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 第106章 东线战策

因为只要要塞不丢,露沙军就不会飘,就不会轻易让集团军规模的大部队直接翻山南下。

只要露军主力不翻山南下,就不会在山北留出巨大的破绽、让同样从山北东侧克拉科夫方向来的德玛尼亚军队切断后路全歼。

为了诱敌翻山,诱敌冒进进入包围圈,敌人后路上的这个钉子,似乎只能牺牲掉。

而且,过去的半年里,奥国自己的军队,并不是没有尝试过营救普热梅希尔要塞,奥国总司令已经组织过至少5次救援了。但因为当时的局面是奥攻露守,露军可以依托已经很完备的围城工事、逼着奥军来进攻他们的防线,然后用大量重炮杀伤了海量的奥军。

谁都知道,一战的时候,谁进攻谁吃亏嘛,露军围而不攻、围点打援,奥军去救援,救援部队战术层面肯定是非常吃亏的。

半年的拉锯战中,奥军伤亡了40多万,露沙军也伤亡了近20万。要塞里的13万奥军还是没救出来,奥军为了救这13万人搭进去的人,都超过13万的3倍了。

综合考虑了那么多信息,鲁路修最后的战略建议,也就显而易见了:

“元帅阁下,我认为,以喀尔巴阡山脉的地形,翻山进攻的一方太吃亏了,过去的整个冬天和早春,奥军之所以损失了40万之多,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想要翻到山北去救援要塞里的13万人。

在奥军不得不翻山的情况下,露军就可以以逸待劳了,他们可以好整以暇摆开重炮,守住围城营垒,而翻山的奥军连重炮都很难及时拉到前线,这才被露军打出了2倍以上的交换比。

要想扭转整个战役,我们就不能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普热梅希尔要塞,大踏步全面后撤到喀尔巴阡山以南,让露沙军翻越山岭南下,然后我们在山南阻击他们,让敌人打这种必须翻山的苦战。

而且只要敌人南下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留在山北侧翼克拉科夫方向的友军,就有可能发动坚决的突破奇袭,到时候再反夺要塞,那么已经翻过山的敌军就会变成瓮中之鳖。”

元帅公爵摸着胡子反复思索了很久,还是有些不忍:“你说的这些道理,我也都懂,但真要这样决策,可不容易下这个狠心。你说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这是对的。但我们现在要放弃的话,可不仅仅是城和地,还有城里的13万精锐!

奥国可没多少精兵,这13万人能在重围中死战半年不屈,那都是奥国少有的士气高涨部队了。听说主要都是我们德玛尼亚族士兵,还有一些是马扎尔族(匈牙利人)和波西米亚族(捷克人)士兵,总之就是奥国凝聚力最高的三大主体民族的士兵。

相比之下,之前派去救援而损失掉的部队,很多倒是战斗力低下,都是外围不怎么团结的民族的士兵,这才一触即溃。要让奥国放弃13万人的本族核心精锐,不容易呐。”

奥国的人口和军队规模还是很庞大的,但战力低下,主要是内部的民族问题太复杂了。绝大多数族裔的人口,对于帝国毫无忠诚度可言。甚至会出现“德玛尼亚族军官带着其他族的士兵打仗时,被士兵们背后放黑枪杀掉军官再投敌”的情况。

所以对奥国而言,13万德玛尼亚族+马扎尔族+波西米亚族士兵,还真就比40万杂牌族士兵更值钱。

面对公爵的顾虑,鲁路修也不得不想一些补救之法。

他思前想后,最后用探讨的语气向公爵献策:

“如果只是担心这13万人的损失,我们可以想办法筹划一下:等露沙军得手后、骄傲自满、从杜克拉山口南下时,我们能不能尽快从克拉科夫方向,快速突击,重新断敌后路?

露沙军在这一带已经鏖战半年,后勤压力很大,就算打下了要塞,第一时间也没那么多运力立刻把那么多战俘运回后方。

而且,他们肯定需要大量的苦力整治从要塞到杜克拉山口的道路情况,很多险峻的路段甚至不能靠骡马拉车翻山,也会用到人力摆渡。

因此,在要塞刚陷落的时候,我认为不用太担心'战俘被运回露沙后方'的问题,他们多半会被留在战区干一段时间的苦力。

尤其听奥国的人说,要塞里面并不缺粮食,就算陷落了,露军也不会因为缺粮而撤走俘虏减少耗粮的。

所以只要我们反攻得快,是有可能把这13万俘虏救回来的!”

真理越辩越明,在反复头脑风暴、被元帅“拷问”后,鲁路修已经大致整理出了一个比历史同期更好的方案。

地球历史上,这场战役最终也是“先败后胜”了,只是反攻来得太慢了,3月22日要塞沦陷,5月3日马肯森才反攻取得突破。

中间给露沙军留了42天的时间差,也就是整整6周,那13万俘虏也就大半被运回了露沙后方战俘营,干了3年的苦力。

这13万人里,大约有三分之一是波西米亚人,后来就成了著名的“捷克军团”,就是露沙帝国从波西米亚战俘里改造来的。

但如今这个位面,鲁路修完全可以加速这个进程!他们可不是“听说奥国崩了,才匆匆从本土赶来增员奥国”的,他们是早就做好了准备,哪里还需要42天才反攻?

要是在要塞失守后14天就反攻呢?那13万人肯定还没被运走。

再快的话也不太好,要是7天就反攻,说不定露沙军还没来得及飘呢。要是露第3集团军还没南下翻山,反攻的阻力将大大增加,而且就算反攻成功,也包不到饺子,战果也会小的多。

必须等露第3集团军南下,反攻才能开始。

这就需要好好做到保密静默——历史上,马肯森带着德第11集团军抵达克拉科夫的过程,就做得非常隐秘,直到出击前,露沙人都不知道马肯森来了,这才敢让露3集翻山南下。

否则但凡流露出半点蛛丝马迹,露军司令知道自己隔壁来了个猛人就等着踹门呢,那就是借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翻山的。

……

“所以,我的意见就是这样,我们不能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要塞该放弃还是要放弃。

我们能做的,只是提前阴蓄实力,准备反攻,缩短从丢要塞到反攻之间的时间差,把绝对损失压到尽量小。

同时,反攻准备的成功关键,就是要隐秘,不能让敌人提前知道我军的调度方向。

为了保密,我们甚至能连奥国盟友也一起骗!我们不用告诉他们我们是'见死不救',我们就和他们说:我军想救但做不到,部队疲惫,缺少装备弹药。

只有连自己人一起骗,才能骗过敌人。我们甚至能在将来正式反攻之前,让西线的友军再发起一些新攻势,并在进攻时打出我们第6集团军的旗号,麻痹敌人,让他们以为我们还在西线,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鲁普雷希特公爵越听眼珠子瞪得越大,虽然很想反驳,但终究还是忍住了。

回来了,一切都回来了……休整了两个月,公爵原本还以为鲁路修操心军备、赚钱的事情操心多了,已经变得务实。

没想到,他才刚把心思重新投注回战场,那种阴险到让敌人胆寒的谋略感,就又回来了。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