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未雨绸缪
王老汉闻言,身形略显萧索。
儿子心中的苦闷与不理解已经积蓄很多年了,对此他也理解。
生活在和平年代,连饥饿都很少体会过的孩子,你如何能强求他们懂得自己这一代人经历过的苦痛。
缓缓起身,走到老槐树下的石凳旁坐下。
树皮粗糙的触感从掌心传来,让他想起二十年前刚到辽东时,也是这般抚摸着荒芜滩涂上稀稀拉拉的荆棘。
那时的他也就只有儿子这么大,整个人饿的皮包骨头,如果不是陛下仁善,哪有今日这番光景。
自从那时起,他就知道,陛下的恩情,他这一辈子都偿还不清。
陛下是个伟人,这些年通过官府的公告、报刊和村子里一些小吏的教育,他知道陛下都干下了多大的事业。
陛下拯救了几千万个和他一样的贫苦百姓,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在这其中,他们桃沟也付出了不少、牺牲了不少,一些村民不自觉的会有意见。
因为一群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他们平白无故要承受起物资短缺的窘境,大半的劳动成果甚至都要拨付出去。
但他从未抱怨过。
因为他知道,如果他是那几千万人中的一员,他也希望得到陛下的拯救。
他有如今的生活,并不只是他的努力,更多的是他的幸运。
幸运的早早遇上了陛下,幸运的拥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
这些年,官府的教育和宣传从未停止过。
但是曾经令他们信服无比的那些真理,放在他的子孙辈身上,却失去了那“无往不利”的影响力。
就如他的儿子,也知道以国为重和牺牲小我。
但当涉及到攸关自身较大利益的问题时,也不自觉的会退缩。
他们懂得很多。
懂得“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等这些大道理。
懂得如何争取利益、顾全自身。
但是,王老汉总觉得他们缺了些什么。
然而,他也清楚,自己不应该将自己的意志强行加诸在子女身上,因此他只能摸了摸老槐树皲裂的树皮。
“大狗,你知道正常情况下一颗老槐树要生长到这么粗,需要多久吗?”
王大狗在发泄了自己多年以来的委屈后,也觉得自己说的有些过分,不禁恢复了恭敬的语气,说道:“至少两三百年吧,应该。”
王老汉轻轻的在槐树上扣下一块碎屑。
“这棵树,只长了二十年。”
王大狗点头道:“我知道,是因为陛下,父亲您和我说过多少年了。”
王老汉轻轻的摇了摇头:“你没听懂我的意思。”
目光轻轻扫过远处的肥沃的黑土地,不少百姓正在田地间收割着小麦:“以前咱们村的耕地可不是黑土地,而是盐碱地。”
“若是失去了陛下的支持,咱们村的耕地不说恢复盐碱地,产粮也会减少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