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 第110章 西线烟雾弹:轻取加莱,示敌以虚

第110章 西线烟雾弹:轻取加莱,示敌以虚

开两朵,各表一枝。

库斯马内克中将进行投降前最后准备的同一时间,4月下旬的西线战场上。

符滕堡大公统帅的德玛尼亚第4集团军,也发动了一场新的攻势。

伊普尔-敦刻尔克地区的上一场战役,是2月21日结束的,所以算下来,西线最北段靠近北海的方向,战事已经缓和了快两个月了。

德法两军都在后方舔舐伤口,休整部队。法兰克人在敦刻尔克地区失守后,也在不断加强防线,调整部署。

但法兰克人的防御,也是有轻重缓急之分的,过去的两个月里,他们的主要防御加强重点,还是在里尔、阿尔芒蒂耶尔等地的正面,尤其是阿拉斯方向。

至于敦刻尔克的正西边,敦刻尔克与加莱之间的沿海地区,并不是法兰克人的防御重点。因为那地方毕竟太靠近多佛,太靠近海峡了。

之前敦刻尔克之战,虽然被德玛尼亚人空降夺取了岸防要塞,导致港内助战的布国舰队也遭到灭顶之灾,还连累了赶来增援的布国海军——但这个教训,如今法兰克人已经充分吸取。

如今他们在加莱港,以及其他一切沿海港口城市,只要是带有岸防要塞的,无论规模大小,都会注意防空,临时布设了很多大发射仰角的重机枪阵地。

而且,岸防要塞不再是完全封闭式的、不再是只想着对海防御,要塞顶部也开挖了堑壕网,确保即使有敌人的伞兵落下来、没能在空中就击杀掉,也会让对方在要塞表层的地面交叉火力中灭亡。

再指望空降兵夺取岸防要塞的情况,在法兰克乃至布列颠尼亚战场上已经不可能再出现了!西线各国都已经吸取了教训!

所以,在这些漏洞堵上之后,法兰克人便觉得,他们又能信赖布国皇家海军在海峡地区的绝对统治力。

既然加莱附近不用太担心,法兰克自然要把陆军防御资源往其他更捉襟见肘的地方倾斜,加莱及其附近的海滨小镇如昂布莱斯特和班克坦,也就没怎么被加强。

最多只是组织原本驻守在此的士兵稍微挖一挖壕沟,做一些土工作业,但完全没有往这里调拨钢筋混凝土等建材,也没有建设新的碉堡和炮台。

而德玛尼亚第4集团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靠着战前充分的静默、严密的准备,集中兵力发起了又一轮穿插攻势。

第4集团军的作战计划很简单,就是直接集中兵力,从阿尔内克和斯滕福德、卡塞勒这几座小城镇,往正西方穿凿,直插加莱南方的滨海小镇勒图凯。

勒图凯大约在阿尔内克以西50公里,在加莱以南30公里。加莱和勒图凯之间,有一片滨海高地,名叫“奥帕勒海角”——也正因为有这一片凸起的山峰,所以加莱附近才会成为整个布吉利海峡的最窄处,海面都被两岸的山地给夹窄了。

加莱的西南边,和对岸多佛港的西南边,都有大片的“白崖”地形。这些白崖断层带地貌自然是军事进攻应该避开的,符滕堡大公的进攻方向,也就绕向了这片高地的南侧,要把整个高地区给包饺子包掉。

德玛尼亚人的进攻还算突然,而且非常孤注一掷、集中压力于一个点。

符腾堡大公投入了3个突击营,形成连绵不绝的波状突破,后续则跟进数个巴登、符滕堡和黑森来的精锐主力师。而且最初20公里的进攻,都可以得到己方大量重炮的密集火力支援。

尤其斯滕福德站附近,好歹算是一个铁路枢纽,德玛尼亚人在进攻前集中了二十几台列车炮,进行猛烈轰击。

强大的火力准备,让法兰克人在接触线正面最初的两个城镇里,根本就站不住脚。

阿兹布鲁克、德莱特等城镇在数日内便告失守。

其中德玛尼亚人为了速战速决,几乎用280以上重炮把德莱特镇上的主要大型坚固建筑,都用列车炮直接炸平。法军伤亡数千人后,就出现了心态崩溃,部队大踏步后撤收缩。

符腾堡大公靠着突击营的轮番进攻,和主力师的激进填线,在4月25日拿下福康贝格,随后一口气又在旷野地带快速推进了10几公里,直到快靠近海岸线的时候,才再次遇上相对坚决的抵抗。

但即便如此,符腾堡大公也还能以每天2~3公里的速度深入敌军防线,最终在4月30日在勒图凯掐断了海岸线。

理论上,打下勒图凯也没什么,因为勒图凯只是一个小镇,从加莱到布洛涅一线还有不少相对坚固的滨海据点可以继续守。

但这一次,法兰克军队似乎已经成了惊弓之鸟。

大家都觉得:事不过三,德玛尼亚人靠着这种“奔向大海”的战法切断滨海敌军陆上退路、然后再配合海军封堵海上退路的打法,已经重复了太多遍了。

去年11月初,比利金陆军就是在尼奥波特-奥斯坦德地区的这一招掐海岸线打法下,全军覆没的。

今年2月,布列颠尼亚远征军就是在敦刻尔克-伊普尔地区被这一招掐海岸线打法下,全军覆没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