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高振东的话,让他们想起了更多。
如果这东西真的能作为主食进行推广,其前景可以说是一片光明。往小了说,能解决种植传统主粮条件不足的地区的口粮问题,往大了说,这是进一步巩固粮食安全的有力措施。
“嗯,高委员,我们回去就展开这方面的研究,一定尽快拿个结果出来。”黔山农口的同志这话,倒不是为了迎合高振东的要求而胡乱拍胸脯,而是这个研究是有基础的,毕竟目标明确,研究条件也具备,甚至食用的传统地区也有分布,有胆量的过往经验能补充研究条件的不足,缩短研究时间。
高振东点头道:“嗯,这个事情你们可以尽快做。毕竟这个东西和水稻、小麦之间,在种植条件上,是互补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有了这一点,如果能把土豆作为新主粮推广,那对于我们的粮食供应现状和粮食安全,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洋芋这东西能在水稻、小麦无法种植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种植,并且获得丰产,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几十年后之所以会推广土豆主粮化,与水稻、小麦不构成竞争关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既能解决营养问题,又能解决前两者无法种植的问题,而且相比玉米,这东西要好吃一点。
从这些方面来说,这东西作为主粮化推广,实在是非常合适,至少是一条不错的备用的道路。
高振东此时才意识到,自己无意中居然做了一件自己原本没想到的事情——原本是为黔山部分地区人民解决一下口粮问题,没想到却歪打正着,为粮食安全增添小小的一道支撑。
想到这里,他又对黔山农口的同志道:“这个事情如果遇上什么技术、设备、研究上的困难,不要迟疑,不要害羞,尽管找我,我为你们协调解决。我虽然不是搞农业的,但是协调一下还是问题不大。”
对于高振东的谦虚,同志们没当回事儿,你对农业有没有了解,你自己不说,我们心里还没点儿数?那套土豆种苗脱毒栽培的法子,现在搞这方面工作的同志谁没用上?
至于为什么当时高委员只给方法,却没说明具体的意义,同志们只能理解为高委员本人没把这套东西太当回事,忘记了。毕竟普通人看重的东西,在这些顶级大师心里,可能也就是一般般,完全给忽略掉了。
这种事情实在是非常常见,比如费马开玩笑般的一句“空白太小写不下”,就折腾了后人数百年。
送走黔山的同志,高振东坐在办公桌前,拿着一支笔在纸上随手写画着。
就业……
人口……
粮食……
工业……
农业……
教育……
——
一列从东北开来的列车在一阵浓浓的白烟中,带着越来越慢的“况~且~况~~且~~况~~~且~~~”声缓缓的驶入京城火车站的站台。
两位同志从火车上跳下来,两名早就等在这里的同志看见他们俩,和手上的一张纸对比了一下,对视一眼点了一下头,迎了上去。
一位等在这里的同志敬了个礼,递出了一张证件:“我部警卫干事两人,奉命接管你们的安全工作。”
两位同志有些受宠若惊的意外,在他们看来,自己两人搞的这东西完全够不上级别啊:“同志,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万一搞错了,别耽误了正该受到保护的同志的工作。
警卫干事的脸上看起来依然是那么古板,但是眼里却有一丝笑意:“没有搞错,两位同志,按照最新的规定,你们此行应该受到保护。这是我们委里下达的任务文件,你们看一看,也可以和防工委里的同志们核实一下。”
“那我们先去委里,两位同志是一起还是?”东北来的同志眼睛转了转,笑道。
“我们带车来了,两位同志可以直接乘车过去。”警卫干事道。
“不用了不用了,我们坐公共汽车过去。”
两位干事对视一眼,眼中有些无奈,这套规定刚刚全面铺开,难免有些疏漏,比如这次,没有事先和对方对接好,同志们保持警惕心也是正常的:“没事,那这样,我们留一个人和你们一起坐公交过去吧,我去开车跟上。”
见对方如此安排,东北来的同志才有些放心,心里有鬼的,是不可能和自己一起去防工委的:“嗯,走走走。”
半个小时之后,他们已经坐在了防工委总工的办公室里。
“这一次要你们过来,主要就是为了你们正在搞的气垫船,和原本只是做一点先导性研究,偏向预研和技术储备不同,这一次,气垫船是有了明确的使用场景,所以你们的任务,就陡然加重了,这一点,你们要有心理准备。”防工委总工道。
两人对视一眼,满脸的惊喜,没想到这次被突然叫到京城来,居然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这让本来有些忐忑的他们,心情放松之余,还有强烈的喜悦之情。
正如总工所说,他们搞的气垫船,原本是没有非常明确的用武之地的,在这之前,搞这东西更多的只是为了证明我们可以,为了跟上国际船舶技术发展的脚步,至于到底拿来做什么,还真没什么出路。
最乐观的可能,大概就是在内陆某些比较稳定的水域,开通一些试验性质的航线,除了这个,就连在海上开辟航线都不太可能,毕竟安全问题并没有得到验证。
而总工嘴里这个“陡然加重的任务”,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天大的喜事。
“不重不重,老总,请上级领导放心,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毅力、有准备完成委里下达的任务!”话虽如此,但是心里还是有几分担心,这种任务一般来自哪里他们非常清楚,而这帮同志“既要又要还要”的风格,他们也是早有领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