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武侠修真 > 西游:长生从拜师镇元子开始 > 第178章 拜非一佛,求非一经 (4k)

第178章 拜非一佛,求非一经 (4k)

话说南瞻部洲东土之地,正值南北朝中后期,干戈扰攘,征伐不息,黎民涂炭。

西魏都城长安有座净觉寺,原是北魏道武帝敕建之宝剎,至西魏时,朝廷崇佛之风犹盛。此寺歷两朝皇恩,地位自是尊隆无比。

后遭北周灭佛之厄,殿宇倾颓;直至唐太宗朝时,晋王李治为报母恩,敕令重建,更名为慈恩寺。

玄奘即金蝉子的第十世正是在此寺主持寺务,领管佛经校译,此是后话,表过不提。

正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那金蝉子第九世托生为此寺僧人,平日乐善好施,素有贤名。

是年夏秋之交,长安郊野蝗灾大作,数不尽的田禾遭毁,近半佃户颗粒无收。

然净觉寺却坐拥良田百顷,平素又兼得皇家赏赐、信眾供奉,仓积粟霉烂无数。

九世金蝉子见灾民悽苦,遂向住持恳请开仓賑济,减免佃租,以彰佛法慈悲。

然被主持断然拒绝,住持摇首道:“汝怀善念固然可嘉,却不知世事如阴阳相生。若开此例,灾民必如蝗蚁蜂拥而至,纵有金山银山,亦难填欲壑。”

“你虽有善念,佛法亦精,却也不懂世道人心。”

金蝉子合掌辩道:“人非草木,岂可类同虫?贫僧愿联袂诸寺,奏请朝廷共行賑济,既解民困,又护寺產,岂非两全?”言毕又呈上连夜所擬賑灾章程。

住持却警也不警,抚其肩嘆道:“此事实难矣。汝当以校译佛经为本业,莫再妄议。

待你功成时,圣上定然龙顏大悦,必有嘉奖重赏,此方是你之本职。”

言罢,不等金蝉子再言,自个径去。

金蝉佇立良久,唱然长嘆:“校译佛经,弘扬佛法,本为教化世人,稳定人心,劝人行善,如今自家这般见死不救,漠然冷漠,有违教旨,又何以教化世人?正所谓度人需先度己。阿弥陀佛!”

嘆息良久,金蝉子又来后院找管事长老,本意欲与管辖寺庙土地的圆明长老商议,即便不能免去佃租,唯愿至少减去一半。

他方踏入院子,恰见一队灾民正苦苦哀求管事长老减免部分今年的佃租,因实在是交不上。

长老却是无动於衷,呵斥佃户道:“有佃有还,此乃天经地义之事,若今日答应了你等,彼等佃户见了亦皆求减免,然吾寺庙比丘三千,一人一嘴亦有三千张嘴吃饭,皆赖此生存,吾不曾要求你等额外布施已是开恩,怎能反教吾减免粮食耶?”

言罢,竟唤武僧驱赶百姓,那长老犹不放心,又唤来领头武僧,叫他等带人前往佃户家中催收,若他等不及时交粮,便儘早將由地收回。

金蝉子睹此情形,磋嘆不已,幡然醒悟:一寺眾人,耽於私利,贪图享乐,与世俗世家兼腐吏何异?心中何曾真存我佛!

於此,后世有诗名《弓僧》日:靡靡步康衢,碟碟问流俗。

谁將今日財,愿易来世福。

休论身善恶,佛眼重金玉。

金蝉子对此好不失望,往后又拜访长安城其他寺庙,因当朝支持,佛教地位崇高,寺庙兴盛,仅长安城的大寺大院便有四百座以上。

金蝉子却是愈发失望,那些寺庙一眾僧人与净觉寺大同小异,乃一丘之貉,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金蝉子嘆日:“以佛名行敛財之事,非我佛门弟子,实波旬门徒耳。其害之烈,尤胜蝗灾。”

平心而论,这一世的金蝉子看得透彻,果不其然,数十年后北周武帝灭佛,盖因全国寺庙四万,僧侣逾二百万,而民户不过千万。

金蝉子见此遂上书朝廷,请汰劣僧,还田於民。

这封书信在僧人眼中可谓是大逆不道,自然不曾递到皇帝手中,净觉寺主持更是认定他离经叛道,夺了他僧,將他赶出寺庙,亦不准他再留在长安。

金蝉子本不欲留,唯忧佛门积弊,世道日下,人心涣散,苦思之下,决意西行天竺求真经以正教化。

他志心坚定,再次做了苦行僧,独自一人往西而去。

这一次,出了河州,儘管山路难走,倒不曾遇到山贼,他偶遇一猎户,与他相伴而行了一段路。

听那猎户所言,此山西北有雄城,本名溶威,因昔有活菩萨现身救难,香火鼎盛,今名娑婆城,已成佛国都城。

金蝉子闻言颇有兴趣,尤其是听到有菩萨现身。

金蝉子礼问道:“敢问施主,那娑婆城曾解救眾生的菩萨是哪一位?”

猎户摇首:“老朽不知,有传言是那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你既是来自东土的长老,何不亲自前去参拜一番?”

原来那日菩萨虽二度解救了这一城百姓,与木叉腾云而去,但並未现出真身,对於活菩萨的身份有各般猜测。

金蝉子頜首,他正有此意,遂谢过猎户,逕往那娑婆城而去。

待到了娑婆城外,金蝉子抬头一看,城门端的是十分气派,但见那城门楼:高耸十丈,金钉朱户,玉砌雕栏。

檐角飞翘,如龙腾凤舞之势;城砖垒就,似虎踞龙盘之形。

城门高阔,能容八马並行。鎏金烫字,上书“娑婆城“三个大字。

此城虽是一座佛城,尤为敬僧,然金蝉子却来自东土他国,既无通关文,又失僧籍证明,守城官不敢擅决,奏报国君。

此城较之以前,不可同日而语,无论规模繁华皆胜以往。

前番城中尚有外城他邦之人,见过活菩萨后,將此传开,周遭他邦他城皆敬之,年年有使来贺,更有各方信徒前来参拜,由此由衰转盛。

如今此城已立为国,名为娑婆国,故城名改成了如今的娑婆城。

那守城官领著金蝉子到了朝门外,见了黄门官,言明情况。

黄门官遂上朝向国君通报,国君將信不信,但又怕他是哪座寺庙里的高僧,恐一时怠慢於他,坏了佛城的名声。

时有官员建议道:“常言道:事越辩越明,理越辩越清。何不招他上殿,与我佛寺僧人辩经,一试便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