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武侠修真 > 西游:长生从拜师镇元子开始 > 第174章 佛法难闻,人形难修(4.8k)

第174章 佛法难闻,人形难修(4.8k)

话表八戒与木叉潜至通天河底,八戒上前叫骂,欲逼那金鱼怪现身。岂知这怪比勾践尤能忍,任你毒舌利口,百般列语,只做耳旁风,我自然不动。真箇是王八见了也羞惭,野狗闻之亦垂泪,狡狐相较自愧弗如。

八戒骂得唇焦舌燥,心火愈旺,按捺不住,便將那妖精的底细当眾抖露。

这一,那怪唤得三魂飘荡,七魄不寧,越发不敢出头,暗付道:“我说他怎知我是半路成精的?原来早窥破我的根脚!”急与婆商议后,竟欲携唐僧远遁逃命。

见八戒叫骂无果,反泄露机密,木叉情知藏身无益,只得现出身来,埋怨道:“悟能!前番菩萨特意吩咐,教吾小心行事,莫要惊动妖怪,你怎反將吾机密泄与那孽畜?”

八戒亦抱怨道:“你说得轻巧!没见老猪在此骂得辛苦?你倒躲的清閒。俺本欲借菩萨名头唬他出来,乖乖送还师父,谁知这怪连菩萨都不怕,莫非是个聋的?”

木叉嘆道:“非是聋也,实是惧极。你揭他根底,他愈不敢出头矣。”

八戒道:“既如此,饶舌何益?你我且回东岸,与哥哥、贤弟从长计议罢。”

木叉頜首,二人径转东岸。

猴子与沙僧早已候得多时,见他二人上来,猴子急迎问道:“妖怪何在?可曾降服?怎不顺便救师父上来耶?”

木叉摇头,八戒长嘆一声道:“哥呵,莫再多问了,那妖怪原来不是甚么金鱼精,乃是万年缩头乌龟成精了,只会缩头,绝不出壳,似这般却也无法可治。”

沙僧惊道:“二哥何出此言?前番我也见过那怪,何曾似乌龟?”

八戒道:“他虽无龟形,却修成了乌龟缩头大法!”

沙僧愈发惊奇,木叉亦嘆一声,遂將个中原委细细道出。

猴子、沙僧闻言恍然,沙僧道:“这般却难救师父,惟有请菩萨亲临方可。”

猴子道:“也罢!常言道:响鼓不用重锤。俺老孙这便上普陀岩拜请菩萨,你等在此好生看守。”

木叉道:“吾与大圣同回。那妖既知我踪跡,定不敢见,留此亦无益。”猴子頜首,遂与木叉急纵祥光,径赴南海。

却说猴子、木叉方去,八戒便对沙僧道:“贤弟,那妖怯似乌龟,决不敢出。你我不如回陈家庄歇息片时,吃些茶饭,候菩萨亲来,再议不迟。”

沙僧道:“二哥不可大意!倘那妖趁机走脱,岂不害了师父?若果如此,罪过大矣。”

八戒哼道:“菩萨法力无边,既知他跟脚,怕他怎的?適才未叉全不济事,只老猪一人尽力叫骂,好不疲乏。俺略歇片刻,你且在岸上看守。”

沙僧道:“哥哥去请菩萨,不久即回,你莫走远。”

八戒道:“俺不去庄上,就此躺片时。”言罢,寻块平地倒头便睡。沙僧摇头无奈,只得独守河岸。

正所谓路上说话,草里有人。这岸边言语,河中却有怪听。

自被八戒点破机密,金鱼精神魂飘荡,坐立难安,亲至洞口贴耳窃听。闻八戒止骂,反愈不安,终按捺不住,於泥土石缝中钻一小孔,暗中窥探。见木叉从暗礁走出,心中骇极,更验证八戒所言非虚。待二人去远,急唤一眾小妖扒开泥石,又令虾怪潜往打探。

猴子、木叉去得迅疾,八戒惫懒,河面波涛汹涌,沙僧一时不察,二人对话尽被虾怪听去。虾怪大惊,急回水府稟报。

金鱼精闻报骇得冷汗淡,慌道:“贤妹!那猴头果去请菩萨了!如今来不及准备也,惟有逃命为上!”

