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第三是陆勤,差一点满分,附加题对错各半。
武科成绩第一名是黄大彪,第二名是李奇,第三名是陆勤。
最后的综合成绩,第一名是李奇,第二名是陆勤,第三名是是张泽,黄秉弦只拿了第四,第五名是炮组的组长陈旭元。
武科第一的黄大彪由於文化成绩实在惨不忍睹,基本的拼音和声调都没掌握好,不要说前五,连前十都没进,只勉强排了个十八名。
一向木訥,看著比较笨的胡大牛反而给了彭刚惊喜,综合成绩排名居然挤进了前十,拿了个第九。
彭刚敲响集合鼓,命令所有的学生都到操场上集合。
集合列队完毕,彭刚在站台上一一朗声公布了他们的成绩。
“念到名字的上台领奖,第一名,李奇!”
李奇如愿以偿地获得了背面刻有1848年,彭刚赠予优秀学员李奇字样的自用银怀表。
李奇脸上掛著藏都藏不住的笑容,昂首挺胸地面对同期的同学,自豪地举起银怀表向他们展示。
这可是银怀表!只有先生的弟弟妹妹才有!
赐表环节结束,彭刚又从桌子上郑重地捧起一把由弹簧钢打制,剑身上刻有,红莲学堂第一期,彭刚赠予一期学员李奇,无往不胜,成功成仁等字样的短剑。
站著笔挺军姿的李奇,表情肃穆,眼眶湿润地从彭刚手里接过短剑,高声喊道:“谢彭先生赐剑!”
李奇下台后,彭刚又一一给综合成绩前二十名的学员一一亲手赠予短剑。
並勉励他们,在学堂里,他们是学生,但回到各自的组里,他们都是各组的翘楚,都有当老师资格,希望他们回到组里能起到带头作用,帮助同学学习,一起进步。
同时彭刚还告诉他们,明年將以组为单位进行评比,优胜组同样能获得奖励。
由於时间和局势的原因,彭刚没有一个三四年的完整周期对第一批学生完成系统性的培训。
赐剑表彰不代表他们的学习和训练已经结束,年后仍旧要上课训练。
第一批播撒下去的种子已经產生了一丁点萌芽,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和训练工作,彭刚会轻鬆一些,不必再像以往一样,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
黄秉弦、李奇、陆勤、还有他的弟弟彭毅,这四个人不仅有识文断字的能力,且都掌握了拼音,领会了部分彭刚的教学思维。
他们可以替代彭刚进行一些基础课程的教学,其中彭毅和黄秉弦数学不错,加减乘除掌握的已经很熟练,还能教数学。
天地会起义已经揭开序幕,眼下的广西群寇並起,遍地烽烟。
彭刚煽动的蝴蝶翅膀帮助上帝会彻底掌握了紫荆山地区。
上帝会发展的形势要比歷史上好上不少。
彭刚不知道歷史轨跡是否会发生偏移,上帝会是否会提前发布团营令起事。
可有一点彭刚是可以肯定的。
就他当前的这一百二十人,想在风起云涌的广西乱局之中自保都勉强,想要做出一番大事业,更是远远不够的。
扩军已迫在眉睫。
当然,也不能盲目扩军。
短时间大规模盲目扩军,必然会极大稀释这一期精兵的战斗力,扩军需要维持一个合理的范围,以军队保持战斗力的下限。
下一批的新兵彭刚已经有了合適的人选。
彭刚收容的难民中,有不少年龄都符合要求,並且他们是以家庭和宗族为单位投奔的彭刚。
吸纳这些少年加入队伍,还能绑定他们的家人和宗族。
彭刚决定这次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充十个组,將总兵力提升至两百四十人。
新扩编的组,组长、副组长由老组择优秀的组员担任。
新编的十个组与原来的十个组错开时间上课。
一组至十组上午训练,下午上课。
十一组至二十组反之,上午上课下午训练。
彭刚要招生练丁的消息一经发出,红莲村的適龄少年蜂拥至学堂前的操场报名。
听到消息的附近村落的后生仔纷纷前来应徵,甚至还有上垌塘和碧滩汛的后生仔。
附近村民山民常来红莲村卖炭,他们的所见所闻就是最好的宣传。
彭刚將练丁视为学生,不仅吃穿管饱,偶尔能吃上荤腥。还每天当先生,教识他们文断字和算术,这在平在山已经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一听说彭刚要扩张,平在山的百姓都挤破脑袋把自己的孩子往红莲村送。
计划招收一百二十人,结果来报名的足足有三百七八十人之多。
彭刚还能够从中择优拣选。
被选中后生仔的欢呼雀跃,比捡到银子还高兴,没有被选中的后生仔满脸懊恼,垂头丧气,迟迟不愿离开。
彭刚只得安慰他们不要灰心,閒暇时可以来红莲村旁听陪练,半年之內他会再次招收学生,有一点基础下次会更容易入选。