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凉水
四月的最后一周,余凯返回京城处理最后的离职事宜,彻底结束了自己在百度的职业生涯。
他没见到李艳红,也没打算见,但和老友吴恩达热热闹闹的聊了许久。
吴恩达对于余凯忽然迸发出来的热情有很大疑虑。
百度不错,碳硅也行,创业能理解……
这样要推独立的深度学习研究机构是什么鬼?
吴恩达斟酌许久,还是把自己左思右想的话问了出来:“你这前后去了临港,工作工作不要了,朋友朋友抛弃了,那边怎么就那么大魔力?我看李总也是挺爽快的。”
他刚刚回国加盟百度,近期接触时便有认真的观察。
“这边是有钱,但这个钱就是放那里留看的。”余凯摇头,又笑道,“临港那边嘛,俞总还是很有风采的,我这阵子在临港还真挺快活,不管是聊我自己要做的‘地平线’,还是深度学习的‘朝闻道’,都有很多收获。”
吴恩达哑然失笑:“你们这个名字不像是研究深度学习的。”
“是的,正式名还是‘深度学习基金会’,按照俞总的说法,基金会的宗旨是一个专注于推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以及人工智能的非盈利组织,‘朝闻道’这个名字就用在内部委员会上。”余凯认真的说道,“他认为这样可以更好的融资。”
吴恩达疑问道:“非营利性组织怎么融资?”
“非营利性组织下面再设置盈利商业体,就是基金会下面成立公司,到时候看看有没有适合转化的成果。”余凯发自内心的说道,“我觉得他的考虑是挺全面的。”
吴恩达不说话了。
片刻之后,他摇头道:“他毕竟深谙商业运作,但这个事很难做,他手里的公司没有那么有钱,要是他是bat的老板,那我倒觉得可以试一试。”
关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吴恩达觉着国外都是微软、谷歌这种公司有能量来投入,也能让人有信心,换成国内,怎么也得是bat这个级别。
碳硅集团的造车不太懂,碳硅数据公司虽然听说前景不错,体量还是不够的。
“现状就是这样,俞总邀请阿里的马伝到临港了,但马伝一点也不看好,也不愿意投,俞总退而求次的想让阿里以云计算资源入股,结果也被拒绝了。”余凯皱眉,“还是那句话,bat有钱归有钱,他们不投过来,又有什么用,再说了,也不是没有做得不错的公司。”
他继续说道:“我最近打听了一件事,当初秘密竞拍杰弗里的匿名公司就是deepmind,它那时候刚成立一年多就能和谷歌、微软、百度一起角逐,我看独立的机构也未必没有出路。”
吴恩达失笑道:“余老兄,问题是deepmind现在也被谷歌收购了啊。”
deepmind是由戴密斯·哈萨比斯创立,今年刚被谷歌了6.5亿美元收购。
他自然知道这个动向,圈子本身不大,顶尖的更是熟悉,据说,戴密斯现在正研究能打败人类顶尖围棋选手的人工智能程序。
“我知道啊,所以,如果我们能开个头,能认真的做一做,就算失败了,也未必就是一场空。”余凯笑道,“做一做,试一试,探索探索,我现在还在联系人。”
他认真的说道:“老吴,我是认真的,临港那边也是认真的,我们这次就是要共襄盛举。”
吴恩达沉吟一会:“好吧,祝你们成功。”
余凯捻灭烟:“是祝咱们成功,不拿钱的顾问也是顾问啊。”
吴恩达没有反驳,虽然觉得国内做起来的希望比较渺茫,但自己研究的领域如果真能冒出来新的力量,那自然再好不过,他这次之所以回来,心里秉承着的也是类似想法。
只是,百度真的不行吗?
吴恩达心里存疑。
这个疑问肯定没法短时间里得到验证,然而,仅仅次日,他就怒气冲冲的把电话再度打给了还没离京的余凯。
吴恩达发出强烈的质疑:“不是,你怎么把李飞飞挖走了?!”
李飞飞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也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权威。
吴恩达确定加入百度之后就联系了多位业内专家,其中就有这位,但昨晚打电话一问,对方觉得相较于百度,一个非盈利组织听起来更有意思,已经改变了心意。
最重要的是,他昨天就和余凯一起喝酒,结果余凯对这件事连提都没提!
“她觉得你那个深学院不如我这个深学院呗。”余凯笑道,“又没和你们签合同,谁请来算谁的啊。”
吴恩达吐了一口气,忍住痛骂,不满道:“余凯,你不能只顾着你自己啊,你把我忽悠来百度然后撂挑子走人,这就算了,现在还撬走我的帮手,你让我在百度怎么办?”
他加入百度,自然也是想做出成绩的。
余凯建议道:“我这边基金会要是成立了,不如你也从京城过来,两难自解啊。”
吴恩达结束通话,没法聊了。
但他心里对于临港的俞兴忽然涌现强烈的好奇,到底怎么就把余凯弄得五迷三道了?
四月份的最后一天,余凯第三次抵达临港。
相较于前两次,他已经没了包袱,只想在未来数年做两件大事,一是芯片方案,二是深度学习的研究,后者的推进或许在未来也会反哺自己的创业。
余凯在创业方面还需要再思考思考,但深度学习基金会就能继续着手了。
他在临港蹲了两天才等到从宁德返回的俞总。
余凯注意到俞总心情似乎也不错,寒暄问了对方的项目:“俞总,你的车是越来越接近市场了吧?我看你们的原型车好像越来越多。”
“我们三大件的总体情况都定下来了,后面都是测试和调整,包括配置的考虑。”俞兴笑道,“大家都很急,区里也和我聊了好几次,我们初步打算明年春节之后就开一次产品发布会,正式试水市场。”
他这么一说,情不自禁的也谈到后续工作:“接下来要很忙了,造车难,卖车也难,这个销售渠道的体系得好好搞。”
余凯眨眨眼,只提取关键信息,赶紧说道:“俞总,dl基金会的融资怎么安排?我这边准备了大半,你只要约好风投的时间,我这边都尽量打电话把人喊来。”
“约他们很简单啊。”俞兴问道,“随时都可以约,主要是,你有考虑好怎么谈吗?”
余凯煞有介事的点头:“我想好了,就谈百度怎么重视,谷歌怎么投入,斯坦福怎么推进,就好像这个技术明年就能面世,就能推向市场了。”
俞兴愣了愣,笑道:“余博士,怪不得你要创业啊。”
余凯谦虚道:“确实在临港这边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