婆亦恍然失色,哪里会有异议,金鱼精当即叫小的们不必再准备甚,只带上唐僧,不准露头,更不许冒出水面,悄从水道往东海方向遁去。

小妖虽渴求长生,但更怕死,纷纷回应,忙將石匣中唐僧搬出,著十个力壮小妖抬著,仓皇离府。

匣子中的唐僧闻得异变,惊慌不已,忍不住垂泪,挫得牙响,眼了一声道:

“自恨江流命有忿,生时多少水灾缠。

出娘胎腹淘波浪,拜佛西天墮渺渊,前遇黑河身有难,今逢冰解命归泉。

不知徒弟能来否,可得真经返故园?”

岸上一时平静,八百里通天河面虽波涛汹涌,水下更是群妖仓皇遁逃。

却说猴子性急,拉著木叉驾云,不消一灶香,早见珞珈山在望。按落云头,径至普陀崖上。

二十四路诸天与守山大神、善財童子齐来施礼道:“大圣怎与惠岸行者同来?”

猴子道:“详情你等自问木叉,现有急事要见菩萨。敢问菩萨归来否?”

眾神道:“菩萨前日已回,知大圣今日必来,吩咐在翠岩前暂坐片时,待菩萨自出,自有道理猴子心焦,又念那怪性急,催道:“列位与俺通报通报,但迟了,恐伤吾师之命。”

诸天道:“不敢报,菩萨吩咐,只等她自出来哩。”

猴子本就有些不岔,心道:“菩萨明明知情,却这般拖延。”性急难耐,径要往里闯。

眾神慌忙拦阻,正拉扯间,忽闻一声:“悟空,休得毛躁!”

猴子抬头一看,正是素妆菩萨手提一个紫竹篮儿从林中而出,木叉、眾神急忙行礼。

木叉更是跪地顶礼愧道:“弟子有负所託,请菩萨责罚!”

菩萨微微摇首:“经云:一切诸果,皆从因起;一切诸报,皆从业起。此乃因果已成,造化定数,非你之过。且起。

木叉这才起身。菩萨又道:“悟空,我与你救唐僧去。”復谓木叉:“事不宜迟,我与悟空先行。你且將后山林中玩耍的孩童带来,他们原是被那孽畜吃掉的童男童女,吾前番已差龙女赎其魂魄於地府。”

木叉欣然领命而去。

猴子只道是自己催得太急,菩萨不及梳妆,慌忙跪下道:“弟子不敢催促,且请菩萨著衣登座。”

菩萨道:“不消著衣,速去为要。再迟些,恐你师父性命难保。”

猴子大惊,起身不再多言,急与菩萨纵祥云而去。

与原本西游不同的是,菩萨这般素顏一来诚然是因为事態紧急;二来才是主因。乃欲昭示世人正信与邪信之別。

邪信每以邪法胁迫眾生,淫威逼供,尤重外在形貌手段;正信则起大乘信念,不以外道劣跡而失善心善行,与形貌手段无干。

猴子与菩萨顷刻至通天河界。沙僧见惊道:“师兄性急,不知在南海怎生叫,竟逼得菩萨未及梳妆便来!”急推醒八戒。言未已,已至河岸。

沙僧、八戒下拜道:“菩萨,我等擅干,有罪!有罪!”

菩萨即解下一根束袄的丝絛,將篮儿拴定,提著丝絛,半踏云彩,拋在河中,往上溜头扯著,口念颂子道:“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念了七遍,提起篮儿,但见那蓝里亮灼灼一尾金鱼。

猴子、八戒、沙僧见了俱欢喜不已,猜出这便是妖怪的本体。

菩萨道:“你等速下水救你师父去也。”

三人深深拜谢,欢跳入水,分开水道,径至水之第。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