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突然传来了有关弟弟失踪的消息。在弟弟离家出走半个月之后,有一位中年人找到了家里。
他对父亲说弟弟出走之前,和他儿子见了一面,说他宁肯去郑州打工,也不愿意再读书了。他说读书太累脑子,一点儿也不好玩,他宁肯累坏身子,也不愿意累坏脑子。
中年人说弟弟前天给他儿子打了一个电话,说在郑州经七路一家饭店打杂,等挣够了钱有出息了,再回来见爹娘。
他说,弟弟还特意叮嘱他儿子保守秘密,要是让老爸知道了,还不撵到郑州来日弄他。
这个消息,让全家人高兴了一夜,父亲还骑车到怀庆广场地摊上买了几只兔头,就着榨菜,喝了二两。本来,父亲晚上嚷嚷着开车去郑州,没想到吃过晚饭之后,天就下起了大雾。
父亲把成摞的寻人启示装满车厢,然后把车子开出院子,在豆腐营小街道上行驶。整个街道灰白一片,车子就像是钻进一大堆一大堆的棉絮里,分不清五厘头。父亲开着车子仿佛在云彩烟里穿行,一团一团的云彩烟把父亲的双眼淹没。
父亲说,开了三十年车了,从来没遇到过这样老大的雾,能见度老低低,看不清对面车打过来的光。车的雾灯在浓雾里不起作用,雾灯打出来的光柱,往前跑不了一米,就被一团团棉絮样的浓雾吞食了。
父亲用了四十分钟的时间,还没有走出一个小小的沁阳城,这样的速度,到了郑州,车没事,人也有事了。
坐在车上的母亲说,孩儿爹,回去吧,不在乎这一晚上,明天一早,就往郑州去,中午一准抓个正着。
父亲抬头看了一眼车窗外的大雾,想想也是,就低声说,听你一次,等明天见尕娃了,领他到郑州的饭店好好吃一顿火锅。
母亲叹口气,说尕娃肯定老瘦瘦了,出去半个多月了,不是在家里,自己的娃儿,自己心疼。说着话,母亲的泪挂在脸上。
凌晨起床的时候,雾气还是老大大,车灯打不到前方三米远的路面。这浓雾,是一波儿一波儿的,就像山顶上的山岚之气,一上一下,前后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