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缓和了语气,手指捏着点了点沙发扶手,对李学武讲道:“你不是初见大海的小娃娃,但我还是要叮嘱你几句。”
“首先,进入新环境你必须要具备三种预判能力。”郑树森微微皱起眉头讲道:“第一,要有政策洞察力。千万别顾此失彼,闷头在辽东不知道风往哪边刮。”
他手指点在了李学武的胳膊上,着重提醒道:“你要时刻注意重要会议文件,要能嗅出当前最主流的变革方向,否则你在辽东干了多少工作都是白干。”
“第二,要有人际动向感知。”
他微微眯起眼睛,讲道:“你能从保卫处做到管委办,又能担任秘书长职务,你应该清楚集团各部门办公室的重要性。”
“不能有所谓的自己人,那样尾大不掉,但也不能没有自己人,否则你就是瞎子。要通过各办公室人事动向感官和察觉机关的权利重组现象,这是你最大的软肋。”
郑树森强调道:“去辽东和看京城这两件事并不矛盾,你要没有这个能力,趁早打消再进一步的想法,老老实实留在辽东。”
“第三,一定要有隐患预判能力。”他看着李学武轻声叮嘱道:“这些隐患可能来自集团,可能来自你所管理的各个单位。”
“你要去辽东做一把手,那你所有能看到的上面和下面,都有可能存在雷区。”
“您喝水。”李学武将茶杯端给干爹,轻声应道:“您说的这些我都记住了。”
“我知道你在读大学。”
郑树森接过茶杯并没有着急喝,而是继续讲道:“但到了你这个级别,学历仅仅是锦上添,核心较量还在其他。”
“第一,敏锐的洞察力要有,破译‘表面文章’的密码你要懂吧。”
他点了点沙发扶手,对李学武讲道:“‘原则上同意’这句话你不陌生吧?”
“是——”李学武笑了笑,已经是理解了干爹话语里的意味深长。
“人人都想当家做主,可真正当了一把手便能知道这家不好当。”
郑树森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讲道:“一把手几年做下来,最大的作为可能仅仅就是平衡了多方的利益诉求,这都难能可贵。”
他看向李学武讲道:“等你去了辽东便知道,有数不尽的协调会等着你去主持。”
“干工作不是断案,我可不会各打五十大板。”李学武轻笑着讲道:“实事求是四个字还是要讲一讲的,不可能人人满意。”
“那你就要有危机处理能力了——”
郑树森见李学武有如此魄力和想法,既高兴干儿子不会流于庸俗,也担心他钢过易折。
所以他认真地讲道:“这也是我要叮嘱你的第三点,真遇到舆情发酵时到底是该递材料,还是递手绢啊。”
李学武默默点头,也在思考干爹话里所提到的情况,这在他去往辽东以后一定会遇到。他总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守门员吧。
“你进步的速度太快了,这条路虽然磕磕绊绊,可在其他人看来也是顺风顺水。”
郑树森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讲道:“人这一辈子谁都跳不出名利二字的圈子,但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人家都把你当成仕途快车道选手,各个都要学着你,盯着你,你的压力可想而知。”
“身在局中,身不由己。”
李学武也知道干爹说的这些话是实情,可他也跳不出三界外,做不得清道长。
“机关总有一些污浊之气,比如在食堂嘀嘀咕咕领导班子,拿着报纸对时事评头论足,对敏感认识变动展现好奇心。”
他微微摇头好笑地讲道:“却又在民主测评时暴露真实立场。”
“如果你连这些污浊之气都看不过眼,那你以后就同我一样,有的忙喽——”
郑树森也说不好干儿子像他这样做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他更寄希望于李学武年轻有魄力,有能力,有精力荡涤这污浊之气。
“我在机关工作这一年倒是也‘学’到了一些皮毛。”
李学武端着茶杯用玩笑似的语气看向干爹讲道:“我听到的,说要在语言艺术上分层次、分策略。”
“对上级要有四分请示方向,三分汇报成果,两分展现思考,一分表白忠心。”
“哈哈哈——”郑树森听了这些话还是忍不住大声笑了起来。
他当然是又好气又好笑,只觉得这些人都钻进权利的窟窿眼里去了,无可救药。
“对平级呢,要有五分信息交换,三分感情维系,两分利益交换。”
李学武继续讲道:“对下级则是六分明确指令,三分愿景描绘,一分人文关怀。”
“呵——”郑树森轻笑出声,不是嘲讽谁,而是在自省,自己在过去的工作中有没有如此行为。
“也不知道是谁搞出来的。”李学武好笑地摇了摇头,道:“就像您刚刚说的那样真有人盯着我,还整理出一套进步法则。”
“除了上面那几条,还有什么修炼隐性竞争力,要做到三分钟梳理完三个小时的会议精神精髓,还要掌握不同领导偏好的汇报模板,分文字版、图表版还有口述版。”
“要熟记近五年重要批示关键词,建立同事家族家庭档案库,要包括子女安置、老人休养、配偶调动等等。”
“想进步想疯了吗?”
