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归义非唐 > 第482章 魏博兵乱(万字大章)

挈彪是李阳春表字,高进达显然是担心李阳春收拾不了刘继隆,但刘继隆清楚自己学生的实力。

比起高淮、马懿这些勇武见长的骑将,李阳春及高述等人则是以兵略见长,其中李阳春远强于高述。

若非如此,刘继隆也不会让李阳春率军东进,担任天平军节度使了。

对于李阳春分兵攻打兖州的做法,刘继隆还是十分支持的。

“朱温兵力不过万人,挈彪身为天平军节度使,可节制天平诸州,而天平四州可出城兵马尚有二万,足以击退朱温。”

“吾眼下担心之事,还是魏博与成德受其蛊惑而作乱。”

朱温合纵连横的手段,放在历史上也是能排上号的,不然以他起家四战之地,早就被人讨平了。

虽说如今的朱温还没有达到巅峰状态,但从他过去几年的经历和手段来看,将其放任不管,还真就能成就大事。

这也是刘继隆在中原粮草充足后,便立马要攻打天平军和义昌军的原因,为的就是彻底孤立朱温。

只是这厮手段倒是不少,但实力不足就是实力不足,眼下汉军兵马齐聚,朱温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唯二的变数,就是魏博和成德两镇,而卢龙是肯定没有心力插手南边的事情了。

“殿下,不若假意准许魏博、成德臣属,许诺其军中牙将高官厚禄,以此短暂安抚他们?”

刘瞻主动开口献策,刘继隆听后却摇摇头。

刘继隆虽然还没有收拾关东世家,但关东的藩镇牙将和牙兵他可是收拾一家又一家。

可以说,他的名声在世家中还算不错,但在藩镇中,他的名声可以说臭不可闻。

节度使和牙将兴许会想要投降,但牙兵绝对不会。

刘继隆又要收回田地,又不让他们当兵,而他们又不善经营和种地,所以两方矛盾注定是个死循环。

牙兵不愿意投降,牙将和节度使若是敢开口,以河朔风气,估计第二天就要换一批牙将和节度使了。

正因如此,况且以朱温手段,他不可能不知道河朔的风气,必然会做多手准备。

只要牙兵鼓噪,哪怕韩君雄和王景崇不想与自己开战,也不得不开战。

想到此处,刘继隆深吸口气:“令崔恕严防四周,催促曹茂尽快前往代北。”

“此外,抽调关中一万步卒进驻洛阳,随后调左右羽林军、龙武军、神武军前往郑州驻跸。”

“是!”高进达恭敬应下,萧沟与刘瞻则是隐晦对视。

显然,在刘继隆心底、魏博和成德有很大可能会趁此机会作乱。

思绪间,二人不知道该说什么,而刘继隆则是端茶示意:“退下吧。”

“臣(某)告退……”

几人先后退下,只有陆龟蒙留在刘继隆身旁。

见他们退下,陆龟蒙主动开口道:“殿下,若是成德和魏博作乱,那您有把握讨平吗?”

“汝以为呢?”刘继隆反问陆龟蒙,陆龟蒙仅仅思虑片刻,随后便颔首道:“以殿下之手段,定能将其讨平。”

“便是如此。”刘继隆毫不谦虚,毕竟他太清楚魏博和成德的底子了。

河朔三镇和曾经的李忱、李漼手中的大唐一样,实际上都是在用昔日的表子来遮盖现在的里子。

从成德镇被李克用击败,魏博被黄巢击败开始,刘继隆便清楚了两镇的实力。

两镇若是坚守,刘继隆兴许还会觉得棘手。

若是他们真的找死出镇作战,那刘继隆可不会放过这个将牙兵牙将一网打尽的机会。

先趁平天下解决牙兵牙将的问题,然后就是治天下时,解决世家的问题了。

“关东诸镇钱粮,可还充足,尤其是关东。”

