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 第691章 功在千秋

“而且,当下农部正在研究肥料、精耕细作等模式,土地的数量需求完全可以进一步的减少,从而谋求产量、投入和生态之间的利益最大化。”

陈宫接过话头说道:“如今我们大齐的人口增长速度超乎寻常。”

“逾七千万的人口,其中约有半数乃是青壮,也就是至少一千五百万对夫妻。”

“昔日汉室,平均每对夫妻生育六个孩子左右,夭折率在半数左右。”

“而如今我大齐因为鼓励生育,加之物产丰沛、保障周全、医疗技术有所突破。平均每对夫妻生育八个孩子以上,夭折率不到一成。”

“每年大齐的新生儿至少都在六百万之数,死亡率却相对较低,人口呈指数增长。这样下去,三年内人口将破亿,二十年内将达到两亿。”

“如今的粮产和耕地面积冗余问题需要解决是一方面,人口的指数增长对于资源的需求是另一方面。”

“从长远计,必须要尽快将至少两千万的人口迁移出中原。而关键便在于耕地。”

“减少耕地面积,不仅能够逼迫百姓外迁,推进精耕细作。而且还可以促进生态尽快向好,为日后耕地紧随人口的迅速扩张打下基础。”

听着众人的话语,田泽眉头微皱,轻轻的摩挲着手中的玉佩,思索着其中得失。

如今的大齐,组织体系极强,因此决策就要愈发的慎重,因为过强的执行力,使得每一个决策很容易就会走向极端。

就像人口的问题,鼓励生育还是计划生育?

从目前来看,鼓励生育依旧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偌大的天下都需要汉人去填满和征服,而且也只有田泽在的情况下,才会使得人口飞速增长不会面临较大的压力。

哪怕一不小心失了控,田泽也能临时开挂进行弥补。

而到了想要刹闸甚至是调头的时候,就难了。

减少耕地,益处很多。

几人说的虽然部分地方有失偏颇,但整体而言却基本都是事实。

但是,弊端,一样很明显。

故土难离,耕地的减少会倒逼很多的百姓同意迁移,但也会使得很多一心不愿迁移的百姓面临困境。

这其中的利弊得失,需要田泽去权衡。

一些在底层看起来愚蠢无比甚至是倒反天罡的决策,很多时候都只是一叶障目罢了。

当站在足够高的位置,对于事情整体有了全盘的把握,便会有更新的认识和体会。

犹豫许久之后的田泽,看了看墙上那幅巨大的地图,终究是硬下了心肠。

“那就依你们之策。”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虽然这么做他愧对于当下的百姓,但却功在千秋。

董昭闻言,继续道:“陛下,臣建议此事在通过报纸进行宣传时,有一些事情最好隐瞒一二。”

“从大局来看,一些事情,不宜为百姓所知。”

田泽闻言,疲惫的捏了捏鼻梁,摆摆手道:“此事你们自行把握吧。”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