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父子之争
辽东平郭县,桃沟。
村口那棵需三人合抱的老槐树又抽出了新芽,嫩绿的叶片在晨风中簌簌作响。
树下溪流旁的水碾,王老汉正躺在摇椅上悠然的摇着蒲扇,看着新下的稻谷在被水流驱动的水碾一点点的脱壳,不时的喝口茶水、吃些枣子。
待到粮食被处理的差不多后,他便将处理好的粮食堆放至一旁,再放入新的粮食。
石碾不远处,挂着一张张晾晒的鱼网,以及一条条被盐腌好正在晾晒的鲤鱼。
王老汉看着这一幕,嘴角微微翘起。
今晚的下酒菜,就是它了。
作为大齐的王兴之地,辽东一直都是富庶与安宁的代表,就像门口的这棵老槐树一般,在田泽灵雨时不时的滋润下,长得枝繁叶茂。
昔日他从中原逃难而来时,孑然一身,如今不但成家立业,甚至就连子女都已经嫁娶生育了。
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简直犹如天堂一般。
就在王老汉怡然自乐之时,儿子王大狗一脸着急的扛着锄头跑了过来,鞋上还沾着黑土地的湿气。
“爹,不好了,县里贴告示了!”
王老汉闻言,眉头紧皱,怒斥道:“大呼小叫些什么?官府贴告示不是正常的吗?”
“不是,官府告示上说,要把咱这桃沟划进‘退耕还林’的册子,让咱们整村迁到大宛去!”
王老汉闻言,猛的坐起身来:“咱们村也被划进去了吗?”
虽然朝廷要大量搬迁村落的消息早已传遍了天下,但很多人还是怀揣着侥幸心理。
尤其是辽东,本就是田泽的发家之地,很多人觉得即便迁移,也多半会被迁往中原之地,却不曾想此次外迁竟然还有他们的份。
故土难离。
哪怕外面再好,那也不是家啊!
尤其是在如今的农耕社会,一切都要靠天吃饭。
搬迁的风险实在太大,换了个地方,要重新熟悉土地、农时等,并非只是简单换了个住的地方那么简单。
王老汉虽然看得开此事,但是如今骤然得到消息,依旧十分难受。
王大狗一副如丧考妣的样子,深深的叹了口气:“村长和赵叔他们都已经在村子里开始动员了,最迟一个月后,官府的船队到来,咱们就要整体搬走。”
“这么快?”王老汉眉头紧皱。
不过随后却又释然:“也是。这种事情拖得越久,事情越多。”
人老成精,这么些年,他经历过的事太多了,早已看透了人心冷暖。
似是这种事情,如果不逼得急了,官府稍退一步,村民们就会进一步,争端只会越来越多,快刀斩乱麻反而还更好些。
“李老二和吴老三他们正在和村长吵着呢,大家伙都不想搬。爹,咱们要不要也去和村长争取一下?”王大狗问道。
且不说家里新添置了十亩良田,而且还有一些菜地没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