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 第105章 布国搅屎棍的大手笔

布国想要拉拢希腊,最好还是直接找国王。

结果,亚瑟.贝尔福也毫不意外地被拒绝了。

康斯坦丁国王压根儿不见他,借口是身体不适,还算给布国人留了点面子。

贝尔福想尽办法也难以改变这一点,最后只能退求其次,跟选上来的希国首相、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私下秘密会晤了一下。

韦尼泽洛斯倒是很给贝尔福面子,他很殷切地接待了对方,双方还密谈了很久。

最后韦尼泽洛斯向贝尔福私下里承诺,如果国王不肯加入布国阵营,必要的情况下,他愿意以首相和人民的名义,邀请布军进入希腊,帮人民推翻暴君。

贝尔福得了如此承诺,自然是大喜。作为交换,他也许给韦尼泽洛斯马其顿的土地,外加色雷斯地区。

他甚至还许诺,如果将来能以希腊军队为主力,收复君士坦丁堡,那就把君士坦丁堡也割让为希腊的国土!

韦尼泽洛斯简直想都不敢想这么好的条件。

君士坦丁堡!这要是拿回来了,希腊可就恢复到当年拜占庭时代的荣光了!这历史倒车可开得有够远了。

能够建立如此功勋,他将来就是希腊史书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头号伟大人物,区区弑君都不算个事儿了。

……

在希腊稍微盘桓数日,拉拢到一个愿意弑君的首相后。贝尔福的最后一站,在四月初如期抵达了布加勒斯特。

在罗马尼亚,贝尔福面对的情况,显然比希腊更好一些。

罗马尼亚的前任国王,是非常亲德玛尼亚的。但前任国王死时没留下儿子。

当今国王是前任国王的二侄儿,他当年就是靠自己的亲爹和亲大哥(先王的二弟和大侄儿)不愿意放弃亲德玛尼亚立场,被下面那些亲露沙的人反对,才轮到他这个第三顺位继承人当国王。

所以现任罗马尼亚国王是跟亲露沙立场绑定的,没得选择,这是他上位的根基。

露沙和布列颠尼亚在同一阵营内,现在继续和布国合作,也就顺理成章了。

一番谈判后,贝尔福最终也正式签订了一个密约:

“允许罗马尼亚在意呆利对奥利奥宣战、并取得进展后,再对奥利奥宣战,最晚也必须在意呆利对奥利奥取得优势后宣战。

同时,允许罗马尼亚始终不对奥斯曼宣战,避免两线作战。

最后,布国正式承诺战后将匈牙利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以及保加利亚的除希属色雷斯部分以外的国土,全部割让给罗马尼亚。”

也就是说,按照这个条约,如果协约一方赢了,保加利亚是彻底亡国不复存在的,其全部国土都由南边的希腊和北边的罗马尼亚彻底瓜分干净,一寸不留。

不过,如果仅仅是这样的条件,罗马尼亚也未必敢铤而走险。

所以,布国还承诺给了罗马尼亚一批武器装备和军备物资。

由于海峡被奥斯曼封锁,没法走海路运输。所以这批物资和军火也是通过希腊经塞维亚陆路转运到罗马尼亚的。

沿途的运输损耗和成本会非常大。

罗马尼亚方面开出的条件,是至少需要10个师的现代装备,才能参战。

贝尔福只好捏着鼻子,承诺给20万支李恩菲尔德步枪、1200挺维克斯重机枪、2亿发子弹,120门18磅炮、6万发3吋炮弹,40门60磅炮、2万发5吋炮弹,外加600辆卡车,换取罗马尼亚人最终参战。

这个数字,步枪给得比10个师还多一些,但大炮赔得比较缩水,只有布军自己三分之一的规模,另外还给了些卡车和其他物资。

而要运输这些物资,就得先在希腊的萨洛尼卡港卸货,再偷偷摸摸走萨洛尼卡到贝尔格莱德的铁路转运,最后翻越边境山区前往布加勒斯特。

贝尔福没能说服希腊国王公开倒戈助布,他就只能利用希腊的亲布首相韦尼泽洛斯私下里帮忙、瞒天过海偷运。

韦尼泽洛斯也不可能给贝尔福打白工,那么大批物资过境,他承担了风险,也要问贝尔福要5个师的装备,以帮他们组建亲首相的私兵,以便真被国王发现、撕破脸的时候,首相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和国王抗衡。

(注:希腊的宪制规定,国王才是军队统帅,军队也是忠于国王的。历史上韦尼泽洛斯后来造反,靠的就是自己另筹新军,用布国给的武器。)

布国为了这笔大买卖,足足送出去15个最低配陆军师的装备。

这些物资里,有5个师的装备,布国原本是打算用来发动南亚的阿三兵组建新军用的。被希腊人截胡后,就导致殖民地军队动员减慢了5个师。

还有10个师的装备,得加班加点额外生产,占用的资源至少导致海军少造50艘驱逐舰,或是数百艘运输船。对于皇家海军对抗德玛尼亚方面的潜艇战,必然会造成恶劣后果。

但布列颠尼亚人没有别的选择,他们只能指望拼命多拉拢几个盟友来换取东线战场优势。

——

ps:明天就回到主角视角破局了。

这一章有点流水账,介绍各方条件开价,这也是没办法,因为一战历史背景知道的人太少了。

布国方面做了哪些搅屎操作,必须提一句,否则剧情就显得没头没尾。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