刘继隆询问起了钱粮之事,毕竟他若是要攻打魏博、成德,乃至后面的卢龙,都需要足够的民夫和足够消耗的粮食。

“诸镇粮草,尚够用到来年夏收,即便因为战事而不够用,也能从剑南道、山南西道走水路运往河南,继而转般河东、河北。”

“如此甚好。”刘继隆颔首回应,继而低头继续看向了那一份份奏表。

只是在他刚刚低下头后不久,他又忽然抬头看向陆龟蒙:“鲁望,汝亲自走一趟,为陛下送本书。”

“送书?”陆龟蒙疑惑,而刘继隆却起身从书房内取来了一本书,递给了陆龟蒙。

陆龟蒙原本的疑惑,在看到书的时候便瞬间消散,颔首道:“殿下放心,此书必然会送到陛下手中的。”

他抱着书往外走去,刘继隆则是看着他身影消失,这才坐回位置,继续处理起了政务。

在他处理政务的同时,离开的高进达三人也各自乘坐马车,离开了汉王府所在。

高进达返回了南衙,而萧沟、刘瞻则是不假思索的往紫薇城赶去。

半个时辰后,随着他们进入贞观殿,殿内金台上坐立难安的李佾便立马起身。

“如何?”李佾脸色焦急,萧沟与刘瞻心中微微失落,但还是作揖道:“汉王并未追究。”

李佾闻言,胸口的那股气也顿时吐出:“甚好…甚好…”

眼下李佾这般焦虑不安的样子,着实不像个天子。

哪怕二人已经不对他抱有期望,但见他这般模样,心中还是止不住的感到难受。

“汉王知朕便好。”

李佾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心里对朱全忠更是痛恨无比。

朱全忠的这份表文,若是落在气量不大的人手中,定然不可能让他继续舒坦下去。

好在刘继隆气量足够,自己才免于受难。

庆幸之余,李佾也不免焦虑道:“如朱全忠这般乱贼,天下不知还有多少。”

“若是人人如此,那朕又该如何自处?”

“汉王与阿姐的婚事,何时可定下?”

李佾有些着急,萧沟与刘瞻闻言则是作揖道:“礼部、太常寺已经在行六礼,最快也要到二月……”

“不能再快些?”李佾确实很着急,催促道:“最好在元宵节后,勿要再耽搁了!”

眼下已经是腊月十九,可以说李佾只给了他们一个月的时间便要走完所有流程。

这自然不符合礼法,但他们也知道关东越来越乱,李梅灵尽早嫁过去,自然最好。

“此事,臣稍后去吏部与太常寺催促。”

萧沟硬着头皮开口,李佾则满意颔首,随即摆手道:“劳烦二位相公尽快操办。”

“臣等告退……”

见李佾如此,二人只能叹气离开,只是他们刚刚离开不久,才走入偏殿的李佾便听到了殿外的传唱声。

“户部员外郎、邸司郎中、检校朝议郎陆龟蒙求见陛下。”

“宣!”

李佾不假思索开口,因为他知道陆龟蒙前来,必然是奉了刘继隆的敕令。

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随后便见陆龟蒙抱着本书走入偏殿。

“陆郎中可是奉汉王敕令前来?”

李佾表现得十分和善,但就是这种和善,让陆龟蒙忍不住摇了摇头。

李佾这等表现,着实担当不起中兴之主,看来是天要亡大唐。

“这是殿下对《三国志》的注释,陛下若是喜欢,可留下仔细翻阅。”

“这、额,朕确实喜欢,劳汉王费心了。”

李佾错愕,他没想到刘继隆会让陆龟蒙来给自己送书,故此收下书后,他本还想询问些什么,却见陆龟蒙恭敬作揖。

“臣告退……”

陆龟蒙没有逗留,关于这本书,他在路上已经仔细翻阅过了,李佾肯定能看懂。

见他离去,李佾不免舔了舔干燥的嘴,随后拿起这本《三国志》翻阅起来。

果然,说是注释,但其中并没有太多注释,注释最多的便是刘禅、曹奂、孙皓三人。

哪怕李佾不喜理政,却也能感受到刘继隆是在提醒他。

李佾只觉得口干舌燥,心里渐渐升起无力感。

对于朝野众臣的想法,他又何尝不知道,但仅凭他们,又能成就什么事情?

