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玄幻魔法 > 1848大清烧炭工 > 第74章:经略平在山

贵县龙山不仅是来土之爭的高发区,也是土匪泛滥的重灾区。

这批来人一看就是械斗经验丰富,其中有还有不少年轻的好苗子。

彭刚没有理由將他们拒之门外。

正好他现在希望能够將他的那群后生仔从繁重的生產中解放出来,进行脱產军事训练。

空缺出来的劳力也需要有人填补,遂接纳了他们,將他们安置在红莲村(原山姜坪)附近烧炭。

在高强度的训练使用之下,彭刚手头上的鸟銃已经报废了三支。

要不是从大冲的王大作那里缴获了六把鸟銃作为储备,彭刚的三个鸟銃组已经现在都无法保证人手一支鸟銃。

仿製鸟銃,甚至是尝试仿製燧发枪势在必行。

光靠存货,以他的训练强度,恐怕还没熬到金田起义,所有的鸟銃都已经全被用废了。

安置好这批来人,彭刚对手头上唯一一支褐贝斯进行拆解研究,绘製出图纸,尝试进行技术攻关仿製。

从1722年至1854年,褐贝斯家族(包括火帽击髮型號在內)共计生產了780万支,型號繁多。

张釗生前对这支褐贝斯疏於保养,枪管和燧发机构早已锈跡斑斑。

使用细砂岩混著粗麻布反覆摩擦枪管表面,处理掉锈层。

彭刚终於清晰地看见盖板尾部刻著pany(联合东印度公司)。

彭刚猜测这支褐贝斯是张釗从香港的英印军队逃兵手里买来的印度版褐贝斯。

印度版褐贝斯產量也相当恐怖,在280万支左右,主要供应印度殖民士兵、以及其他东印度公司的武装使用。

印度版褐贝斯是不仅是褐贝斯枪族中最短的一款,也是诸多制式滑膛枪中最短的。

该枪全长55.2英寸(140cm),枪管长39英寸(99.06cm),口径约点75~点78之间(大约19mm),重量:9.5磅(4.31kg)。

刺刀估计被张釗用坏了或者弄丟了,没有刺刀,只有裸枪。

彭刚寻来几支状態较好的鸟銃同这支褐贝斯进行对比。

绿营鸟銃多为生铁(铸铁)打造,生铁含碳量高,质地脆硬,工艺粗糙,枪管內壁有气孔、砂眼。

让彭刚眼前一亮的是,有一支鸟銃的枪管是熟铁(锻铁)打造的,儘管仍旧存在工艺上的问题,可由於熟铁韧性较好的缘故,这支鸟銃的枪管状態是最好的。

褐贝斯的枪管也是熟铁打造的,同是熟铁,亦有质量和加工方式的差別。

褐贝斯的枪管熟铁质量更好,且由於是直接用熟铁管钻孔成型,枪管內壁很乾净,几乎看不到有气孔、砂眼。

鸟銃的熟铁枪管杂质较多,採用將熟铁片加热后捲成管状,手工锻打接缝焊接的工艺,內壁要比褐贝斯的枪管粗糙很多,仔细看还能看到接缝处的细微裂缝。

想造出质量接近褐贝斯的枪管需要批量製备优质熟铁的技术,用焦炭或高炉冶炼、生產出低硫、低磷的熟铁,確保枪管的韧性与强度。

彭刚搞不到焦炭,附近也没有铁矿,高炉炼钢是別想了。

最切实可行的办法还是採购铁料自己锻打熟铁。

这个环节他唯一能做的,也只有设计製造出一个水力击锤,提高锻打熟铁的质量与效率,锻造出质量优於清军的熟铁。

至於给枪管钻孔,这个环节更为艰难,钻孔设备与工艺他都没有。

钻头他已经委託罗大纲去广州和香港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买到还凑合的高碳渗碳钢。

如买不过就只能自己试著手工锻打。

至於合金钢钻头,这玩意儿此时连英国佬自个儿都没有,就別想了。

简易的手工鏜床他只能尝试能不能搓的出来,毕竟现在他连一颗螺丝都造不出来。

而且搓出来,加工精度和成品率也很难保证。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