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水前两年曾经凑了个公立学校界的强阵容,信心满满的要挑战甲子园。不过打进西东京四强以后还是被私立名门用实力碾压。去年的三年级毕业后,现在球队里打过当初那场比赛的,只有王牌兼四棒的主将大和个了。”
“这个大和是什么类型的选手?”
队员里有人提问道。
“东京地区公立学校里的头号球派。去年的半决赛在神宫登板过,当时留下了时百四十五的记录,不过那球被打出了本垒打。今年据说球又有进步,不过还没在正式比赛中被计测过。”
举办高校棒球比赛的场地并不是每个都安装有测装置。即便是像神宫这样有测器的场地也只会在半决赛以后的比赛显示球。
像是上场在神宫举行的西东京大会回战就没有关于两队投手球的正式记录。
棒球部以时薪千五百日元的代价请兼职教练新垣和沙坐在本垒附近的座位上用手持测枪测量球,这才完成了对这场比赛的球记录。
不过因为高野连禁止球员和教练在比赛中使用通讯工具的关系,这些数据也只有比赛过后才能被统计和分析了。
福岛平继续介绍对手的情况。
“除了直球以外,变化球有曲球和滑球。控球水平马马虎虎。打击嘛,据说被认为是今年屈指可数的长距离炮,练习比赛的时候曾经有飞距离百七十米以上的记录。但正式比赛中本垒打数字是零……”
“感觉很强,但又感觉能应付……”
李元让隐约觉得这个对手自己能够战胜。
虽然球和打球距离的数据都很惊人。可是正式比赛中似乎都没有实绩。
“其他需要注意的选手还有捕手矢作,有定机动力的中距离炮。棒游击手雪风,度不错……大概就是这些。”
“这个侦查报告内容还真是简单。”
矢部听完了福岛的介绍后说道。
“没办法,从去年秋大会结束以后菊水高就直没怎么打练习赛。据说是棒球部经费不足,要把交通费和场地租金省下来维持球队运作。这届的学生毕业以后他们应该是就要废部了。”
“废部?他们去年不是才打进四强?”
李元让觉得去年才打进四强的球队现在要面临废部,这有点不可思议。
“公立学校经费有限,去年他们组建的那支球队已经透支了过学校负荷能力的资源,最后也没能打进甲子园。今年已经支撑不下去了吧。而且不要说是棒球部,他们的学校都有被合并的传闻。以后少子化继续下去,甲子园的参赛学校只会越来越少。”
甲子园的参赛学校数量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达巅峰,当时夏季的选手权大会预选赛有过四千所学校报名。
而到了二十世纪的现在,只剩下了三千百多支球队参加。并且还在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
在这种形式下,东京以外的些地方反而出现了公立学校复苏的征兆。
原本维持就近入学原则的地方公立学校,因为生源不足合并。
由此形成的些面向全市或者全县招生,实行集中寄宿制的重点公立学校,他们的运动部门实力大增。
不过这套在东京地区行不通。东京的私立强豪林立。公立高校无论如何都很难取得突破。
下场和平学园要面对的菊水高校,便是不自量力强行补强棒球部之后面临废部窘境的反面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