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武侠修真 >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 第652章 执两用中,系统涌现(4K)

话虽是这样说。

赵青的目光却已穿透表象,看透了拓跋无愁此刻心境深处的真实想法——那並非简单的思维固化,亦非傲慢的执著己见,而是近乎徘徊於一种……失败主义的认知边缘。

原以为这跨越万里的雷霆一击能展现新路的曙光,却只让他看到了更深的局限,生出了更多对技术路径的失望。

希望燃起,旋即被理性的冰水浇灭,留下的灰烬,比未曾点燃时还要寒冷得多。

在拓跋无愁眼中,这“天鳶”体系,正如昔日天凉的血脉升华派別之爭那般,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註定投入巨大而收效甚微的“歧路”。

让他本能地以最悲观、最苛刻的框架去审视,去预设其惨澹无光的未来。

可赵青只是笑了笑,继续道出了她的本意:“我让你们看这场战斗,並非是要你们震撼於天鳶的破坏力,惊嘆於符器阵列的精密,或是……觉得依靠这些外物,就能堆砌出足以挑战真正强者的力量。”

“更不是要你们去评判这场战斗的『意义』大小,计算它消耗了多少符晶、资源,灭杀了多少乌合之眾,总体上是否『划算』。”

“这些,都是表象!”

她微微一顿,弹指轻点,光屏上的画面瞬间定格、褪色,只留下了最纯粹的结构线条——天鳶流线型的机体轮廓、引擎內部的真气压缩热机、双环翼机的神念聚焦探波、剑气破障系统的元磁激发层与涡流控制……

“看,”赵青的声音带著一种引导的意味,让眾人心神跃动,“剥离那些爆炸、火光、惨叫与毁灭的『外相』,剩下的,是什么?”

“是『摄取光影之术』如何穿透浓雾与烟尘,將千里之外的景象清晰捕捉、传递。”

她接著调出了代表磁光摄取阵列的复杂纹路,数以百计的筛网处理晶管:“它不依赖肉眼,不依赖神识扫描,而是利用天地间无处不在的『真磁振盪』,感知光影在特定频率下的扰动,解析、重构。”

“是『真磁振盪通讯』如何在瞬息之间,跨越百里之遥,將指令精准无误地传递於十数架战机之间,协同如一。”她点向了某个新跳出的波动模型,“它摒弃了神念传讯的距离限制与干扰可能,构建了全新的信息桥樑……”

“我播放这些,是希望引导你们去思考:如何用自身修行路上的积累——那些对元气法则的感悟、对诀法的剖析、对神意的锤链、对符阵的理解,去组合、去演化,从而重现出这些天鳶所具备的各项能力?”

“非是照搬其形,仿造其器。”赵青语气微凝,“乃是精简其理,提炼其核!將其运转之妙,化入己身道途,融於方寸之间!”

“古语有言,吾辈修行之路,当求索天地法理,效法自然之道!参悟至精至微之要!”

“然天地何其广博?日月星辰是天地,山川河岳是天地,飞禽走兽是天地……”

“那么,这由人心智慧所创、符纹元气所铸的『天鳶』,其对元气、对光影、对磁波、对能量形態的精妙运用,难道不也是这浩瀚天地运行法则的一部分?不也是『道』在人间的一种显化?在特定因缘条件下,借『器』之形骸的演绎?”

“它们的设计理念、运作原理,同样是『道』的碎片,是值得修行者去观察、去解析、去吸收的『他山之石』!擷取其中的闪光之处!”

“人造之物,亦是天地万象之一隅,若详加梳理,进一步细观分察,便又能知晓、窥见构造组成了它的诸多『子系统』……”

“造物岂分天与人?心匠运斤契道真。”

“微渺聚而生宏阔,点滴匯而成江海……小至一枚符纹的刻划,大至这『天鳶』战机,乃至一国一朝的运转,皆是如此。”

“无数个子系统嵌套,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精密协作,最终匯聚成一个庞大的『总系统』,发挥出了远超个体简单迭加的伟力!”

“修行者参悟大道,心游遍歷,从一草一木、一沙一石中见微知著,此为『还原』;亦需统揽全局,观山河社稷、星辰运转之磅礴气象,此为『整体』。二者並非割裂,而是相辅相成,如同阴阳轮转,缺一不可。”

“彼此交融之下,方能於纷繁万象中,提纲挈领,执一驭万!执两用中,方得真諦!这便是『系统工程』之论!亦是『综合集成』之法!”

“今日我要教授尔等的,正是此种思维方式——不囿於物,不拘於形,以道观物,万物皆师!而后炼其本神,繁简归一!”

“这很容易理解,”找对方向后,拓跋无愁当即悟通了赵青的讲述,发觉了自己先前的狭隘,並紧接著补充道:“真正强大的修行者,他们为了彰显境界与元气领悟,所留下的得意手笔,往往不亚於自然奥妙,堪称神跡。”

“在过往的数千年里,修行者世界从最初简单的呼吸吐纳、吞吸灵气,再到凝聚真元、炼出神念,逐步战胜了原先人类根本无法对抗的猛兽,甚至觉得这世间再没有其它生灵是自己的对手,便追求起了『逆天』的突破。”

“化不可能为可能,在一件人造之物上创造属於自身的规则,寄与几多心血,让后世有缘者得之,观而悟道,亦是常事。”

“曾经有个古老的传说,一位新崛起的绝代强者想挑战老一辈的至尊,先礼后兵,来了场论道:前者一指崩裂大山,將一座峰头轰飞打入域外虚空,成了环绕天地的一颗流星,神焰燃烧数昼夜不息,昭示无上神通;

但后者却只是淡然起身,露出了他方才所盘坐的一块青石,飘然离去,惹人费解。”

“所以是前者不战而胜、惊走了后者?”战摩訶適时追问:“还是那青石有异?”

拓跋无愁点点头:“那块青石本是凡物,再普通不过的砾岩,可在流星飞纵的这几天里,竟悄无声息间变化成了坚不可摧的不朽结晶,內蕴神纹,任何元气难侵,让挑战者琢磨良久,终自愧弗如,主动宣扬起了他的败绩。”

“很多年后,这块石头几经辗转,又被一名天资横溢的年轻人所得,闯出了幽朝八部神將之一的名號,昔时之法重显威势。”

“而像天凉曾获得的至宝『两生』,它也应该是一位古时的大能造化出的奇物,或是那位北方巡王所为,或是幽帝演法,也可能得自於更久远的、连歷史都磨灭了的遗蹟中。”

“但,既然『天鳶』是近期新研发的技艺,跟那些创法者早已逝去的情况截然不同。”

他话锋一转,眼中带著一丝不解与探寻,“为什么非要以『器』、以『物』悟道?非要通过解析这些它复杂的运行原理,去间接揣摩、去逆向推演其蕴含的『道』?为何不直接去问……那些创造它的人本身?!”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