不说别的,宫廷内外,基本都是刘继隆的眼线,他即便能拉拢些兵卒列校,又有何用?

效仿元子攸?可刘继隆每每上朝,均有百余甲士护卫,更别提其人勇不下项籍,如何挡得住。

李佾已经认命,嫁姐保命就是他最后的期望。

对于朝中这些众臣的心思,他只能假装不懂,每日游玩来躲避这群人的求见。

良久之后,李漼只能缓缓合上这本书,表现出一副害怕的模样,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久久未曾回神。

他的表现,很快便被人告诉了西门君遂、杨公庆、张瑛。

三人坐在宫内某座殿内,听着下面人禀报后,西门军遂道:“张郎还是太过小心,某观小皇帝胸无实才,必不敢乱。”

“小心驶得万年船。”张瑛微微颔首,对跪在殿上的宦官道:“下去领赏吧。”

“奴婢告退……”宦官小心翼翼退出殿去,而张瑛也派人将这个消息送往了汉王府。

刘继隆得到消息后,并未因为李佾的表现而放松警惕。

倒是在他试探小皇帝的同时,朱温派人送往魏博的甲胄,已然运抵了韩君雄面前。

不止是韩君雄,还有魏博诸州的刺史,以及满脸轻慢的数十名将校。

“这关西胡杂的甲胄倒是厚实。”

“厚实又如何,连这群叛贼都对付不了,竟然还被朱全忠打进了郓州。”

“喂!汝能有多少兵马,如何打进的郓州?”

魏博的将校们跋扈开口,甚至有人开口询问,但语气十分轻慢。

负责押送的兖海军列校闻言,脑中顿时出现了出发前朱温的交代,随即取出兖海军的表文和朱温的手书递出。

“某军不过三万,如今二万大军与官军五万对峙淄青,五千防备徐泗,只有五千跟随节帅攻入郓州。”

“三万?”

“直娘贼,三万人就把那刘奴收拾成这样,我们若是与之交战,刘奴岂不是要以兵马十余万来攻?”

“哈哈哈哈……”

魏博的将校们不断笑着,韩君雄则是眉头紧皱的接过表文和手书,简单看过表文后,便拆开手书翻看起来。

信纸足有三页,无非就是朱温声称汉军实力并未有他预期的那么强大,以他三万疲弱之兵都挡住了七万汉军近半个月的猛攻,若是成德与魏博共同出兵,他们定然能恢复昔日荣光。

成德与魏博在与大唐百年拉锯中,确实被唐廷用手段削弱了不少。

只是他们并不想恢复所谓荣光,他们只需要守住如今的地盘就足够。

不过信中朱温所说也确实属实,刘继隆东进灭了多少藩镇,细细算来二十几个藩镇都没于他手。

如今天下,唯有渤海(高骈)、卢龙、成德、魏博、兖海、感化、昭义、淮南和江东、浙东、安南十一个藩镇尚在。

刘继隆显然是要隔绝南北,再先北后南,一统天下。

如今他朱温就是刘继隆隔绝南北的阻碍,如果成德、魏博不动手,那等朱温被讨平,下一个就是昭义,再往下就是魏博和成德。

以刘继隆过往讨平藩镇手段来看,牙将牙兵的土地是肯定会被收回,且刘继隆并不要藩镇兵马,基本都会裁汰。

以牙兵们只懂打仗,不懂种地的经历,若是被裁汰,恐怕只能不断败没家产,最后落魄而死。

朱温的这些分析,大多都在理,韩君雄也不免频频点头。

只是当他继续向下看,后面的内容便让他脸色变得铁青。

“自安史而今,只听闻逃奔朝廷的节度使,何曾听过投奔朝廷的牙兵?”

简单一句话,便足够让牙兵们对他韩君雄心生防范。

“节帅,信中说的什么,你脸色怎地如此难看?”

