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李爱国感了兴趣,问道:“咱们既然从毛熊那边引进了玉米种子,为什么没大规模推广。”
“别提了,你也知道现在毛熊那边特别爱种玉米,也特别喜欢把自家的玉米种子卖给小兄弟,口号喊得邦邦响,亩产一千五百斤。
结果我们试验过了,试验田里的亩产只有三百多斤。这怎么能推广?!”
李爱国想起来了,玉米大帝之所以有这个称号,就是酷爱种玉米。
毕竟玉米产量高,能够让民众填饱肚子,也算是办了一件好事。
不过玉米大帝遇到了一个大忽悠,生物学专家森科。
森科这货不但坑了自己,还坑了很多小兄弟,好在咱们这边抗住了压力,才算是免受其害。
“看来毛熊兄弟很缺玉米种子啊”李爱国小声嘀咕了一句。
不过现在他并不打算掺和,只有雪中送炭,才能利益最大化。
吴教授再三确定产量后,确定了亩产1032斤的事实,提出了一个疑问:“爱国,如果咱们在标准试验田里种植玉米,多施肥,产量岂不是更高?”
李爱国给他们递了烟,自己也点上一根,抽口烟才说道:“我不懂什么生物学,只是觉得这粮食种子好不好用,应该由实际产量说了算,而不是一个成绩单上的数字”
李爱国没有接着说下去,吴教授和赵教授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是啊,现在有些地方做得确实是过分了。”
“咳咳,老吴,这不是咱们该谈论的事情。”李爱国知道吴教授的性子,隐晦的提醒了他一句。
吴教授也是开过几次会的人,明白现在的形势,点头道:“现在有了这么好的种子,咱们的玉米肯定能增产”
“老吴,你先过来一下。”一直歪着脑袋盯着记录本的赵教授将吴教授拉到了旁边。
“干啥呢?”
“老吴,这公社会不会弄虚作假了?前阵子咱们在其他公社可是遇到过这种事儿。”
几亩地的粮食合在一起,弄得跟真的差不多。”
他的声音不大,不过此时有风,旁边的社员们都听得真真切切,都愤怒了起来。
这话音刚落,早已怒火中烧的民兵队长魏山一个箭步上前,劈手就揪住了赵教授的衣领!
“呯”一声把他整个人提溜得一个趔趄,碗口大的拳头眼看就要砸下去:
“你这四只眼!瞎了心肝!敢污蔑咱们公社弄虚作假?!
魏庄贫下中农的光荣,能让你这戴眼镜的糟蹋?!
咱们的汗珠子砸八瓣种出的粮食,你也敢泼脏水?找打!”
“魏山!住手!把拳头放下!”此时一道声音从旁边传来,拦住了民兵队长的拳头。
魏山被这一喝,攥紧的拳头下意识松了半分,但揪着衣领的手没放,梗着脖子:“爱国哥!他…他抹黑咱公社!抹黑咱魏庄贫下中农的革命觉悟!”
李爱国走到两人中间,先对魏山厉声道:“放下!你这像什么样子?贫下中农的觉悟,就是靠拳头说话吗?
你要分清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
他思想认识有偏差,批评教育为主,你的拳头解决不了问题,只会损害咱们贫下中农团结知识分子的形象!”
这话点中了魏山的命门。
现在公社里整天开会,这些大道理魏山都懂。
魏山的手缓缓松开,却依然不服气:“可他凭啥不信咱们?!”
这些社员们可能不清楚,李爱国却明白赵教授的顾虑所在。
“赵教授,我们还有几亩地没有收割,你要是觉得我们弄虚作假了,可以在旁边盯着。”
围观的那些社员也纷纷点头:“就是,眼见为真,你在旁边看看我们有没有搞鬼!”
赵教授环视了一下那片玉米地,说道:“你们这么多人,这玉米秧子又特稠密,就算是搞鬼了,我也看不出来。
上个月去的那个公社,他们就是派人提前把苞米棒子埋在了地里面。”
先眼看到的也不是真的了,这下子不好办了。
李爱国也不在意赵教授是否相信,毕竟用不着跟他解释,便打算继续收获下一块试验田。
赵教授突然举起手说道:“我自己来。”
???
李爱国有些愣神了。
啥叫自己来,这么大一块地,你自己收?
“我自己亲自采玉米棒子,亲自过称,如果产量没问题,我就相信你们。”赵教授朗声说道。
虽只是采摘玉米棒子,不用清理玉米杆子,要收获这么大一块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吴教授也劝说:“老赵,没有比较这么认真,我信得过爱国。”
“我只信得过我自己。”赵教授沉声说道。
老魏村长也担心赵教授身体吃不消,见他不依不饶也没了办法,只能扭头看向李爱国。
李爱国点点头:“魏庄公社的成绩摆在这里,土地不会骗人,秤砣不会骗人!
咱们清清白白搞生产,踏踏实实种粮食,为集体、为国家多打粮,这就是咱们贫下中农的本分!就是咱们最大的光荣!”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今天的事情已经不仅仅关系到产量了,更关系到公社的荣辱。
吴教授见事态升级,也只能作罢。
老魏村长道:“爱国同志说的在理!咱们行得端坐得正!魏山,撤人!让赵教授自己验!
所有人听好了,谁都不许干涉!实事求是,让专家看个明白!”
“是!”
