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 第72章 闹海妖风

第72章 闹海妖风

马洪山对这一次的敕勒川之行,突然有一丝不祥的预感。

在刚从驻地出来的那天还是好好的。

虽然春寒料峭,但也算是风和日丽。

可是在行军进行到第三天,夜里扎营的时候,突然就刮起了大风。

在这阴山脚下,春季起大风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年年都是如此。

马洪山也是老军伍了,行军扎营自然有着军中的一套规矩。

两千多人马的行军,不是十几二十个人那么简单。

尤其是在这苦寒之地的大西北。

这么多人马的行军,必须要沿着河流前进。

他这两千多人的骑兵,一人就骑一匹马,就是两千多匹战马。

整个旅,还有跟着的备用战马五百匹。

这还是因为作战距离并不远,所以才没有带那么多的备用马。

如果是五百公里以上的长途行军,那么想要保证速度,至少得一人双马。

现在只是战马,在整个队伍中就有两千六七百匹。

而且战马是不能驮负太重的物资的。

所以还需要拉着大车的挽马。

一辆双马拉着的木轮大车,在长途行军中,只能拉不到两千斤的物资。

这里面包括士兵吃的粮食,和战马吃的草料豆类。

一个士兵一天就需要吃三到五斤的干粮。

这还是往少说。

而一匹战马,一天要吃三十斤草料和五六斤的豆子。

按着最少量计算,一个骑兵一天,一人一马,就需要消耗掉四十斤的粮草。

而一个大车上拉的物资,最多也就是够十个骑兵五天的消耗。

最多不超过十天。

这还没算那两匹拉着车的挽马所消耗的。

所以整个骑兵旅,就有双马大车四百多辆。

连战马到挽马,就有三千四五百匹。

一匹马一天要喝三十到六十斤水。

三千多匹马一天要喝多少水。

这些水要全靠着自己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只能依托河流供给。

如果没有河流,只能在两条河流之间的最近点去行军。

以保证士兵和战马的饮水需求。

而在第三天晚上的时候。

马洪山的骑兵旅从河边补给完了饮水后。

就在一个背风处,安排好了扎营。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当天晚上突然刮起来了闹海风。

这次闹海风刮得不仅仅是风力大。

而且方向还不定。

马洪山他们选的背风处,根本就挡不住这大风。

风是从四面八方刮过来的,谁也不知道下一股大风,会从什么地方吹过来。

这是因为北方的冷空气还没有完全退却。

南方的暖空气北上,再加上阴山复杂的地形扰乱。

就形成了这种非常乱的风。

当地人有的叫它回旋风,有人叫它倒灌风,也有人叫它闹海风。

这一夜的大风,一直吹到了天亮。

等到天大亮,风势稍小的时候。

马洪山才知道。

在分成了六七个的大车圆阵中,有不少的大车都被吹翻了。

有四五百匹马,被吹的受了惊,挣开了拴马桩上的缰绳,从车阵缺口处跑了出去。

当时人都被大风吹的站立不稳,帐篷也都被吹塌了。

每个骑兵想着的就是赶紧拉住自己的战马。

而那些车夫才能收拢住几匹马。

等到最后清点完清楚损失之后。

马洪山发现,他们竟然跑丢了六百多匹马,还死了十几个人,伤了三十多个人。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