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玄幻魔法 > 1848大清烧炭工 > 第74章:经略平在山

在江口圩拥有了自己的炭行,打通了大湟江巡检的关节,和潯、黔两江的艇军关係融洽。

生產端、运输端、销售端的问题都解决了。

彭刚现在能够以比较有竞爭力的价格將红莲坪地区的炭卖到江口圩,有了一笔非常稳定的收入。

银钱方面,灭张釗所获的金银尚未用尽,又从王家那里添了两千两齣头的进项,他也不缺。

隨著王家覆灭,紫荆山、平在山两地再无任何势力阻止他,以及上帝会的崛起。

彭刚的触角也从小小的红莲坪,向南延伸至黔江,向北延伸至大冲一带。

偌大的西平在山,只剩下上垌塘和碧滩汛彭刚无法掌控。

王家覆亡以来的一个多月,不断有西平在山的山民来投奔彭刚这位新的紫荆山团董,想给彭刚当奴僕护院。

彭刚麾下有一百二十號经过实战淬链的年轻练丁,奴僕护院,他自然是不需要。

但彭刚还是收留了他们,让他们在附近原来王作新的山场烧炭、垦荒,三年之內不必交任何租子。

所產出的各色木炭与粮食,一律按照江口圩市价的六折收购,有多少收多少。

到了九月底,前来投奔彭刚的不仅有平在山山民,甚至还有从武宣、东乡等地的破產贫民。

算上从大冲迁来的两户铁匠,一户木匠,以及冯云山为他找来的五户铁匠和枪匠。

短短一个月半的时间,前来投奔彭刚的人足足有三百人之多,人口规模都快要赶上碧滩汛了。

小小的红莲坪无法承载如此多的人口,现阶段彭刚烧炭事业的重心也由生產转移到运输、销售。

再以红莲坪这座荒山为基,显然已经不合时宜。

在西平在山巡视考察了一圈,为更好地经略西平在山的根据地,利用水力,彭刚將营地从红莲坪东南六里处的对面河谷地。

对面河谷地周围的土地较为平整,能容纳更多的人口。

对面河发源自平在山中部,流经之地切出一条南北走向的细细河谷。

侯继用的上垌塘就位於对面河西岸的坡上。

这片小谷地名为山姜坪,不是原来王家的势力范围,归属以北五里处的上垌塘管辖,亦不是无主之地,有三户上垌塘的塘兵家庭在此定居。

彭刚用莲坪以北,也就是从王家那里得来的千亩山场同上垌塘的外委侯继用换了河谷附近的山姜坪,计划在此规划新的营地。

侯继用胸前的海马补子都是沾了彭刚的光才弄到的,彭刚又不白占上垌塘的地,侯继用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上垌塘的塘兵们也没意见,他们现在都指著收彭刚的低价炭去卖,以补贴家用。

他们巴不得彭刚住得离上垌塘更近一些,收炭的时候还能少走些山路。

规划新营地的彭刚站在对面河和岸上,这条河的流量很小,虽然很遗憾无法通航直接沟通黔江,但为水力车床提供动力还是绰绰有余的。

选好新的营址,做好规划,彭刚招募人手於郁温附近大兴土木,修建营地屋舍。

上垌塘,甚至是碧滩汛的居民听说彭刚要在山姜坪,垒筑团练营地和屋舍,纷纷闻讯赶来找工做。

秋收前后,又有一百四十余號伤痕累累,衣蔽裳残的来人拖家带口来投彭刚。

打听后得知,他们是从贵县龙山来的。

龙山桐岭附近的来人在秋收时因土人偷割了来人的稻子发生爭执,诱发械斗。

桐岭的土人似蓄谋已久,械斗开始没两天,就有从武宣来的土人加入械斗。

龙山桐岭附近的来人寡不敌眾,不仅粮食细节一空,屋舍也被烧了四十来间,还被打死了二十多號人。

去贵县县城找县太爷告状,官府亦是置之不理,明显是偏袒当地的土人。

这些贵县来人是背著所剩不多的存粮来投彭刚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