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真能做一个隐士,自是极好不过,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采菊东篱,悠然见南山。
这是真正的隐士,只钓鲈鱼不钓名!
这次解决完凤凰和流星墓的威胁,,一定要和姜若水好好感受一下隐士的生活,也去衡阳看看平沙落雁。
铮铮!
远处又有一声琴音轻轻响起,打破了平沙落雁的宁静,此曲洋洋洒洒,磅礴荡漾,如险峻高山,如奔腾流水,慷慨激昂。
能有这样高潮的琴技,只能是紫竹林熊王,想来定是熊王听到姜若水琴声如此精妙,特来斗上一斗。
正所谓高山流水觅知音,习武之人争强好斗,两位绝世高手相见,往往要争个谁是第一,下棋同样如此,两个身怀高超琴艺的人,也要见个上下高低。
熊王弹奏的也是名曲《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同样意境深远,还有个典故,最先出自《列子汤问》,此外也有一些其他典籍记载高山流水的故事。
伯牙是楚国一位有名琴师,琴术很高明,但一开始弹奏的时候,只有技巧,没有乐曲的神韵。
后来伯牙去了东海蓬莱山,在莽莽苍苍的山野中行走,翻过一座高山,面前出现一副如画的奇景,大山巍峨,高耸入云,一道瀑布从云雾中垂落,如银河倒泻,水花四溅,激荡在山石上,发出鸣琴奏玉般的仙音……
伯牙如醍醐灌顶,仿佛开了天眼,开了天耳,灵感如泉,席地而坐,抚琴成曲。
此后成为大琴师,技艺和神韵登峰造极,却没有遇到真正的知音。
一日伯牙在汉江口仰视明月,俯视江水,琴兴大发,便抚琴而弹,一曲终了,草丛中跳出一个樵夫,赞叹不已。
伯牙吃惊不已,问,“你会听琴,能识别琴么?”
樵夫看了琴几眼,说道,“此琴叫瑶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树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树必高三丈三尺,截为三段,取中段,清浊相济,轻重相兼,漫在水中七十二天,定五弦,后文王和武王各添一根弦,成文武七弦琴。”
伯牙佩服,又弹奏一曲,樵夫说,“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江河。”
伯牙大喜,说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和樵夫,也就是钟子期结为兄弟。
后钟子期病死,伯牙摔琴,终生不弹一曲。
好的音乐,蕴含着宇宙密码,是大自然的语言,有大自然的信息,从这一点来看,山寨鹿王说的并没有错。
伯牙和钟子期,两人并没有直接说话,也没有写信,而是通过琴声作为语言,成为知音。
《高山流水》蕴含大自然的神韵,是大自然的语言,熊王常年在紫竹林,一举一动更是非常契合,因此弹奏的浑然天成,不光打断了《平沙落雁》的节奏,也打断了《平沙落雁》的意境。
姜若水自然不甘示弱,双手飞快在琴弦上拨动,各种指法接连变幻,令人目不暇接。
小队还有众位熊猫,被两种不一样的琴声笼罩,心神荡漾,几乎不能自己。
两首琴曲弹到高潮处,终究还是《高山流水》要胜一筹,每个人仿佛身临其境,置身在巍峨的高山,湍急的流水间,而之前受平沙落雁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