王淑华见老伴儿听的认真,微微皱眉道:“这机关里要都是这样的干部,那干实事的人岂不是要被挤兑死?”
郑树森没有说话,是因为他在思考,李学武所提出的这些情况绝对不是闲话。
他真正思考的是,市里机关各单位、部门办公室里,是不是也这般功利。
李学武并没有着急回答干妈的愤慨,而是继续将他听来的那套理论介绍了个全。
“有人说做工作要掌握五个黄金窗口期,一是重要领导履新百日,因为领导要展现实力,又不会否定前任。”
“二是重大专项启动前夕,因为需要提前储备关联资源;三是机构变革风声期,他们便可以主动靠拢潜力部门。”
“四是纪监巡查结束后,他们可以填补制度漏洞;五是干部年轻化政策窗口,要抢占年龄优势赛道。”
李学武不顾干爹皱起的越来越深的眉头,继续讲道:“除了这五个黄金窗口,还有编织六维关系网。”
“一个是核心部门联络员,因为他们掌握着决策的动向;第二个是财务人事关键岗,这些人可以加快流程审批。”
“三是临近退休的老前辈,可以获取历史把柄;四是刚参加工作的潜力股,有利于培养嫡系团队。”
“五是上级机关通讯员,可以捕捉政策先机;六是家属社交圈层,便于构建私人情报站。”
李学武的话讲完了,郑树森却是陷入到了沉默,端着茶杯久久没有说话。
他要劝告干儿子在体/制的深海中,拒绝做随波逐流的观光客,要成为掌控洋流的潜水艇。既能潜伏在三千公尺下的安全区,可也能随时浮出水面精准打击对手。
只是听了李学武的这些话,他才意识到干儿子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绝非偶然。
什么叫高手?
真正的高手,早已将规章制度转化为护身符,把人情世故冶炼成登云梯。
干儿子李学武就是身披无数护身符,脚踏多层登云梯的高手啊。
——
年前李学武在跑亲朋故旧的关系,因为时间比较紧,集团的通知下来,很快就要去钢城交接工作。
所以自己家里这边的关系,顾宁家里那边的关系,以及不得不去的关系。
就连供销总公司东城分公司马副主任那边他都去对方办公室坐了一会,沟通感情。
他在送年节礼,也有人给他送年节礼。当然了,能登他们家大门的寥寥无几。
不是李学武的人缘不好,而是他不收这个。别人也不好上他的门。
也没有故意赶周末,赵雅军和王露两口子约好了,拎着东西来家里送年礼。
东西一看就是王露准备的,因为她比较敢钱,也会钱,换做是赵雅军绝对舍不得。
李学武却是笑着留了他们吃了顿中午饭,东西是一样都没收。
不是怕有人算计他,而是同辈之间咋可能收他们的礼,这成啥了。
即便双方在工作上是上下级的关系,还是距离挺老远的上下级关系。可李学武看重的是亲情,不太愿意收这些。
小两口倒也是会办事,见二哥这边不收,便央求着他一起去四合院看看老太太。
李学武没办法,知道他们想什么,可也不能拦着他们给长辈送礼不是。
到四合院这边坐了一会儿,那天赵根和尹满仓来时不方便说的话也就说了出来。
因着老太太和刘茵关心,小两口有些不好意思地讲了,是准备要小孩。
王露想的非常实际,趁年轻赶紧要,反正爸妈也在跟前儿,好方便照顾。
等父母年岁大了,真就不好帮忙了。
这份坦然和算计逗得屋里人都笑了起来,不怪王露心眼子多,实在是喜欢她这份欢快明朗的心劲儿。
就在众人玩笑间,大嫂赵雅芳突然脸色一变,忍不住捂着嘴跑向了门外。
众人面面相觑,倒是老太太和刘茵见识多,刘茵满脸异样地跟着去了外头。
好一会儿,赵雅芳这才捂着胸口回来,只是走路稳当了许多。
老太太早就不当家了,只是看刘茵如何安排。刘茵别的没说,只叫在家的李学才去接了李顺回来,说是给儿媳妇看看脉象。
李顺在中医院开会,匆匆赶回来,在众人略显期待的目光中稳了稳心神,伸手给儿媳妇号了脉。
赵雅芳难掩羞涩,李唐毕竟才两岁。
而老太太和刘茵脸上则满是欢喜,李顺不用说话,答案已经在脸上写着了。
李顺见老娘和媳妇儿已经知晓,便也没有废话,叮嘱大儿媳几句便回去开会了。
别的没看出来,只是他这出门的脚步明显轻快了许多,像是高兴的样子。
刘茵双手合十默默念叨了几句,这才虎着脸责怪了赵雅芳几句,无非是怪她自己不小心,更没有个稳当的样。
赵雅芳被婆婆训斥的哑口无言,默默地抬起手理了耳边的头发,并不敢去摸自己的小肚子,实在是太羞人了。
倒是赵雅军和王露的脸上多了几分希望和羡慕的神色。他们刚刚说完想要小孩了,这边大姐就有了,不是缘分是什么?
