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1145章 吉时已到

第1145章 吉时已到

归化城自建成以来已近百年,但从未像现在这样热闹过。

虽然归化城建立的时候就以当初元大都为模版,可这么多年来也仅只是土默特本部的重镇,在整个蒙古虽然有名,却也仅仅只是一个城池罢了。但如今的归化却和以往不同,这些年不仅城池扩建了两倍有余,而且因为土默特同大明的原因空前繁荣,再加上这一次大明皇帝抵达归化城在此召开蒙古各部的会盟,来到归化城的蒙古大小部落已有上百,此地已成了整个蒙古万众瞩目的所在。

现在归化城的西部、北部两个区域到处可见密密麻麻的蒙古包,这些都是前来会盟的蒙古各部首领、台吉的临时住处。考虑到归化城的容纳和大明皇帝在城内的缘故,来到归化的各部蒙古人全都安置在此处,这人一多不仅热闹,更会引来这样那样的麻烦,因为蒙古各部之间时常发生矛盾,大小部落的冲突也一直存在,再加上许多蒙古人生活习惯和随意的性子,随着到达的蒙古部落越多,这样的麻烦也陆续出现。

不过对此腾格尔早就做好了准备,在划定这些人的临时居住区域外不仅提供了他们必要的生活便利,还派出人员来维持秩序。正因为这个安排,虽然依旧矛盾不可避免,比如三天两头发生的打架等事件,但至少整个秩序还是能够保持,毕竟所有蒙古都知道在此不仅有强大的土默特和察哈尔部,还有大明皇帝坐镇,一旦有些事做的过火惹怒了对方可没什么好结果。

随着时间的一天天过去,终于会盟的日子到来了。

会盟这一日,前来参加会盟的蒙古各部首领、台吉等依秩序进入归化城,具体的会盟地点没有放在城内的城主府,而是摆在了城中的银佛寺的广场。

银佛寺是当年建造归化城时所建,这座寺庙是归属于黄教的寺庙,但不同的是,银佛寺是蒙古极少数没有活*佛驻寺的庙宇,这同其他寺庙有所区别。

而蒙古各部虽信奉佛教,但黄教和红教的教义不同,也使得蒙古各部落在信仰上略有区别,比如当年林丹汗信奉的就是红教,由于他的信奉和察哈尔本部大多信奉黄教的区别,导致了内部宗教矛盾激烈,这也是他虽贵为蒙古大汗却无法真正掌控蒙古,只能付诸于武力的原因之一。

眼下在银佛寺担任主持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曾经来过腾格尔部落,并给腾格尔赐福的桑格上师身边的九位弟子之一。

桑格上师当年周游蒙古之后就返回了甘丹寺,之后就再也没离开过。朱慎锥拿下归化城后,就决定以归化城作为土默特部的核心所在,把部落本部迁移到此地。

这个时候朱慎锥想起了那位曾见过一面的桑格上师,同时也记得当年桑格上师同自己所说的那番话,包括他对腾格尔的评语。

不得不承认,这位上师是有着非凡能力的人,这样的人朱慎锥除上师外还从未见过第二位,而在拿下归化城后,上师当年的断言也成了事实,再加上后来朱慎锥回到大明,以靖难之由入主京师,掌控朝政,最终登上了皇帝之位,更不得不感慨当年桑格上师之能。

为了帮助腾格尔牢牢掌控住土默特部,朱慎锥特意派人去甘丹寺邀请桑格上师前来归化城的银佛寺修行。但桑格上师并没有来,仅派了一个弟子前往归化城,同时还给朱慎锥和腾格尔带了一句话,这话中的意思说桑格上师已年迈,没有再离开甘丹寺的打算,而且银佛寺既然在建成后就不设活*佛,这本就暗合佛法,无论是黄教还是红教,都是佛教一脉,假如桑格上师来到银佛寺修行等于落了下乘,不如让银佛寺继续保持原来的格局,这才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仅派一个弟子过来,既不破坏银佛寺的特殊地位,也能协助腾格尔主持此寺,这就足够了。对于这个回答,朱慎锥知道后若有所思,心中对桑格上师更为尊敬,同时也承认桑格上师的说法是对的。

会盟当日,一百多位蒙古各部的首领、台吉聚集在此,这些人以u字型安置在广场的三面,而在正面当然是大明皇帝朱慎锥的位置,穿着华丽的塔娜坐在朱慎锥的右手处,在他们的两旁分别是腾格尔和阿古达木。

这样的安排别说随同皇帝来到归化的大明官员了,就连参与会盟的蒙古各部见了都极为意外。虽然塔娜的身份贵重,她是腾格尔部的阿力亚,更是顺义王和顺宁王的生母,而且还有着大明所册封一品忠顺夫人的浩命。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