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贫道要考大学 > 第233章 这声音忒有力气!

“嘎嘎嘎”

鸭子群很大,估摸著得有大几百只,一个个白白胖胖的,走著走著还时不时停下来,歪著脑袋瓜看一旁给它们让路的车辆和行人。

陈拾安剎住车,单脚撑地,和一旁的小车、电动车、摩托车一起,等著这群路霸”慢悠悠地过去。

小车主们没有按喇叭,陈拾安也没有催促,李婉音还笑著拿出手机来,给鸭鸭们拍照。

“这些鸭子好肥————”

“喵。”

“看著肯定很好吃!”

“喵!”

“嘎嘎嘎?”

可惜这会儿姐弟俩要去城北古镇玩儿,不然陈拾安也想著跟主人买两只鸭子带回去尝尝了。

赶鸭子的老伯见交通堵塞,当下也是加快了速度,手里的竹竿末端繫著彩带,急促地敲著地面,噠噠噠地驱赶。

排最后的几只磨蹭鸭,赶紧张开翅膀连跑带飞地衝过去,赶鸭老伯憨厚地朝这边的车主们笑了笑,算是打过招呼。

鸭霸们终於是过完路了,一旁停下的小车、摩托车缓缓起步,陈拾安也踩下脚踏板,载著身后的姐姐和肩上的猫儿继续向前骑行。

云棲市的城北,是城市与乡野温柔过渡的褶皱。

这片被当地人称作城边儿。

北倚低缓的玄岳山余脉,山脚下的溪流顺著地势蜿蜒,在平原上织成细密的水网,最终匯入穿境而过的青通河。

这是一条从西南山区发源的河流,到了城北便放缓了脚步,像条碧绿的绸带缠绕著万亩农田。

这里的村落多沿水而建,隨著时代发展,土房子已经全部换成漂亮的自建房了,多是两层三层的小楼,家家户户有个小院子,不少人家还种了柿子树,陈拾安和李婉音骑车穿行过村庄里时,便时常能看到许多熟透的柿子掛在枝头,像极了小灯笼。

即便已经是熟透的柿子,也很少有人全部摘完的。

这算是一种习俗,留在树上的柿子不仅装饰著秋冬的风景、也给在这里过冬的鸟儿留下食物,这叫柿柿如意。

“这个是什么村,好多柿子呀————”

“我看看啊————苏阳村。”

正巧遇到一户老奶奶正在院子里晒柿饼,陈拾安胆子大,直接骑著车就在人家院子门前停下,跟里头的老奶奶招呼一声。

“阿婆—

老奶奶耳朵聋,平日里別人喊半天都听不见,却没想到这小伙子一喊她就听见了。

这声音忒有力气!

她诧异地抬起头来,眯了眯眼看向院子门外坐在自行车上的小伙子和大姑娘,一时还有些疑惑。

“小伙子你找谁喔————你是阿宏的同学吗?”

“不是,阿婆,我看你家的柿饼不错,想过来跟你买一些尝尝呢。”

“噢!柿饼啊,我们家不卖这个,都是自己做了吃————隔壁阿文他们那边有卖啊,小伙子你不是我们村的吧?”

“对,我就在这边逛逛的,咱村里好多种柿子树哩?”

“是啊是啊,我们村最多种柿子的了,你要不嫌弃的话,阿婆送你一些尝尝,买就算了,家里人都吃腻了,现在都不爱吃————”

“阿婆你自己在家啊?”

“对啊,都出门打工去了————”

老奶奶难得有年轻人陪著嘮嗑,毕竟她年纪大、耳朵聋,年轻人跟她讲话基本没那个耐心。

虽然不认识陈拾安,但对这小伙儿印象十分不错,关键这小伙儿说话声音有力气”,她耳朵那么聋,好久没听过那么清晰的说话了。

老奶奶当下也是大方地拿出来一个袋子,往里头装了好些个柿饼。

“够了阿婆、我就尝尝,不用那么多————”

“拿去吃、拿去吃,年年柿树结了果大把,掉了又可惜,就做成柿饼,家里人也不爱吃,放久了坏————”

“那谢谢阿婆。这么多————”

“小伙子你们上这边干嘛来哟,我们村哪有什么好玩的?”

“说去附近的古镇看看呢。”

“噢,鹊头镇啊————”

陈拾安也没拿了东西就溜,在院子门口陪这孤单的老阿婆嘮了会儿嗑。

通过聊天才知道,苏阳村是远近闻名的柿子村,家家户户种柿子,更有世代相传的柿饼製作工艺。

而老奶奶口中的鹊头镇”,便是陈拾安和李婉音此行要去的城北古镇,相传始建於北宋年间,因为背靠的小山形似鹊头而得名。

“我们这边啊都是逢双赶集”,尤其是每月初二、十六,镇上可热闹哩,以前还挑的动担时,我还担著自家种的青菜、醃菜膏、竹编筛子、自己纳的布鞋去卖————现在老了就不行咯,你们要是早上来更热闹。”

“是嘛,阿婆身子骨看著还不错呢。”

陈拾安笑笑。

陈拾安去一个地方,跟別人就只是玩和看的打卡式游玩不同,他更钟爱这样子跟当地人交流一下,了解一下此地的风土人情。

坐在车后座的李婉音也不催促,陈拾安跟这老奶奶嘮嗑,她也听著津津有味儿,像是直到现在,才算是真正走进到这个地方似的。

不得不说,这臭弟弟的胆子好大呀。

换做是她,可不敢这样隨便就跟不认识的人嘮上了。

李婉音丝毫不怀疑,要是时间充足的话,这臭弟弟指不定还敢去別人家里蹭个饭,尝尝当地的美食呢。

“阿婆!谢你的柿饼了,那我们先走了。”

“阿婆,谢谢你的柿饼~”身后的李婉音帮忙提著那袋子柿饼,也笑著跟老奶奶道谢。

老奶奶:“啊?”

得,换了个人说话,她没听清。

陈拾安笑著帮李婉音也道了声谢。

老奶奶这才听清了,笑著好奇道:“你俩是姐弟吗?”

“对啊。”

“好好好、姐弟俩长得可都真俊哩。”

“谢谢阿婆!!”

李婉音这次超大声地说了出来。

也不知老奶奶听没听清,反正她只是淳朴地笑,李婉音也跟著笑。

两人一猫继续骑行。

过了苏阳村,城北古镇也就近了。

十多分钟后,姐弟俩便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