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让想了半天,似乎只有这个话题可以和对方聊聊。
尽量与对手打者攀谈,是矢部明男交给还在实习期的捕手李元让个小小的作业。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我想她今天应该也在。”
近藤游马答道。
“游马!加油!”
话音刚落,本垒后方的观众席上就传来了这样的助威声。
李元让认得这个声音,这就是近藤游马的姐姐,近藤菜菜。
“菜菜她好像很支持你嘛……”
李元让说。
“你就直接喊她‘菜菜’?”
“她本人这么要求的。”
“也是,从出道以后她就不喜欢别人用本名的姓来称呼她了……”
“出道?什么出道?”
“以后有机会再说,先投球吧。”
近藤游马这么说,李元让也觉得聊的时间略微长了些。而且似乎对动摇对手的打击心态并无帮助。
于是李元让摆好接球的姿势,向投手打出了暗号。
与上局里所面对的棒大谷健太样,第四棒的近藤游马也是李元让验证自己学到的配球知识的绝好对手。
第球是颗外角偏低的曲球。球投的并不太边角,但打者迟疑了下并未挥棒。
好球。
这球完全达到了李元让抢占好球数的预期目的。
面对此前从未对战过的投手,慎重的打者在第球会更倾向于观察。如果不是自己擅长的球路往往不会挥棒。
而哪些球路是对手不擅长的,就是捕手的课题。
如果是职棒比赛当然有大量的数据可供分析。但高校棒球不同。
高校阶段的比赛,就算是再用心搜集对手的资料。但因为年轻球员的不确定性以及比赛水平的参差不齐,从数据中得到的答案也未必有实战价值。
有的时候必须更依赖棒球运动的普遍规律去进行猜测。
大多数强打者会更喜欢打内角球,更喜欢高球,更喜欢直球。
而刚才的第球,正是以上三点全部相反的选项。
打者近藤觉得后面总归还是会有自己更擅长的球路,因此放过了这球。
“接下来应该来颗直球。”
李元让这么想道。
作为个配球初学者,李元让现在非常教条的遵循内外、高低、缓急的原则进行配球。
第二球并不让人意外的是颗高位直球。
近藤游马用力挥棒,但并未命中目标。
曲球与直球间球的差异,对干扰他挥棒的节奏还是起到了作用。
“是时候来颗坏球干扰对手了。”
李元让心里这么想着,于是打出了下个暗号。而手套的位置也摆在了打者外角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