、黄立极、李国普、薛国观……

所有人的脸上,都浮现出一种混杂着荒谬、惊骇与不可置信的神情。

他们的目光重新投向这位年轻的翰林官儿。

——不是,你在说什么?!

你要不要自己听一听,你究竟在说些什么?!

桌椅挪动的声音,衣袂摩擦的声音,倒吸冷气的声音,在这一刻交织成一片诡异的交响。

但,无人敢语。

因为御座之上,那位年轻的帝王,正静静地看着他们。

准备看看这满堂公卿,这一次又将作何选择。

好戏,就要开场了!

【求双倍月票】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