家里这边乱糟糟的,小两口也没有多待,跟二哥说了几句便离开了。
李学武这边送走了他们,又回来笑话了大嫂几句,这才安排李学才如何持家。
大嫂身体不方便,那就得老三多出力。
李学才这边笑嘻嘻地听着,时不时地还想学着二哥逗嫂子几句。可他太自不量力。
赵雅芳好笑地瞪了小叔子一眼,又看向二小叔子,主动提起了家里的事。
二弟赵雅民闹腾,老三赵雅亭也心眼子多,闷头不说话。倒是比他二哥强点,在家养了不少鸡和兔子,还帮着老爷子养了狗和绵羊,算是很能干的。可他又怕突然分家。
前几天父亲和姑父来提起这些事,她就有些不放心,便让李学文回去了一趟。
详细的情况赵根倒是没有瞒着姑爷,可也告诉他们不要管这些事。
她是当大姐的,哪里能不管。
赵雅军到现在还往家里带钱,这才是赵雅芳最为担心的,她担心王露家里不愿意。
这父母长辈都好说了,哥兄弟之间要是钱财上理不清,早晚要产生矛盾。
欠的太多了,总有要还的时候,到时候还不起怎么办,耍无赖不行,哭也不行。
现在赵雅军跟王露过日子,小两口多是王露的钱,赵雅军一直想着照顾家里。
穷是一定的,可也不能长久。
今天弟弟来家里,她找私下里的机会就同赵雅军讲了,今年过年往后就不能给家里太多钱了,逢年过节的给十块钱就行了。
她还叮嘱弟弟,等真有了孩子,这十块钱都不要给了,好好过自己的小日子。
赵雅芳同李学武讲这个,还是想请他点一点弟弟,赵雅军的心思非常重。
他是一门心思想要照顾家里,要有当大哥的样,可这是不对的。
刘茵见儿媳妇费神,便也讲了,这钱财上最忌讳多,早晚得叽咯起来。
一家人,要真因为钱财伤了和气,那实在是不值得,倒不如早点说清楚才好。
李学武也是没想到大嫂又给他安排了这个活儿,可他也推不掉。
这边有赵雅军的事,那边还有于喆的事。这是大哥的小舅子,于喆也是他的便宜小舅子,这世上的小舅子都这么能折腾吗?
***
一月二十七日,星期一。
红星钢铁集团召开全年工作会议,既总结上一年的工作经验,也做今年的工作部署。
会议在集团红星大礼堂召开,各分公司参会人数达到了历年新高,突破了两千人。
红星厂时期工人总数一万六左右,真正坐在这会场里参会的人数多也就一千人不到。参会和听会是两码事,一个有话语权,一个没有。
今年参会的这两千人来自集团各个单位和部门,从十万名职工中推选而来。
会议期限三天,与过去几年的会议流程大致相同。第一天上午必定会有工作报告。
而今年主持工作会,并在大会上对全体职工代表做管委会工作报告的便是秘书长李学武。
第二天,联合工业报在头条位置全文刊载了集团秘书长李学武同志在大会上所做的名为《继往开来,笃行不怠,赓续前行,奋楫争先》的工作报告。
这份工作报告得到了全体职工代表的赞扬和支持,实现了全票通过。
李学武同志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集团在过去一年里所取得的优秀成绩。
食品工业发展为实现集团化目标提供了新动力,绿茶、红茶。凉茶饮料相继上市,得到了内外市场广泛的肯定与欢迎。
在第四季度,食品总公司仅茶饮一项营销额便突破了60万元,彻底奠定了国内外饮料市场的根基,为今年再发展提供了基础。
汽车工业发展,羚羊二代定型定产,今年三月份将实现换代上市。坦途汽车交出了第一版车型,正在进行路测实验。三厢轿车定名白羊座,设计组已经提前公布成果……
一月三十日,星期四。
由集团管委会主任李怀德、副主任谷维洁陪同,集团秘书长李学武正式到任钢城。
在钢城冶金厂大礼堂举行的辽东工业干部会议上,副主任谷维洁代表集团宣读了组织任命决定,董文学和李学武分别发言。
(第二卷完)——
第一卷:社会接班人
第二卷:长在红旗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