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月楼顶层甚是宽敞,凭栏而立,颇有八面来风之快意。蓝得发紫的天穹上一丝云彩也无,晚风撞击着檐下的铜铃,清越犹如乐音天籁,花香阵阵袭来——月季的馥郁,玉兰的芬芳,栀子花的浓烈,直沁人心脾。楼为八角,角上分别置了一张檀木高几,上有鎏金烛台,儿臂粗细的红烛灯火通明,映得四遭犹如白昼。正中是一张黄花梨木的镂花方桌,美酒佳肴早陈设于上。箫尺即携了星子入席,让他在自己身旁坐了,笑盈盈地望着他,却不开口。
星子被箫尺盯得浑身皆不自在,起初以为是还有客人未到,静候了一会,仍不见动静。夜色如浓黑的墨汁一点一滴化开,半轮银月悄悄探出了头。星子寻思,到底是什么人,竟能让九五之尊等他这么久?终于忍不住开口相询:“陛下,不知今日召臣到此,是有什么喜事要庆贺么?”
“喜事?”箫尺眉眼弯弯,笑得益发暧昧,“今日当然是大喜的日子,庆贺的是至为重要之事。”轻轻一击掌,少时便听见楼梯声响。一名内侍上来,捧着一只朱色托盘,上面覆有一方红绸,不知盖着何物。内侍至箫尺面前屈膝跪下,将托盘高举过顶。箫尺揭开红绸,下面却是一只斗大的青花瓷碗。箫尺双手捧了那大号瓷碗,命内侍退下。
待楼上只剩了他与星子二人,箫尺方把大碗递到星子面前,含笑揶揄:“怎么?寿星连自己的生日都忘了?”
生日!星子当场愣住,半晌方回过神来!啊!今天是七月九日,大哥竟是专门为自己庆生!!脑中顿如被电击一般,一片晕眩,耳中一阵轰鸣,星子咬紧牙关,却忍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一时哽咽不能言语:“陛下!”
箫尺也未料星子的反应竟如此强烈,见他如小孩子般哭得伤心,不由怜惜之情大盛,顺手将他揽入怀中,温柔摸摸他的脑袋,呵呵一笑:“不记得自己的生日也不至于哭鼻子啊!我帮你记得就是了。快,趁热把这碗长寿面吃了吧!”
星子从小与阿贞在一起时,阿贞并不知道星子确切的生日,只是将在临海村村头捡到他的日子作为星子的生日,那是秋末冬初的时节。每年到那一天,阿贞都会特意为星子煮上一碗长寿面,再加两个荷包蛋。因此星子对生日的记忆,总是离不开长寿面与荷包蛋,还有母亲眼中的喜悦关爱。
后来,十六岁那年,星子进京赶考,察觉自己的身世另有隐情,便将自幼随身佩戴的碧玉麒麟交给箫尺,委托他帮忙打探。箫尺查实后,带星子去见了他初生时的乳母宁嫂,星子方才知道,自己竟然是皇帝辰旦的亲生儿子,也同时得知真正的生辰是在七月九日。
从那以后,迄今又过了三年。但每年的七月九日,星子都不曾记起。一则这日子对星子而言太陌生;二则生母因难产而死,星子自觉从出生之时起便罪孽深重,只恨不能不曾来到这世上;三则星子内心深处始终不愿意承认这一事实,尤其是面对箫尺之时,生辰只会提醒他与大哥之间那深不见底的鸿沟,那永无可弥合的血海深仇……
(亲们端午安康!下次预计周日更文,谢谢!)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