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也需要调整设计,加大药室容积,至少增加一个装药包的空间,才能让这一切发挥出来。
加大了药室,炮尾变重,炮管倍径估计也要稍微延长两三倍。这事儿没小半年估计搞不定……”
古斯塔夫越说越是惋惜,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时没意识到解决之道就在眼前。
按照他的估计,仅仅是微调设计,就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如果是根据新的炮钢从头研发一门新炮,那就更慢了,一两年都有可能。
好在一旁的鲁路修始终非常清醒,他恰到好处地拍了拍古斯塔夫的肩膀,把他拉回现实:
“这有何难?我们今天来见提尔皮茨阁下,不是刚好能聊聊这事么?有更好的设计,该改就改嘛。反正巴里亚级战列舰只有前两艘下水了,后面三艘连船壳都还没造好。
已经下水的船,也还需要一年左右的施工时间,炮塔是可以后期吊装的,只要不影响电路和军舰整体的重心配重,拖半年后再吊装也来得及——半年还不够你们实验、调整、测试、生产么?”
“对啊,还是你敢想……”古斯塔夫也终于不再纠结,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大的震撼,“你……你居然有把握说服提尔皮茨阁下接受变更设计和追加预算?”
“不试试怎么知道——呐,提尔皮茨阁下不是来了,正好我们三方坐下来,好好聊一聊舰炮的事情。”
鲁路修说着,刚好看到提尔皮茨部长已经来了,他也连忙第一个起身迎了上去。
古斯塔夫也赶紧跟在鲁路修后面迎了上去,他非常好奇,鲁路修先生到底怎么搭上海军部长这条线的,甚至能让对方承他的情。
“提尔皮茨部长,很荣幸您能拨冗接见我们。”鲁路修率先开口打招呼。
提尔皮茨元帅点了点头,跟他握了下手:
“我也要感谢你才对,听巴登部长说,那天国会讨论海军追加预算,他那个支持海军的讲话发言稿,是你帮忙写的?你居然能帮巴登部长稳住伯恩斯、考茨基那些家伙。”
“那是海军的预算案本来就合情合理,该被通过。
也是巴登部长的爱国和诚意感动了那些摇摆不定的议员,我不过写了个讲话稿,有什么功劳可言。
伯恩斯和考茨基先生,我前几天倒也见了,还跟他们聊了很多,他们都很支持我对战争的看法。”
鲁路修微笑谦虚道,丝毫不居功,但话语里也隐藏锋芒:咱也已经是在议会里颇有几个议员赏识的军界新星了。
而旁边的古斯塔夫,直到这一刻,才算是彻底听明白其中恩怨:
怪不得提尔皮茨元帅明明都没见过这小子,却会对他如此和颜悦色。
原来鲁路修还在帮海军部筹款的问题上,出过一点点力,至少是稍微争取了几个议员投赞成票。
当然了,说句良心话,当时提尔皮茨元帅提出的预算案,最终也并不是刚刚卡线过关的,还有一些票数裕量。
换言之,就算伯恩斯、考茨基那一小撮人那次投反对票,也阻碍不了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进。
但在有议会的国家,部长们对于能影响议员的掮客,总的来说还是很客气的。
就算这次不差这几票,谁知道下次如何呢?要是得罪了人,下次从帮忙变添堵,那就欲哭无泪了。
鲁路修谦虚完之后,也立刻话锋一转,趁热打铁:
“部长阁下,今天难得您和克虏伯的古斯塔夫先生都在,我们刚才又刚好聊到一项最近的冶金技术进步,可以用在炮钢上。
不知您有没有兴趣听一下,说不定可以改良帝国目前还在建的战舰的火炮战力。”
谈这种事情,就要直接和大老板谈。
提尔皮茨作为海军部长,以及多年来帝国海军建设的实际掌舵人,他对于舰炮战力的提升,是最为热心的,立刻就被吸引住了。
“你先详细说说……”
鲁路修就从战列舰新主炮这个点切入,把刚才跟古斯塔夫说过的观点又阐述了一遍。
提尔皮茨听得很认真,最后果断拍板:“如果性能确实有提升,到时候能通过测试,这个周期可以接受,加预算也能考虑。
但是,你们克虏伯必须确保巴里亚级战列舰的前两艘如期完工!
依我之见,你们至少造16根额外的炮管备用,这样哪怕新炮管最终没成功,军舰也能按时服役。”
——
ps:今天会有两更,不过第二更至少要下午下课后了。而且今天两更都只能有三千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