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碧在分公司呆了四十分钟就离开了,由于她的公司不是股份制公司,她除了是土卫九的所有人以外,土卫九发展至今的所有计划是由她亲自制定后交给下属实施,在加上土卫九建立以来,除了已经销售的手环表以外,还有一些暂时没有进入生产环节的产品,这让她在下属的眼中拥有了绝对的威望,不管德国总部的员工拥有怎样的教育程度,他们对菲碧的情感除了尊敬还是尊敬,并没有因为菲碧一直没去德国而有任何的怠慢。</p>
出现这样的情况,自然也有德国员工在工作中的纪律性的原因,至少一个很多其他民族的员工在老板一直不出现的情况下,多多少少还是会出现懈怠情绪的,可以说菲碧最初选择在德国建立公司,是个十分正确的决定。</p>
当然,如果从资本角度考虑,在高税收的德国并不是个建立工厂的好地方。</p>
不过菲碧在考虑德国本土民族特性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给世界带来了极大灾难的一种思想的继承者们。</p>
由于移民、经济等多种多样的原因,这些人崇拜那个时期的德意志民族的领袖,认为现今的德国乃至整个欧洲都因为需要跟美国保持步调一致,需要接收大量的外来移民,由于移民的数量逐渐增加,而且受教育程度比不上这些土生土长的德国人,自然在工作方面没有什么优势,这就导致移民整体拉高了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失业率。</p>
再加上移民们的宗教信仰中提到的异教徒问题,使得他们更加愿意聚在一起居住,不喜欢跟移民国家的本地人有过多的交往,这就使得本土居民对移民越发缺少了解。</p>
与此同时,德国的社会福利水平相当高,使得有工作的德国人在得到工资以前,就被政府拿走了一半用于对社会福利的投入,如果是以前大家倒不会有什么怨言,毕竟所有的钱都会用于日耳曼民族的每一个人,但是移民大量涌入以后,这部分的钱有相当多的部分被使用在了这些移民身上,使得移民们觉得德国是个不需要工作也能活的很好的天堂,自然这更加使得移民们缺少主动融入德国社会的动力——因为他们不需要去找工作。</p>
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民众总体上都对移民有看法——好吃懒做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