社员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较真的人,都乐呵呵的撤出来,站在田埂上看热闹。
赵教授推开吴教授,找来一件破衣服穿在身上,拎着箩筐进到了玉米地里。
一趟接着一趟,衣服都沾满了汗水,却不停歇。
要说这年月的农业专家那可真接地气,真是会干农活的。
别看他力气不一定很大,速度却比公社里的头排都要快。
公社的妇女主任送来了凉开水。
李爱国站起身给他端了一搪瓷缸子茶:“赵教授,喝口水吧,里面加了牛蹄草,清热解毒。”
“谢了。”赵教授有些意外,刚才他明明针对了李爱国,人家的态度却如此之好。
喝过水后,又继续拐着箩筐吭哧吭哧的干起来。
农村干活儿的人都懂得一个道理,活儿怕人,人怕站。
啥意思呢。
再多的农活儿也不用担心,最怕的就是歇息,这也是很多年轻人干不过老社员的道理。
年轻人力气大,干得快,只是干一会儿就去唠嗑了。
反倒是那些老社员,速度不快不慢,能够不停事的干一整天,最后干的肯定比年轻社员要多。
赵教授足足忙活了将近三个小时,连中午饭都没顾上吃。
等所有的玉米棒子都运送到地头,他连忙喊来几个年轻人开始称重。
“九十一斤。”
“七十八斤。”
“.”
“多少了?老吴?”等所有的玉米棒子都过完称,赵教授抖动干裂的嘴唇急促的问道。
“1080斤!”
这个数字一出,旁边的社员们都兴奋起来。
“比刚才还多几十斤,看这四只眼有什么说的。”
“是啊,是啊,还觉得咱社员骗了他。”
赵教授此时却没有丝毫的沮丧,反而兴奋的挥了挥拳头。
“这次是我亲手采摘的,不可能弄虚作假,咱们还真是找到了一种高产玉米。”
“老赵,是不是对社员们说点啥?”吴教授跟赵教授不同,他是基层出身,清楚这些社员们心中的委屈。
“对对对”赵教授抬起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朝着那些社员们说道:“社员兄弟,对不住了,刚才是我犯了经验主义错误,没有调查就怀疑你们,真是对不住了。”
社员们也知道赵教授不是故意的,都没有跟他计较。
赵教授又走到李爱国跟前,一把抓住他的手:“爱国同志,真是抱歉。”
“客气了,这事儿搞清楚就好。”李爱国并不讨厌赵教授这种人,他的较真也是对工作的负责。
特别是刚才吴教授还偷偷解释了赵教授被发配到前门机务段的原因,就是因为指出了某个公社弄虚作假。
此时社员们开始收割玉米杆子,吴教授和赵教授商量了一阵子后,决定把这件事汇报上去。
李爱国又拦住了他们:“我觉得咱们还是应该再大面积种植一季,确定玉米种子在各种土壤、环境中的表现,再做决定吧。”
种子关系到粮食的产量,关系到能不能填饱肚子,千万马虎不得。
吴教授明白这些,点头道:“亲身点也好。你们铁道部门的种植田,遍布各地,跨度非常广,正好可以用来做实验室。”
说完,吴教授看向李爱国:“这种子,有没有名字?”
李爱国摇摇头。
吴教授眯着眼说道:“一般来说,种子品种名称常冠以选育单位或推广地区简称.只是这种子是你自己鼓捣出来的,推广地区还无法确定这事儿不好办了。”
赵教授建议道:“我看就叫爱国1号玉米吧。”
“爱国1号,这名字响亮。”
“好名字啊。”
几个老教授还有社员们也都赞同。
吴教授总觉得李爱国占了大便宜,这种子要是能全面推广开来,将来可是要青史留名的。
只是谁让人家起了个好名字呢。
吴教授扭头看向刘主任:“我建议明年在你们铁道两侧种植区内,全面种植爱国1号玉米。”
吴教授是育种专家,专家具备权威性,再说了这种子是自家同志搞出来的,刘主任一口答应下来:“都听您的。”
随后就是种子问题了。
刘主任建议向老魏村公社购买这批苞米。
“爱国,这种子不能重复使用吧?”吴教授拦住了他,又拿起种子看了两眼。
李爱国笑道:“这是杂交种子,第一代由两个遗传特性不同的亲本杂交而成,集合了双亲优势,等到第二代,会出现基因重组,导致隐性性状重新表达,不同性状随机组合。”
“刚才还不懂农业呢,这明显就是农业专家。”吴教授赞叹的点了点头。
李爱国看了一眼系统面板上育种技术(100)笑而不语。
老魏村长和几个社员却都纳闷了:“这每年都得买种子,也太费钱了吧。”
“社员同志,你们放心,一旦这种子决定在全国推广,上面会提供种子。”吴教授解释道:“另外还有好处,要是别人想偷咱家的种子,他们岂不是偷不到了?”
“还真是啊。”
“爱国搞出来的这个东西确实是好东西。”
“不愧是农业专家。”
剩下的几亩玉米此时也收割完毕,地头堆满了小山的,鼓囊囊的麻布袋子。
“赶紧送回去,趁着日头正毒,还得晾晒。”老魏村长招呼社员们干活儿。
几个机务段的年轻小伙子也上前帮忙。
足有三四百斤的麻布袋子试着扛了一下,憋得脸红脖子粗,勉强能抬起却步履蹒跚。
老魏村长见状忙喊:“慢点慢点,两人抬一袋!千万别闪着腰!”
李爱国刚跟吴教授交代完最后几句,回头看到这一幕。
二话不说,走过去随手把外套搭在车栏上。
走到那几个年轻人试图搬动的最大的麻袋前,弯腰、屈膝、手臂猛地发力。
“嘿唷!”
在一众社员和机务段人员惊讶的目光中,那袋沉甸甸的玉米种子竟然被他一人稳稳当当地扛上了肩头!
“爱国哥还真是个驴货啊。”虞舒惊讶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