“对啊,信中说甚?”

“管那么多作甚,节帅既然已经看完,那便该某等了!”

话音落下,不等韩君雄开口,便有牙将从他手中“抢”过了手书,直接大声念了出来。

韩君雄脸色难看,但却并未制止,而那牙将诵读的声音也从一开始的越来越大声,渐渐变得越来越小声。

尤其是读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他更是哑然,看得四周将校着急。

“直娘贼的!读个信也磨磨蹭蹭,要磨蹭去找你家女子去!”

“软怂的家伙,让某来读!”

这些着急的牙将,很快便在看到信中末尾的内容后,渐渐没有读了出来。

这引起了四周列校和队长的不满,他们将信抢来,很快便把内容读出。

“狗鼠的家伙,这朱全忠说的有道理,那刘奴向来不给某等关东兵活路,若是如此,不趁这个机会反,还要等什么时候?!”

“某得田地是某耶耶的耶耶那时候就得到的,就凭他兵马强壮便要收,莫不怕磕了牙,露个丑样!”

“奴婢般的东西,不知是哪个胡杂与番狗生出的畜生,也敢在魏博叫嚣!”

“直娘贼的,韩节帅为何不曾与某等说过,这胡杂狗奴竟然如此苛待某关东!”

“韩君雄,你莫不是得了这胡杂狗奴的好处?!”

霎时间,这些列校便伙同军头对韩君雄威胁了起来,韩君雄见状只能皱眉骂道:

“寻常叫汝等到牙门议事,汝等不是打马球便是逛牙行,某便是想与汝等说,也难得聚齐汝等。”

“今日看了他人手书,便开始对某拔刀相向了?”

韩君雄知道这群人吃硬不吃软,尤其是在这种问题上,他但凡唯唯诺诺,这群家伙是真的敢对他动手,因此硬气回怼众人。

“狗鼠的家伙,莫要放屁,某等还未拔刀!!”

“那且说说,这姓刘的陇右狗奴是否如信中所说苛待某等!”

“对!若是不讲个清楚,今日便把这牙门给烧了!”

“烧!烧!烧……”

众多军头不断起哄,声音唤来了更多牙兵,人越聚越多,看得韩君雄都不由得额头冒汗。

他当初不愿意当节度使,就是因为这群家伙难以管理,不曾想这群家伙杀了何全皞后,却更加跋扈了。

他若是不说个清楚,他今日恐怕真的走不出去。

想到这里,他也不管了,干脆说道:“趁汝等齐全,某便说道说道。”

“这刘牧之确实如此,汝等自己说怎么办吧!”

韩君雄破罐子破摔,心想大不了自己就带着家眷离开魏博,南下投奔刘继隆去。

“还能怎么说,这姓刘的胡杂若是不给个道理,便起兵反了他便是!”

“瞧他收拾朱全忠都收拾不了,如何收拾某等!”

“没错,便是如此!”

衙门前的场面乱糟糟的,朱温派来的兵卒都被挤到了最后面。

韩君雄见状,只能硬着头皮道:“某现在便奏表质问他!”

“仅此而已?!”

众牙兵还不满意,韩君雄气恼,却不敢说太重的话,只能询问道:“有待如何?”

“眼下六州闹着粮荒,听闻南边粮食多,汝领着某等南下,便当朝廷赈济的钱粮了!”

“狗鼠的朝廷,已经数年没有发钱粮给镇中,又有这刘姓的胡杂闹事,合该闹上一闹!”

见这群牙校牙兵是铁了心的要趁刘继隆主力在齐鲁之地,袭扰他后方,韩君雄也顿时没了脾气。

“既是如此,便请刺史将校留下,看看如何南下!”

“好!!”

“好节帅!”

众牙兵见他下令,尽皆称道他是个“好节帅”,而韩君雄只能被架在火上烤。

朱温派来的列校见状,连忙对身旁人吩咐道:“汝快马南下,把此事告诉节帅。”

“是!”身旁队长不敢耽误,连忙挤出重围,往城门赶去。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没有了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