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吹嘘别把我吹进去,碳硅数据就是一个投资方,我也只是撮合。”俞兴思考道,“三天之后吧,先约5家,看看大家的兴趣,其实,最好还是从bat那边弄点资源,这样好画饼。”
余凯听着定下来的时间,心中一紧,忽生忐忑,自己应该能说好吧……
俞兴对于和资方见面没什么担忧,不成就换一批,这次就是广撒网而已。
不过,他在见面之前还是先给小英打了个电话,询问红隼资本的意向,把这件事和前后的考虑都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刘琬英人在国外,正在操刀对雷诺的资金运作。
她把这个事当成闲聊来听,只在最后的时候问道:“你是真的问我意见?我意见要是和你不一样呢?”
“不一样就不一样呗。”俞兴笑道。
“那红隼不乐意投这方面。”刘琬英说道,“这还不是投一次的事情,后面还要追加,看不到头。”
俞兴真听到反对意见,反而不说话了。
“不过嘛,要是今年顺利……”刘琬英话锋一转,“这个基金会要筹措1亿美元是吧,既然碳硅数据能挤出来1000万,要是最后真就差个1000万美元,你本来也就能用境外的钱。”
她的意思是红隼可以最后补齐到整数。
俞兴勉强满意:“小英还是给面子的哈。”
“这个钱是能赚到更多钱的。”刘琬英没出意外的也提到钱生钱的事,这在过山峰上面尤其明显。
俞兴知道这个话题持续下去就要谈到对钱用法的异议了,钱生钱容易看不到头,他还是喜欢把资金落到实处,只是这次的用途显得没那么“实”罢了。
他不再聊这个,转而聊起雷诺和大众。
过山峰先攻雷诺,再取大众,时间也就在这个月开启,而考虑到大众在雷诺暴雷之后存在也被迅速验证排放的连锁反应,这次的资金就要在两边有所分配。
同时,刘琬英准备延续上次做空凡利亚的经验,希望以美国律所来发起消费者的集体诉讼,如此扩大不同市场的监管碰撞,尽量把话题发酵到最大。
她在电话没有说的太具体,基本都是委婉的代指,要在中旬回国后再详细的面谈。
俞兴也就大体听个脉络,相信车圈的剧震难以避免。
这天晚上,正在考虑q3和q4工作的俞兴在家里收到余凯的电话。
余凯兴冲冲的通知一个消息:“俞总,俞总,dmlc听说咱们国内准备筹建深度学习基金会,也愿意一起加入进来,我已经把人约回国了。”
他接着解释了dmlc,这是一个由华人学者主导的分布式机器学习开源社区,目标是通过协作来开发高效、可扩展的机器学习框架。
这是今年由陈天奇号召成立的,他和李沐、张铮等人在北美神经信息处理系统会议上交流,发现大家独立开发的深度学习框架在分布式训练、内存优化等底层技术上存在大量重复工作,于是决定整合资源,联合开发统一框架。
机器学习的圈子不大,里面的华人专家更是经常互通有无,余凯上个月一直在联络回国筹建基金会,消息自然而然的传到大家耳中。
陈天奇在和联合创建者商议之后代表dmlc打来电话,愿意共襄盛举,加入深度学习基金会。
“有意思哈,这种事我经历过。”俞兴笑道,“招牌旗号亮出来,愿意同行的就过来了,这听起来就是好事,你明天可以和经纬创投他们聊聊这个好消息。”
余凯颇为激动,觉得明天的风投肯定会被这样的消息打动。
自己没开口,人家就愿意一起来做,这岂不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然而……
次日的会议室里,余凯很明显的注意到今日份的五家风投都对俞总更加热情,他们好像不是来参加“深度学习基金会”的宣讲与融资,而是来参与碳硅的会议。
虽然是碳硅的会议室,虽然是碳硅的老总,虽然是碳硅的投钱,但这确实不是碳硅……
俞兴对于这种状况其实有预期,像经纬创投的张颖张总,他也是第一次见,可是,对方曾经在刘炽平的朋友圈里辩驳空头,刘琬英那时候就提到他对碳硅集团的兴趣。
“我知道大家是冲着临港项目来的。”俞兴跟着听了一阵,不愿多费功夫,把话点明,“不过,余博士的这个深度学习就像他刚才说的,很受谷歌、百度、微软的重视,这次也有很多全球顶尖科学家愿意一起来做,机会还是很难得的。”
张颖代表着大家说出心声,笑吟吟的说道:“俞总,不管是碳硅集团还是碳硅数据公司,今天只要想融资,我们都不会有第二句话,但是这个‘深度学习’嘛,非要我说,我宁愿等b轮或者c轮才进来,就怕前面的钱都打水漂。”
俞兴有点无奈:“你们的钱不经常打水漂吗?互联网数据价值的挖掘不是事到临头才能做的。”
张颖兀自摇头,不愿轻易试水深度学习,仍旧表达了对俞总项目的热情。
俞兴简单寒暄,避开自己的融资话题,只把场面交给余凯。
余凯心里的憧憬被凉水浇灭,深深意识到现状比自己想象的要残酷,难免就显得失落。
“马总不投,经纬他们也都谨慎,这个事,这个事……”俞兴趁着晚餐招待之前与余凯交流,“这个事比我们考虑的要难啊。”
余凯默默点头,接过俞总递过来的烟。
俞兴一口口的抽着烟,考虑面前的情况,这个领域的顶尖专家都是很有热情的,甚至出现了dmlc这种举家来投的情况,但资方这边就遇冷了。
他琢磨来去,忽然问道:“余博士,我感觉可能也得自力更生一部分,你们炒币或者炒股吗?阿里快上市了,我觉得是能来一波增值的。”
余凯怔然:“俞总,这……内幕消息吗?包赚的吗?”
俞兴摇头:“不包赚,就是可以为梦想而搏,马总不支持你们,阿里股票能支持你们。”
余凯捋了捋情况,说道:“所以,你的意思是,我搞了一批科学家做研究,你要先带着大家炒股?”
“不是带,是指点,我对别的不了解,但阿里这个上市的局面,我比较有把握。”俞兴比较认真,“它上市就一定会大涨的。”
余凯思考片刻,问道:“那我创业也需要钱,我也可以先买阿里的股票搏一搏吗?可以上杠杆吗?你能借我点钱吗?”
俞兴看着余博士:“……我发现你这个人赌性有点重。”
“我都在临港了。”余凯慨然道,“人生难得几回搏!大不了摩托变单车,临港分行李,卖身回百度!俞总,你炒股到底行不行!?”
俞兴做空还行,炒股……
他点点头:“应该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