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次女才不过半岁,这种时候远行,万一出了什么事,只怕承受不住。
“听说大宛那是胡人待的地方,又穷又偏,还没什么人。咱们去那里,不是找罪受嘛。”
王老汉轻轻的摇了摇头:“别说这种胡话。民不与官斗,你吃了豹子胆了!”
“要相信官府,会处理好的。而且迁村外拓本就是陛下准允的国策,怎可违逆!”
虽然心中也有些担忧、也非常不舍,但是王老汉还是出声道。
“爹,你就知道向着官府说话。你忘了之前咱们家的那块地,被隔壁村给占了半垄,最后村长也只是给咱争取过来了,连个补偿和说法都没有。”王大狗把锄头往地上一戳,焦急道。
王老汉闻言,深深的叹了口气。
自己这个儿子,自生下来就一直在辽东过着好日子,他哪里知道曾经他们这一代经历的那些。
他来辽东前在原来的村子里见过的官吏都是什么样的?但凡碰到你,不拉你去填补徭役、补缴各种苛捐杂税就不错了。
只是一场蝗灾,就让他一家四口被官府逼死的只剩下他一个人。
村子里的这些村长村吏,虽然有的脾气能力差了些,但终究还算是比较公正的,有什么事都能尽力帮着解决。
在王老汉眼中,已经是极好的了。
“没有国,哪有的家。好日子这才过了多久,就忘本了?”
“当初要不是陛下,你爹我早就饿死了。没有陛下,哪来的现在的好日子?咱们得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听到父亲的话,王大狗沉声道:“爹,你从小就这么教育我们,道理我们都清楚。”
“但我们也得生活啊!我们也有自己的日子要过。”
“玉儿这才生的二胎,小婉才半岁大,这个时候迁走,不是要他们的命嘛!”
“而且那大宛距离咱们这里,不知道有多远,听说光是过去,就得小一年时间。路上会有多危险,咱都不清楚。”
“而且谁知道到了那里又会是什么情况,听说西边没少战乱,那地方未必安全。到时候万一再被分到个穷地方,咱接下来日子咋过?”
“天高皇帝远的,谁知道那些官员会怎么对咱们。”
“这天下哪还有比咱辽东更好的地方!”
“就因为官府的一句话,咱们全家的命都得押上,凭什么?”
“要我说,咱就和李老二他们一起去请愿,劝朝廷收回成命。反正法不责众,到时我们都不走,朝廷也不会把我们怎么样。”
老槐树的影子被夕阳拉得细长,王老汉的蒲扇停在半空,扇骨磕在摇椅扶手上发出轻响。
“我们不去,其他人就愿意去了?没人去,大宛怎么办?要是再被那些胡人夺回去,我大齐的将士不是白白牺牲了?边关的那些百姓也得跟着遭殃啊!”
王大狗闻言,忍不住道:“爹,你就知道讲大道理。就你是大圣人?咱们村,就咱家最落魄,朝廷给的那些福利你一概不收,咋的?那钱拿着烫手啊!”
“咱们辛辛苦苦的种地,给朝廷纳税,老三还在郡里当兵,咱们做的已经够好的了。”
“你想一个人为朝廷吃苦,儿子我不拦着,但你不能带着咱家一起吃苦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