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忽然站起身,示意莱昂纳尔跟他走:“走,带你看个更有趣的。”
他们穿过几张桌子,走向咖啡馆后方一个狭窄的通道,通道尽头是两扇紧闭的小门。
糟糕的气味告诉两人,门的后面就应该就是咖啡馆的厕所。
莱昂纳尔的目光落在门板的標识上,再次怔住了。
那上面写的既不是通用的“男士/女士”,也不是“先生/夫人”,而是用黑漆写著——
“男公民”与“女公民”。
这个词,如同一个从歷史深处直接走来的幽灵,带著1793年的气息,突兀地站在莱昂纳尔面前。
虽然女性能进入咖啡馆,以及咖啡馆里设立男女厕所,都只是近些年的事,但也可以看出这里老板的观念。
莫泊桑看著莱昂纳尔脸上的表情,满意地点点头:“看到了吧?『公民』!这家店,据说已经传了五代人了。
从大革命前就在这儿,经歷了帝国,復辟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到现在第三共和国……
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奥斯曼男爵把巴黎拆了又建,但它就像塞纳河里的石头,顽固地停留在过去。
几代老板都固执地拒绝任何『现代化』的改造,坚持用这种碟子喝咖啡,坚持用『公民』来称呼他的客人。
他说,这是他的曾祖父,一个坚定的雅各宾派,定下的规矩,不能改。”
他顿了顿,继续道:“『普罗科普』的歷史是更久,伏尔泰、狄德罗、拿破崙都去过——
对了,拿破崙还把他的军帽质押在那里。但现在『普罗科普』太华丽了!
去那里的都是议员、院士、有名气的作家,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哲学家和革命家密谋的巢穴了。
那里的歷史成了装饰,成了吸引顾客的噱头。但这里不一样——”
说到这里,莫泊桑拍了拍粗糙的木门框:“这里的歷史是活的!这才是我们《咖啡馆》需要的那种地方。
一个真正属於平民,依然停留在那个年代的舞台。”
两人回到座位,莱昂纳尔看著眼前那碟已经不再冒热气的咖啡,內心受到的触动远比表面上看起来要大。
莫泊桑是对的,这些细节——
用碟子喝咖啡的习俗,“公民”的称谓,昏暗紧凑的空间
——《咖啡馆》不再是稿纸上乾巴巴的文字,而是一个个可以触摸的歷史碎片。
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逼真的、可供“演员”置身其中的歷史环境。
这正是他想要的,那种能让观眾瞬间被拉入特定时代的“沉浸感”。
莱昂纳尔抬起头,讚许地看向莫泊桑:“居伊,你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参考样本。
这里的一切,几乎可以直接搬上舞台!我们明天带上爱弥儿和他的照相机,把这里拍下来!”
莫泊桑立刻兴奋起来:“太好了!爱弥儿一定很高兴!”
莱昂纳尔微笑著,往碟子里又倒了一点咖啡。
他一边喝,一边对莫泊桑说:“好了,我们现在可以討论《咖啡馆》的第二幕了。
根据我们之前的框架,第二幕的时间点设定在共和二年,恐怖统治的高峰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